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考察与分析
2010-09-08王德平
王德平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考察与分析
王德平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运用创新经济学理论,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虽有显著增加,但仍面临产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诸多困扰,其中的经验和启示,亦可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所借鉴。
创新能力;体育用品产业;厦门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通过主动努力获得主导性创新产权,并获得主要创新收益而进行的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创新活动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是产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1]。产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产业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要想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就必须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创新力,由此形成一条适应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创新道路。
厦门市是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较早、发展速度较快、生产规模较大的地区,产业集聚度、产品生产量、产业产值及产品出口量均在全国同类产业形成影响。厦门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体育用品市场,全国各地的体育用品,以及台湾地区体育用品品牌产品通过厦门市一年一度的体育用品博览会走向全国体育用品市场和世界市场。通过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状况的调研,分析困扰和制约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并提高其创新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1 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考察
1.1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潜在创新资源概况
1.1.1 人力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产业创新活动能力的基础[2]。调查显示,现阶段厦门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较少,占产业就业人数比例较低(见表1)。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企业法人本身为专业技术人员者,有81.28%直接参与R&D活动,且他们中尤以体育器具制造行业参与率最高。体育用品产业专业技术人员中,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占有较高比例,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学历者占有半数以上比例,研究生学历者也逐渐出现在体育用品产业中 (见表2)。
表1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人力资源状况统计表 (2008年)
表2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统计表 (2008年)
鉴于专业技术人才在产业发展及产业创新能力方面的至关重要性,我们在对厦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涉及创新能力相关内容调查中,专门就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目前厦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普遍不足,体育用品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存量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R&D活动和创新的需求,增加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厦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普遍的选择。
1.1.2 经济资源存量
产业经济资源存量是产业经济活动成效的直接反映,产业经济资源存量状况可较为客观地对产业潜在的创新能力做出判断。一般而言,对产业经济资源存量的考量,可通过产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产业资产总计、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来评价。
表3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经济资源存量统计表 (2008年)
通过对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产业资产总计、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的统计结果显示,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资产总计、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3),表明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经济资源存量趋于持续增长态势,产业资金积累持续增加,体育用品产业潜在创新能力也渐增强。
1.2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活动能力概况
1.2.1 创新活动目的及动因
从涉及创新活动主要动因选择的调查结果来看,厦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对创新主要目的的认识存有差异,尽管认识不甚统一,但大多数企业将“开拓国内外市场”视为产业创新活动主要目的 (见图1)。
图1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活动的目的
对反映厦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创新活动直接动因的5个选项结果统计显示 (见图2),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实体创新活动的直接动因主要源至于企业内部的原动力,“企业利益”和“企业内部环境”则为主要的动力源; “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是其进行创新活动直接动因的主要外部推动力,作为企业创新活动外部动力源之一的“政府导向”,目前尚未被企业广泛认知。
图2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活动的直接动因
1.2.2 创新活动经费投入
对体育用品产业创新活动经费投入状况的调查显示,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对新产品研发经费的内部投入上升势头明显,产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支出及各行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均达到或超过销售收入的5%。反映出企业创新投入主体地位渐已确立。
表4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及新产品开发经费
另对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2008年期间,体育用品产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均超过产品销售收入的3%以上。可见,厦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其对新产品开发资金投入力度较大 (见表4)。
体育用品生产企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一方面反映企业经营导向及对创新活动支持的力度,另一方面反映新产品研发过程复杂性和产品具有的科技含量,即企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力度占销售收入比例愈高,企业对创新的态度更积极,措施更直接;而产品生产工艺愈是复杂,其R&D活动所需要经费必然增加[3]。相对于运动服装、帽、包类产品,体育器具和运动鞋类产品的专业要求、制造工艺和科技附加值均较高,故其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也较高。
1.2.3 市场开发能力
市场开发能力主要是实现产业产品推向市场,快速把产业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优势。对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三大市场占有状况统计结果显示 (见表5),目前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具有很高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其产品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不难看出,目前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对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的依赖性。
表5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三大市场销售比重统计表 %
1.3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产出能力概况
1.3.1 新产品研发状况
对福建省2007年—2008年体育用品产业专利申请及专利发明及发明专利统计可见 (见图3),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专利申请及专利发明在福建省同类产业中占有相当比例,尤其是体育器具制造行业几乎占到福建省同行业的半数以上。表明厦门市体育器具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已具有较强能力。
图3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专利申请及发明专利占全省的比重示意图
1.3.2 新产品销售状况
