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抓台式与蹲踞式出发反应时的比较
2010-09-08孙通
孙通
北京奥运会抓台式与蹲踞式出发反应时的比较
孙通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中运动员采用蹲踞式和抓台式出发反应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蹲踞式出发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起动速度更快和发力效果好,比抓台式出发技术的反应时短,具有显著性差异,成为主流出发技术;建议:在各层次运动队的训练中广泛推广。
北京奥运会;抓台式出发;蹲踞式出发;反应时
在竞技游泳比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能游的更快,是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科研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从不同的方面对游泳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从对游泳运动员的选才,到训练方法、训练后饮食和恢复,以及比赛中的每个环节,甚至连运动员的比赛时所穿的泳衣和泳裤都在不断地改变,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游得更快,取得更好的成绩。众所周知出发技术好坏对运动员来讲十分重要,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成绩和最终的名次,在短距离的项目上尤为明显。在规定的范围值之内,用时越短表明出发完成的质量越高[1]。纵观当今高水平的竞技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出发方式的选择上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抓台式,另一种是蹲踞式。多年来各国游泳专家都在出发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但专门对于这两种出发技术最为关键的出发反应时之间比较研究还较少。现以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游泳比赛参赛男、女运动员的出发反应时成绩为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处理,旨在揭示出采用这两种不同出发技术的男、女优秀游泳运动员在出发反应时的差异,为我们客观、科学地分析游泳出发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的蝶泳、蛙泳、自由泳和个人混合泳项目的男、女运动员的反应时。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游泳出发技术的相关论文,并从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游泳赛程结果 (http://results.beijing2008.cn/WRM/ CHI/Schedule/SW.shtml)中获取相关男、女运动员的出发反应时以及相关数据。
2)录像观察法:通过观察比赛录像,对参赛的200人次男、女运动员采用的是何种出发方式进行判别,确定有160人次采用了抓台式出发,40人次采用了蹲踞式出发。
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3.0软件对不同出发方式男、女运动员的出发反应时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抓台式和蹲踞式出发技术的发展情况
1967年出现抓台式出发技术以后,这种出发技术很快就得以流行并在游泳比赛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为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俄罗斯游泳名将波波夫,他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短距离自由泳项目的霸主,多次打破世界纪录,他在1992年巴塞罗那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均囊括了50 m和100 m自由泳金牌。而蹲踞式出发技术最早出现在游泳比赛中是1974年,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技术逐步普及[2]。在以后的国际大赛中,一大批世界级的游泳好手采用蹲踞式出发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员就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人类奇迹,一人在一届奥运会上独得8枚奥运会游泳比赛金牌的美国游泳“神童”菲尔普斯。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蹲踞式出发技术,蹲踞式出发技术在当今泳坛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2 抓台式与蹲踞式的出发反应时的比较
2.2.1 男子组抓台式与蹲踞式的出发反应时的比较
