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中小学生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云南省潞西市为个案的量化分析

2010-09-06陶格斯

关键词:德昂族景颇族初中生

陶格斯,王 平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民族中小学生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云南省潞西市为个案的量化分析

陶格斯,王 平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民族中小学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进一步了解民族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本研究以云南省潞西市为个案,对六个少数民族以及汉族中小学总共105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民族中小学生在学习素质、课堂教学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提升民族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解决好学困生问题、教学语言问题、教师质量问题并加强对不同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

民族中小学生;学习现状;对策;潞西市

民族中小学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素质、课堂教学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为进一步了解民族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本研究从云南省潞西市地区选5所民族小学和3所乡镇民族中学为项目点学校,并按班级进行整群取样。选择小学的高年级学生(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个别学校仅选了五、六年级的学生)和初中的三个年级学生作为被试,使用一套初中生问卷和一套小学高年级学生问卷进行调查。实际发放的小学生问卷为57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32份;发放的中学生问卷为53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19份。总被试学生有1051人。剔除无效问卷并建立编码系统,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所有问卷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和分析。本研究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本调查中,小学总被试人数为532人,其中汉族被试139人,傣族被试217人,景颇族被试133人,德昂族被试41人,阿昌族被试2人。初中总被试学生519人,其中汉族被试144人,傣族被试141人,景颇族被试163人,德昂族被试65人,彝族被试4人,傈僳族被试2人。共涉及到了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彝族等6个少数民族。

一、研究结果

(一)学生学习素质分析

1.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特点比较。通过对潞西市不同性别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数据:

表1 潞西市不同性别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比较

表2 潞西市不同性别初中生的学习情况比较

表1和表2表明,不同性别小学生在第一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在学习兴趣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在班级当中的学习成绩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不同性别初中生在学习兴趣、学习的满意度和学习的努力程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成绩排名上,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见,一个班级里的女生的成绩明显好于男生。

2.不同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比较。云南省潞西市是一个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五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县级市。本次调查的全体被试成员中仅抽到了2名阿昌族、4名彝族和2名傈僳族人。我们考虑于方差的齐性,对不同民族被试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时,已剔除了以上8名被试的数据。通过对不同民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数据如下:

表3 潞西市不同民族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比较

据不同民族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比较调查,结果(表3)显示,不同民族小学生在学习兴趣、成绩在班级中的排名、学习的满意度等问题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不同民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检验四个民族学生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的差异,对此问题进行了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表4)。

结果显示,汉族学生的努力程度高于傣族和德昂族学生,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景颇族族学生的努力程度也略高于傣族学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景颇族学生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比德昂族学生稍高些,但无显著差异。

表4 不同民族小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的两两比较

表5 潞西市不同民族初中生的学习情况比较

据不同民族初中生的学习情况的比较调查,结果(表5)显示,不同民族初中生在成绩在班级中的排名、学习的努力程度等两个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检验四个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表6和表7)。

表6 不同民族初中生的成绩排名的两两比较

表7 不同民族初中生的学习努力程度的两两比较

结果显示,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上汉族学生明显高于傣族和德昂族学生;景颇族、德昂族学生略高于傣族学生,但无存在显著差异;景颇族学生的成绩略好于德昂族,但差异不显著。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汉族、景颇族和德昂族学生都高于傣族学生,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德昂族和景颇族学生的成绩也略高于汉族学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景颇族学生的成绩略好于德昂族,但不存在显著差异。3.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

表8 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

从表8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分析方面,小学生被试成员中认为是自己的原因的有313人,占58.8%;认为是教师教学原因的有11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1.4%;认为与课程的难度有关的有6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1.7%;认为是家庭原因的有3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0%;认为是其他原因的有11人,占2.1%。有效回答的513名初中生当中认为是自己的原因的有344人,占63.3%;认为是教师教学的原因的有4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4%;认为与课程的难度有关的有8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6.4%;认为是家庭的原因的有2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6%;认为是其他原因的有12人,占2.3%。

