APP下载

后金融危机下,民营企业的博弈与转型

2010-09-19

大众商务·下半月 2010年7期
关键词:博弈楼市产业链

付 政

【摘 要】中国经济在2009年可谓最困难的一年,在这种困难与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各大民营企业在与政府相关政策博弈过程中,纷纷将资金转向股市,楼市等“暴利”行业中,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并且提出要以产业链高度整合作为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转型方向,而不是盲目引进新型设配以降低成本。

【关键词】民营企业;股市;楼市;博弈;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037-02

1 前言

2009年:GDP增长成功“保8”;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強势;中央的四万亿投资…这一切都似乎昭示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2010年经济将一帆风顺,而这些是否真的是中国从此告别这一次经济衰退的轮回呢?是否就是中国从此走上世界强国之路的信号呢?是否这一切的一切都印证了国外媒体所说的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这一观点呢?以下分析将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展开。

2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

2.1 背景

2007年,次贷泡沫在美国破裂的同时,金融危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其波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堪称“百年浩劫”,世界经济迅速衰退。欧美等国都迅速做出反应,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这次金融危机来临之时,迅速做出7000亿的救市计划(布什政府),这笔资金主要用来救助包括高盛,房地美,房利美等即将面临破产的国内金融机构,随后又推出了新一轮的救市计划(奥巴马政府),美国一轮又一轮的救市计划正是这次金融危机严重性的最好诠释。

2.2 金融危机与中国

中国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而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作为中国产品主要输入国之一的美国,由于其民众的借贷消费观念在这次危机中所受到的冲击极大,导致美国对中国产品需求下降,加上美国针对中国的一些“贸易壁垒”措施,使得中国出口大幅减少: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进出口22072.7亿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出口价格下跌6.2%;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口价格下跌12.7%。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在这样的进出口数据下,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民营企业在这场浩劫中纷纷倒闭或停产,从而造成了珠江三角洲的大批民工失业返乡的浪潮。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了中国的另一个问题——内需不足。试验中强调一种因素叫可控因素,只有很好地控制好可控因素才能很好的控制实验,而中国却将GDP的增长长期寄托在不可控的因素(即国外的需求)上,造成了中国经济的畸形发展:中国GDP中消费仅占35%左右,而展望西方发达国家国民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占到了70%左右。同时过分依赖钢筋水泥的GDP工程也是造成中国经济不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GDP的增长中可谓发挥到了极致,中国的桥建了拆,拆了再建,低效率的投资为这场金融危机在中国的迅速蔓延埋下伏笔。GDP的畸形发展导致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极为被动。

2.3 “二元经济”下的宏观政策博弈

2008年宏观货币政策由适度放松转向从紧,使得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面临变数。年末,房贷新政出台,准备金第十次提高,第六次加息,这些成为压倒银行股和房地产股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中国的股市却曾经在中央的紧缩货币政策下,一度坚挺,这是为什么呢?从2006年起,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开始恶化,走过2007年这个艰苦的一年,终于到了2008年,然而中央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已经在垂死边缘的民营企业这次在宏观政策面前,不再坚挺,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大部分纷纷放弃了生产,将资金转向了更赚钱的房地产,股市。这或许便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中央一再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利息率的同时,股市却在一段时间依旧坚挺;而房市,却在消费不足,国内经济下滑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出现了逆势增长的势头。

在上述环境下,加上中国GDP增长方式的思想禁锢造成了钢铁等行业过热,民营企业过冷的“二元经济”(《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这将导致什么问题呢?那就是民营企业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博弈,民营企业在中央的四万亿投资下,宏观经济投资环境又有怎样的变化呢?简单的从进口来看,与企业生产有关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进口2294.8亿美元,下降8.3%,进口价格上涨3.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进口877.3亿美元,下降8.3%,进口价格下跌13.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进口664.9亿美元,下降15.4%,进口价格下跌8.2%;通用设备制造业进口502.8亿美元,下降8.5%,进口价格上涨9.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进口458.4亿美元,下降8.3%,进口价格下跌4.8%;而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进口486.2亿美元,增长7.6%,进口价格上涨7.7%;有色金属冶炼业及压延加工进口389.5亿美元,增长15.3%,进口价格下跌26%。可见中国总体的民营投资环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从而使得民营企业生产设备进口的投资不增反降。虽然中央在09年一再降低贷款利率,但这并不能吸引民营企业从“暴利”的股市和房地产等行业中撤出资金去用于生产。原因很简单,中国的“芭比娃娃效应”使得大部分企业折戟制造业。我们的出口型民营企业在“政治汇率”与欧美等国的强势定价权下,利润几乎低到了0。