游泳比赛中的出发反应时是指运动员在出发台上对出发信号这个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以最快速度蹬离出发台所需的时间,就是运动员对出发信号的反应速度时和完成蹬离出发台动作的动作速度时的总和[3]。从表1数据的对比看,男子组抓台式的出发反应时平均水平不如蹲踞式的出发反应时,而且经过推断性T检验后,显示抓台式的出发反应时多于蹲踞式的出发反应时,并且两组数据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再从总体标准差可知,蹲踞式的出发反应时的离散程度较小,相对而言数据更加稳定。但从全距值 range(max-min)来看抓台式的 range为0.23,而蹲踞式的为0.26,可认为抓台式的数据比蹲踞式的数据波动幅度小。由图1可看出男子组抓台式的出发反应时有一半左右处在0.8~0.89 s这一中等水平段,占总人数的57.5%。而蹲踞式的出发反应时多数处在0.7~0.79 s这一良好水平段,占总人数的63.75%。然而在0.6~0.69 s这个优秀水平段的人数比例中,抓台式没有一人。而蹲踞式的人数达到了总人数的30%,并且在≥0.90 s这一较差水平段中没有一人,但抓台式的人数却达到了总人数的12.5%。由此可以看出男子组蹲踞式出发在前两个较好反应时的水平段内总人数所占的比例达到了93.75%,大大的高于抓台式出发的30%。而在后两个较差反应时的水平段内总人数所占的比例只有6.25%,大大的低于抓台式出发的70%。说明在男子组采用蹲踞式出发技术的运动员,在出发反应时这项数据上大大的好于采用抓台式出发技术的运动员,并且有较大的差异。
表1 男子抓台式出发与蹲踞式出发的出发反应时比较[4]
图1 男子组抓台式与蹲踞式出发反应时比较柱形图
2.2.2 女子组抓台式与蹲踞式的出发反应时的比较
从表2数据统计的样本情况可知,女子组抓台式的出发反应时平均水平同样不如蹲踞式的出发反应时,而且经过推断性t检验后,显示抓台式的出发反应时用时还是比蹲踞式的出发反应时用时长,并且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跟男子组有所不同的是,从女子组的总体标准差反应来看,抓台式式的出发反应时的离散程度要小于蹲踞式的。在全距值range(max-min)方面两种出发技术相等,抓台式的range为0.27,而蹲踞式的也为0.27。我们在从图2可知女子组的抓台式的出发反应时有一半左右处在0.7~0.79 s这一良好水平段,占总人数的49.33%,虽然蹲踞式的出发反应时多数也处在0.7~0.79 s这一区域,但所占的总人数是64.80%,高于抓台式所占的人数比例。但在0.6~0.69 s这个优秀水平段的人数比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子组抓台式所占的人数比例同样为0,没有一人。虽然没有男子组所占的人数比例高,但女子组蹲踞式的人数也达到了总人数的10.4%,在这个优秀水平段中能达到这个比例也是很不错的。同时在≥0.90 s这一较差水平段中,女子组抓台式的人数同样高于蹲踞式的,达到了总人数的5.33%,而蹲踞式只占总人数的0.8%。由此可以看出女子组蹲踞式出发在前两个较好反应时的水平段内总人数所占的比例为75.2%,而抓台式出发占49.33%,虽然没有男子组的优势明显,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同样在后两个较差反应时的水平段内蹲踞式总人数所占的比例为24.8%,同样低于抓台式出发的50.66%。说明在女子组采用蹲踞式出发技术的运动员,在出发反应时这项数据上同样好于采用抓台式出发技术的运动员,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表2 女子组抓台式出发与蹲踞式出发的出发反应时比较
图2 女子组抓台式与蹲踞式出发反应时比较柱形图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在总体上无论是男、女运动员,采用蹲踞式出发技术的相较于采用抓台式出发技术的在出发反应时上的表现更好,男运动员之间的差异更为突出。同样的,蹲踞式出发技术在男、女运动员总人数中使用的比例也较高,男运动员为80%,女运动员为62.5%。由此可见,蹲踞式出发技术已被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广泛地使用,而且已经取代了抓台式出发技术并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男子自由泳短距离项目上更为明显,通过对比赛录像的分析,得出进入50 m和100 m自由泳决赛的所有16名男运动员,采用的都是蹲踞式出发技术。
2.3 抓台式与蹲踞式出发反应时的差异分析
2.3.1 从心理角度分析
运动员如果采用的是抓台式出发技术,在发令声响前,其出发的准备动作是: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欲以最快的反应像离弦的箭蹬离出发台,但往往是这样重心前倾的抓台式出发,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紧张。如果反应及时,那么抓台式出发的反应时短。但同时,如果控制不当,由于身体前倾,易导致抢跳犯规;在一次抢跳就取消比赛资格的最新竞赛规程下,导致采用抓台式出发技术的运动员有较大的心理负担。所以在有些时候,有些运动员担心会出发抢跳犯规,宁愿晚跳避免犯规,反而使得出发反应时变长。而蹲踞式出发可以避免抓台式出发在这方面心理因素的影响。蹲踞式出发的准备动作是:身体后拉,重心后移,一脚前一脚后,稳定性较高,这样出发准备动作能给运动员较高的安全感,使得运动员可以集中精神听出发信号,不必担心因重心过于前移,导致抢跳犯规,因此采用蹲踞式出发技术的运动员的出发反应时能更快些。
2.3.2 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
图3可以看出,两种出发技术在台上手臂与台面夹角有显著性差异[5]。抓台式出发技术双臂与台面的角度大于90°,夹角趋于钝角。这时手的拉台作用是使身体前倾至适宜的起跳位置,为了达到这种起跳位置,手的拉力方向是向前和向上,根据力的反作用原理,同时也会产生一个向反方向的作用力,所以这种手拉台的方式不仅几乎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部分出发时水平方向的力,对出发的快速前移没有帮助,反而有阻碍作用[6]。而蹲踞式出发技术的双臂与台面的角度小于90°,夹角趋于锐角。手的拉力方向是向后和向上的,其反作用力是向前的,并且双臂向后拉动上体的时候,有助于使重心从后腿移至前腿,产生一定的向前冲量,所以蹲踞式这种手拉台的作用,不但可以加大出发时水平方向的力,而且更有利于手部的力量发挥,能达到帮助出发快速前移的效果。