新产品销售状况新产品产值不仅反映企业竞争能力,亦是企业创新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对2007年~2008年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产值统计结果显示,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呈渐增趋势 (见表6)。表明,厦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其产值呈增长趋势,但占产业总销售收入和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较小,表明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在产品创新及技术创新方面尚待形成强势,因此企业要通过新产品的创新,研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以提高产业核心的竞争力。
表6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及产值 (2008年)
1.4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环境概况
1.4.1 政府对创新的引导、管理和组织能力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环境在厦门市全面深化民营经济发展大背景下进一步优化。2003年7月厦门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首次专门为民企发展编制投资指南,将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出台之后,厦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相继制定了配套实施细则,为民营经济快步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亦形成推动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的外部环境保障机制,以现实政策支持及其具体实施措施,引导、管理和组织产业创新活动。
1.4.2 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融资环境
产业创新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资金,所有的要素都可以通过资金获得,任何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其实首先指的就是市场上获得资金的能力[4]。对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资金主要来源的调查显示,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资金的主要来于自有资金。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创新资金满足程度的调查显示,厦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中普遍存在创新资金不足问题,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创新能力发展的瓶颈(见图4、5)。
图4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资金主要来源示意图
图5 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资金满足程度示意图
2 结果分析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虽有了显著增强,产业的创新活动成效明显,但相对于体育用品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地位、作用和其自身的潜力而言,仍存在很大差距。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为:
1)创新意识普遍较弱,多数企业无意创新。厦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属民营中小型企业,维持生存是企业的第一要义,他们中的大多数终日为保证企业生计尽心奋斗,既无暇顾及创新,也无心、无意于创新。即使有部分企业进行创新,但其多数是在产品特点、服务特色等方面,对工艺和技术创新则作为甚小。截至2008年底,厦门市直接或间接从事体育用品生产企业494家,但真正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则为数较少,拥有真正技术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的企业则更少。
2)人才、技术、资金等实力不够,多数企业无力创新。人才、技术和资金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与条件,但这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准备。目前,厦门市体育产业中的大多数企业在这些方面力量十分薄弱,缺乏必要基础。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逐步树立起了创新的意识,但大都苦于人才、技术、资金等的严重缺乏,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能力进行创新。
3)融资难、税赋重、政府直接支持少,多数企业难以创新。厦门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使体育用品企业信贷政策有了一定改善,全市体育用品产业融资环境也有了部分改善,但由于政府对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的投入政策、方式等直接支持甚少,融资难仍然是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发展中的最主要问题。
另外,现行税制也在相当程度上不利于企业创新。内外税制不平等,外资税率明显低于内资。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不鼓励创新,企业研发投人中固定资产价值可以抵扣,而以科技人员、企业专利为主的无形资产等投人不能抵扣,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4)市场风险大,多数企业不敢创新。我国虽然明显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和管理力度,但仿冒他人技术、专利、商标、品牌现象普遍盛行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过去的仿冒及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主要是针对国外的产品与技术,现在则大量发生在国内企业的产品与技术身上。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纠纷案数量呈加速上升趋势。据我们调查的一些企业反映,目前因仿冒问题带来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在许多方面甚至比过去更大,严重阻碍了企业创新的热情与动力。特别是在原始创新和发明专利方面,企业为此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时间,一旦被他人仿冒,要么为侵权纠纷耗尽精力,要么任人仿冒,自己则可能前功尽弃。知识产权保护风险现已成为发明专利进步的一大制约因素[5]。
5)短期效益至上,多数企业不愿创新。企业创新需要有战略眼光、长期规划、人才技术积累、大量资金投人,还要冒可能失败的巨大风险,厦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中的大多数则难于做到。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愿意在真正的技术创新上花精力、投金钱。厦门市体育用品企业对短期效益的追求,源于其在各种不平等待遇和风险中谋发展的特殊成长经历,不得不放弃更长远的谋划实在是无奈之举。只要有订单、有客户、能维持,企业就更愿意在扩大生产规模上加大投入,创新也就仅停留在针对当前客户的一些简单的工艺改良方面。企业家对行业前景的信心不足,并对能否坚持做下去表现出较多的犹豫和不确定,制定企业创新长期战略的企业家尚属少数,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居多。
由此可见,创新意识较弱,人才、技术、资金等实力不足,融资难、税赋重、政府直接支持少,市场风险大,短期效益至上等因素是影响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进一步发展和增强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1]江胜玉,李友华.厦门市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14-18.
[2]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7.
[3]史清琪,尚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1.
[4]汪方胜.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J].商业研究,2005(1):85.
[5]科特勒.市场营销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5.
[6]王德平,陈建华,任保莲.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9,29(8):73-81.
[责任编辑 魏 宁]
Investigation about Innovative Ability of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n Xiamen
WANG De-p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innovation economics theories,studies the collection of foundation up and carries on an investigation to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nnovation ability in Xiamen.The researcher thinks that innovative ability of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n Xiamen has a development although facing many harassments of industry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Our country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nnovation ability development may draw lessons from it.
innovative ability;sporting goods industry;Xiamen
G 80-05
A
1007-7413(2010)03-0029-05
2010-05-13
厦门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41
王德平(1956—),男,甘肃天水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