(二)课堂教学分析

1.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情况

表9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情况

从表9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堂参与方面,532名小学生中选偶尔主动发言的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66.7%。有12.2%的人在课堂上从不发言。经常主动发言的人有112,占总调查人数的21.1%。有效回答的517名初中生中选偶尔主动发言的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68.6%。有11.2%的人在课堂上从不发言。经常主动发言的人有103,占总人数的19.8%。这说明民族中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较低。

2.学生对普通话教学的理解情况

从表10中可以看出,对教学语言的适应性问题上,小学生有311人选了完全能够听得懂,占总调查人数的58.5%。有36.3%的人选了大部分能够听得懂;有5.3%的人选了能听懂很少一部分。初中生有317人选了完全能够听得懂,占总调查人数的61.1%。有32.0%的人选了大部分能够听得懂;有5.8%的人选了能听懂很少一部分。

表10 学生对普通话教学的理解情况

3.每天的作业量情况

表11 每天的作业量情况

从表11中可以看出,在学生的作业量上,小学生中认为适当的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70.1%;认为过多或者少的比例较少,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14.5%和15.4%。有效回答的517名初中生中认为适当的最多,占72.8%;认为过多的占16.8%;有10.0%的人认为作业量少。这说明中小学生的作业量适当,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基本上不存在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

4.学生对课本内容和课后练习题难易度的评价情况

表12 学生对课本内容难易度的评价情况

从表12中可以看出,课本内容的难易度上,有71.1%的小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有11.5%的小学生认为太难;有17.5%的小学生认为容易。有74.4%的初中生认为可以接受;有18.5%的初中生认为太难;有6.4%的初中认为容易。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课本内容,但初中生中选择“太难”的学生比例略大于小学生中的选择比例。

表13显示,课后练习的难易度上,有71.8%的小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有10.9%的小学生认为太难;有17.3%的小学生认为容易。有效回答的515名初中生中,有67.6%的人认为可以接受;有25.2%的人认为太难;有6.4%的人认为容易。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课后练习题的难度,但初中生中选择“太难”的学生比例明显大于小学生中的选择比例。

表13 学生对课后练习题难易度的评价情况

(三)师生关系分析

1.师生课后交流情况

表14 老师在课后交流的情况

从表14中可以看出,课后师生的交流情况,有14.3%的小学生选了总是交流;有59.2%的小学生选了有时交流;有26.1%的小学生选了很少交流或者不交流。有11.8%的初中生选了总是交流;有61.7%的初中生选了有时交流;有26.6%的初中生选了很少交流或者不交流。可见,课后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

2.教师对成绩不理想学生的态度

表15 老师对成绩不理想学生的态度

从表15中可以看出,老师对待成绩不理想学生时,小学生中认为热心辅导的人占59.6%;认为偶尔关心的人占35.7%;认为不关心的人占4.7%。初中生中认为热心辅导的人占57.8%;认为偶尔关心的人占38.2%;认为不关心的人占4.0%。

二、分析与结论

通过调查和对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在学生的学习素质表现方面,小学女生总体上比男生更喜欢学习,学生上更用功,并且成绩也比男生好。中学的结果同样表明,一个班级中,女生的学习成绩好于男生。在努力程度上,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几个少数民族的小学生都远不如汉族小学生用功。一个班级中,汉族学生的成绩整体上要比少数民族学生好得多。傣族中学生在努力程度上显著低于其他三个民族。特别在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方面,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在对学习成绩的归因上更倾向于自身原因,而小学生更多的归因于教师,这与小学生群体对教师的普遍依赖性有关,也说明教师在民族学校,特别是民族小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第二,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教材内容和课后练习题的难度,但还有大概11%左右的小学生觉得有难度,在初中生的调查中,此比例更大一点。民族小学的教学语言主要以普通话为主,有时适当的使用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来辅助。近60%的小学生在语言上不存在障碍,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语言上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障碍。在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上,多半以上学生不是很积极主动。在作业量上,其均值呈现一个接近于正态分布的曲线。这说明基本不存在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但是总的来说,不论在初中生还是小学生中还有较少部分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中初中生的问题更加突出。这也许与本调研所抽取的初中学校样本特征有关,因为三所样本学校均处于乡镇地区,其生源经过几次筛选之后,质量较低。与小学生相比,学生的学习困难相对突出。

