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 100例
2010-09-06杨准叶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溧阳213300
杨准叶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溧阳 213300)
本院采用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院从 2000年~2009年,在门诊妇科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选用 100例患者采用红藤汤内服,100例患者年龄在 21~40岁之间,病程最短者 30d,最长者 10年。所有病例均经妇科检查及 B超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第五版慢性盆腔炎标准进行拟定[1]。患者常见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部分患者可出现身困乏力、失眠或低热感。全部病例经妇科检查及 B超检查确诊,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红藤汤组成:川断、车前子各 15g,柴胡、荆芥、山药、茯苓、炒当归、炒白芍、制香附、泽泻各10g,忍冬藤、红藤、败酱草、生苡仁各 30g。气滞血瘀者加广郁金 10g,紫丹参 15g;寒湿凝滞者加台乌药 10g,广木香 6g;气虚血瘀者加炙黄芪 20g,紫丹参 15g。1剂/d,水煎两次,将两次所煎药液混合分两次内服,1月为 1个疗程。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显著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均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无改善[2]。
治疗结果 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有轻松舒适感,一般治疗 3~5d后下表中所列各种症状开始减轻,平均 1~1.5个疗程后,治愈 91例,占 91%;显效 10例,占 10%;好转 7例,占 7%;无效 9例。 总有效率91%。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 1。
表1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比较(n)
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 2。
表2 疗效结果比较 [n(%)]
典型病例 陈某某,女,32岁。 2007年 5月 12日来诊,患者两年前因药物流产不完全行清宫术后至今未孕,自觉小腹时常隐痛,行经或劳累后腹痛加剧,平素心情抑郁善叹息。近几个月来腰腹疼痛加剧,腹痛以两侧为甚。症见面色晦暗,月经有块,白带色黄量多,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数。 B超:双侧输卵管均增粗,左侧附件探及一 4cm×5cm包块。西医诊断为慢性输卵管炎,前来我科治疗。中医诊断证属正虚邪实,胞脉受损,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治宜扶正祛邪,活血祛瘀,佐以清热利湿。予以红藤汤加丹参、枳壳、炮山甲、三棱、莪术、紫花地丁、蒲公英,7剂。 5月 20日二诊,精神好转,腹痛减轻,白带减少,再予上方 7剂。 5月 28日三诊,服药后大部分症状减除,B超复查:左附件包块明显缩小,再予以桃红四物汤加柴胡疏肝散调理月余,并嘱其讲究个人卫生,调摄情志,今年五月随访,已生一子。
讨 论 祖国医学中没有盆腔炎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 ,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妇人腹痛”、“痛经”、“带下”、“症瘕”、“不孕”等病症中。其病因多为湿热毒邪感染,伏于胞中,影响气血运行,致使气血痰瘀蕴结,其特点以湿、热、痰、瘀为患,故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散结消瘕为基本大法。红藤汤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传统药物,方中败酱草、红藤、蒲公英清热解毒;薏苡仁、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制香附、白芍、炒当归理气活血止痛,山药、茯苓健脾利湿,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理气活血、逐瘀消瘕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败酱草能增强网状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的抗感染力,促进抗体形成及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水平,从而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红藤、泽泻、车前子等中药,具有广谱抗菌素作用,能有效的杀灭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制香附、白芍、炒当归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药具有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抗渗出的能力和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并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组织缺血缺氧,减少胶原纤纤维的形成,促进组织的再生修复。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本病针对性强,副作用少。可提高机体代谢,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具有抗炎、消肿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瘀阻病变转化吸收,使粘连松解包块消散的功能,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临床观察,治疗慢性盆腔炎,确有一定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方药灵活变通,辨病和辨证结合本病是可以治愈的,但疗程较长,恢复较慢。说服病人树立信心,不要有病乱投医,坚持正规的用药原则。服药的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锻炼身体,增加营养,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由于本病易治易效,亦易反复,故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临床痊愈之后,应作必要的巩固治疗,再坚持服药一段时间是必需的。
[1]乐 杰.妇产科学 [M].第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5-3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S].1993:250.
[3]时燕平,傅友丰.中药三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34例观察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2):99-100.
[4]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3-94.
[5]徐 翠,杨鉴冰.杨鉴冰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经验 [J].现代中医药,2005,25(2):3-4.
[6]张玉珍.中医妇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