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利用分析
2010-09-17许慧清张德根
许慧清,张德根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桐乡 314500)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但其对于缓解癌痛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剧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应用于晚期癌症的止痛,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麻醉药品是受国家法律严格管控的药品,若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还会出现滥用现象,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对2006—2008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以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麻醉药品管理专用帐册为调查资料,结合微机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使用数量、销售金额及排序等。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标准计算用药频度(DDDs)。DDD值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并参考第16版《新编药物学》[1]以及药品说明书确定。DDDs=使用数量×规格/DDD,并以此为指标衡量药品的使用频率,DDDs越大,说明该药使用频率越高。
2 结果
2006—2008年我院住院部有麻醉药品8种,其中注射剂5种,片剂2种,贴剂1种。各年度麻醉药品用量和消耗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06年为131 447.43元,2007年为216 949.35元,2008年为336 926.10元。各年度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统计见表1。
3 分析与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2006—2008年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及用量逐年明显上升,表明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符合WHO倡导的“使癌症患者无痛”的理念。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麻醉药品管理十分严格,对患者限制用量,故未能很好地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随着国家对麻醉药品管理政策的调整和相关患者增加等因素,预计其用量还会逐年上升。
表1 2006—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
从表中可知,我院芬太尼注射液DDDs在2006—2007年都位居首位。该药为人工合成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作用机制与吗啡相似,强度约为吗啡的80倍,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不良反应小,主要用于手术前后的镇痛。而在2008年我院引进注射用瑞芬太尼粉针与舒芬太尼注射液后,芬太尼DDDs降到第3位。前二者为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尤其舒芬太尼注射液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的5~7倍,安全范围大,虽然价格比较高,但用量还是持续增长。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癌痛治疗第三阶梯药物,剂型独特,应用方便,止痛效果好,特别适用于进食困难、严重恶心或便秘的癌症患者。其维持时间长达72 h,成瘾性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较理想的癌症止痛药物之一[3],故其使用量有上升趋势。
统计发现,吗啡缓释片逐渐成为我院癌症镇痛的主要用药,这说明我院大部分医生已把口服制剂作为癌症患者止痛的首选,符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倡导的首选无创途径的给药方式。而WHO以吗啡消耗量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改善癌痛状态的重要指标[4],吗啡缓释片释药曲线平稳、峰谷比值低、止痛效果好、维持时间长、成瘾性也低[5]。吗啡注射液用药频率较低,可能与其需多次用药,易导致患者耐受性差及依赖性有关。
哌替啶注射液用量有所下降,但在麻醉药品消耗中仍占有相当的比重,说明仍有部分医生把该药用于治疗癌痛。《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癌症病人不提倡使用哌替啶”。主要由于该药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10~1/8,作用时间仅维持2~4 h,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长期应用在体内易蓄积中毒。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引起局部发炎和软组织硬化,反复使用可造成肌肉组织重度纤维化,所以哌替啶只能用于短时急性疼痛,不适用于缓解慢性疼痛[6]。
磷酸可待因片为弱阿片类药物,虽然对中度疼痛有效,但极少医生用于镇痛,而主要用于中枢性镇咳。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但在癌症患者长期止痛用药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正确使用麻醉药品,必须加大“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宣传,不仅要面向临床医师,也要面对广大患者及家属;提倡个体化给药,做到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尽量无创途径给药,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确联合用药,临床应用镇痛药物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以及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和不同给药途径的交替使用等;定期进行用药调查和分析。做好这些工作,可以使医院麻醉药品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并促进麻醉药品的使用趋于更安全、合理、有效。
[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176.
[2]邱迎华,刘 洋.2005—2007年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38.
[3]李汝敏,郭彦伟,吴建有.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癌痛临床观察[J].肿瘤防治杂志,2003,10(8):874-875.
[4]顾 群,李玉珍.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2):94-96.
[5]王丽华,孙 艳,张刘慧.2003—2005年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2):48-50.
[6]张文珍,王 华.2001—2005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安徽医药 2006,10(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