图3可以看出,两种出发技术在腿的位置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7]。抓台式出发技术的两脚位于出发台前部,脚趾勾住出发台的前沿并且屈膝团身。这种腿的姿势使得运动员在离台时,先会在原有的身体位置上向后坐,使得身体重心能前移,同时膝关节在原静止弯曲的基础上,又有短暂的小幅度的弯曲,然后才是腿的蹬伸动作;这种用力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抓台式出发的起动速度,加长了其离台的用时。而蹲踞式出发技术是一只脚置于出发台的前部,脚趾勾住出发台的前沿,另一只脚做为支撑脚放在前脚后。因为蹲踞式的后支撑,使得发力方向与起跳方向一致,并且后腿先蹬然后前腿再蹬,使得身体不需要前倒,这有利于快速发力[8]。同时经研究发现双脚起跳作用力的最大值低于两个单脚起跳腿部肌肉用力总和,证明其发力效果也更好[9]。综上所述,与抓台式出发技术相比,蹲踞式出发技术的腿的蹬伸动作上起动速度更快,发力效果更好。
图3 抓台式(左)和蹲踞式(右)出发技术特点的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1)优秀运动员采用蹲踞式出发技术比抓台式出发技术的反应时短,具有显著性差异,蹲踞式出发技术成为运动员选择的主流出发技术,在男子自由泳短距离项目应用尤为明显。
2)男运动员采用蹲踞式出发技术的总人数的比例要比女运动员高,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说明男运动员相较女运动员更适合采用蹲踞式出发技术。
3)蹲踞式出发技术比抓台式出发技术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因而降低了心理因素影响,不易抢码犯规,建议在各层次运动队的训练中广泛推广。
4)蹲踞式出发技术比抓台式出发技术更符合运动力学原理,能充分发挥下肢力量,具有起动速度更快、发力效果更好的优势。建议在力量训练中应不断提高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能力[10],以获得理想的出发速度和远度,使得蹲踞式出发技术达到最好的效果。
[1]秦素荣.对人体“反应时”的探讨[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1997(2):77-80.
[2]吴河海.游泳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118-123.
[3]谭政典,刘苹.我国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出发反应时(R.T.)比较分析及评价量表研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5-117.
[4]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游泳竞赛信息[EB/OL].(2009-01-20)[2010-09-20].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http//results.beijing2008.cn/WRM/CHI/Schedule/ SW.shtml.
[5]王伯超.游泳蹲踞式与抓台式出发技术运动学特征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109-112.
[6]张铭,林洪,李汀.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12):27-32.
[7]周家颖,王慧,仲宇.两种出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2):38-42.
[8]寇天武.竞技游泳比赛出发技术“抓台式”和“蹲踞式”哪种更快些[J].游泳(英),2002(10):10.
[9]仲宇,刘芦萍,邵松柏.游泳蹲踞式与抓台式出发技术运动学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3):83-88.
[10]何新中.对游泳运动员出发转身下肢力量训练的研究[J].游泳季刊,2003(2):5-9.
[责任编辑 魏 宁]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lite Swimmer Reaction Time between the Grab and Track Starts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SUN T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video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wimmers reaction time of the grab starts and the track starts in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It shows the result had significant dissimilarity,the track starts has a good stability,quickly and efficiently,as well as the reaction time lower than the grab starts.It would be the mainstream of starting technique and the author recommends to promote a wide range of training in different levels of Athlete team.
Beijing Olympic Games;grab starts;track starts;reaction time
G 80-05
A
1007-7413(2010)03-0086-04
2009-10-28
孙通(1987—),男,江西南昌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