第三,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都比较少。近60%的学生认为老师在对待成绩不理想学生的时候持着认真和关心的态度。其余的学生认为老师在对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态度不够认真。这也许与民族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关。

进一步地的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教育在中小学生在学业成绩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语言障碍以及由此带来的辍学问题。民族学生的主要困难是语言障碍,致使民族学生基础薄弱,升学难。还有较少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情绪。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等也与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 ,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1]就本调查来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尤其是亟待于解决厌学和学困生的问题。学校应该“将质量问题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层面,学校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借鉴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外部顾客和广大教职工持续受益和满意,并进而使学校成功。”[2]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勤奋、积极,但其学习效率不高。此外,一个班级里还存在一部分学困生,他们普遍不愿意学习或者基础非常薄弱,对学习产生了较明显的厌学情绪。这些学生不仅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而且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因而我们更应该对于学困生给予特殊关注、重点辅导,以防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着力解决民族中小学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语言问题

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不同的民族语言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在当前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中,从语言出发,建立本土化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是大势所趋。“为了实现国家的教育振兴,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必须紧随时代,立足民族实际,探讨本土化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3]但是就本研究的现状来看,不管小学还是中学,在相当一部民族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因此,语言障碍是民族学生的成绩普遍低于汉族学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民族学生基础薄弱的直接原因。据潞西市民族教育的工作总结,由于潞西市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学校,其教学质量比较低,学生基础普遍差,学生到初中以后,科目增多,学习跟不上,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辍学,这部分学生约占43.9%。不通或者基本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儿童在进入学校以后,学习的是汉语知识,老师的用语也多是汉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随之产生。语言障碍直接影响师生之间认知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既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造成不利因素。

(三)进一步了解不同特征学生的学习特点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人的关系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他认为自由个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实现人的个性自由。”[4]人的个性自由发展首先需要对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给予关注和研究,而学生发展不均衡是当前中国民族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不能忽略对学生群体的研究。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特征、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等是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最要紧的重点工作。有关民族教育研究中对学生群体本身的研究或者思考很少见。在教学工作当中我们的教师经常用自己粗浅的、片面的经验来评价学生。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发展。

(四)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都比较少。据调查,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经过一些后期的进修和培训已经达到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但是由于云南省高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继续培训的机会少,知识老化快,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难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存在教师学历合格率高而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另一方面,小学到高中都存在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紧缺学科带头人,而引进相关人才也较为困难。所以应该加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师教学质量。“我们应通过培养教师的主体精神、主动性与责任感,创造有利于促进教师自我意识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5]特别是对于教师自我意识和观念的培养,是今后民族教育中应给予特别重视的。

[1] 顿祖义等.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4):35.

[2] 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7.

[3] 石猛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土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3):120.

[4] 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9.

[5] 章婧.培养教师良好的自我意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J].现代教育论丛,2010(4):84.

责任编辑:杨光宗

G758.1

A

1004-941(2010)05-0042-05

2010-09-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招标课题《民族教育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AMA080005)。

陶格斯(1984-),女,蒙古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博士生,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教育。

猜你喜欢

德昂族景颇族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昂族酸茶研究进展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宏傣族和景颇族高血压现状及影响因素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德昂族祖先迁徙记忆探究
德昂族服饰文化的子文化
——腰箍文化的探索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景颇族文学概论》的编撰研究
对“景颇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