于是便形成了大批本应用于生产的资金,游走于股市与房地产之间,以谋求资金的增值,同时造成了股市与房地产的泡沫。而针对央行为刺激经济而采取的对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不可避免的成为一种有悖于初衷的投资方式,即转投股市;而非通过生产,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这场博弈中,只要宏观投资环境等不到改善,民营企业家针对于生产的信心得不到恢复,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向高利润的投资方向流去,而这些投资方向往往不是实体经济。

3 民营企业的改革方向

然而如何改变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就成为了这场博弈的分水岭。当前中国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已经相当低了,但是问题是如何让民营企业本应用在生产上的资金从股市楼市等行业中流入到实体经济生产当中去,在此我引用一下郎咸平教授的观点:产业链高效整合。

当前面对经济衰退,中国提得最多的就是企业转型,而企业家的思维被禁锢在了高科技转型上,想想我们有能力转型的企业的生产能力其实并不差了,问题主要在于中国的企业普遍缺乏上述的六个环节的控制上,从而将宝贵的定价权拱手让给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其希望突破压缩成本的瓶颈效应,倒不如换个思维方式:何不一劳永逸地将用于采购生产设备的资金用在开拓运输、包装、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的市场上。

只有通过产业链的高效整合才能改善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楼市、股市等泡沫投资才能得到真正地遏制,当中国民营企业能够在产销过程中真正做到控制运输、包装、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环节,才能掌握最后的定价权,从而使得利润上涨。

诚然,这条路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垄断的壁垒”,这时就需要中国政府的支持作为民营企业强大的后盾,为其在拓展企业的利润上开展一系列的优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让处于萌芽阶段的民营企业,真正的“做大做强”,而非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兼并,上市,产业多元化等方式。待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之时,我们的民营企业才能反哺为其创造利润的员工,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土地上,只有藏富于民才能解决消费疲软的问题,而非通过家电下乡等只能解决内需疲软的燃眉之急的方式,消费上来了,过剩的产品就能够被消费掉,而不是被迫将大部分商品出口到国外。

这样的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抗压性,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有内需支撑中国经济度过经济低谷,在经济高涨的时候,国外与国内需求提升中国的生产,生产增加,外汇增加,民营企业利润更高,国民更富有,进而反哺国民…这样的良性循环才应是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而非钢筋水泥的GDP工程,和过分依赖国外需求的经济结构。出口创汇是生产力过剩的前提下,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当然出口创汇在国家利益上说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中国并不能过分的依赖与国外的需求,不然亚洲一个正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越南便是未来中国的缩影。

4 结束语

中国作为世界 “最大的加工厂”就要从产业链高效整合这一点开始转型,才能突破西方“定价的霸权主义”的瓶颈效应,这样企业的利润才会上涨,中国才能有一个良性的股市与房市:股市才能真正的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风向标,房地产的价格才能在一个正常的供需的水平下定价,而不是在这种泡沫房市下漫天定价,从而中国一线城市住房难的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在民营企业的利润驱动下,国民才会真正的富裕起来,这样中国的经济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得到更加深远的发展。

げ慰嘉南:

[1]郎咸平,2008,《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东方出版社2008年8月版

[2]郎咸平,2008,《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东方出版社2009年6月版

[3]郎咸平,2008,《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东方出版社2009年9月版

猜你喜欢

博弈楼市产业链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读者观点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量价齐跌 颓势初显—2014年上半年楼市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