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昂族服饰文化的子文化
——腰箍文化的探索

2018-09-16王月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德昂族兄妹民俗

王月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 大连116034)

在我国滇西南地区的大山深处,居住着这样一个人数较少、但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德昂族。德昂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德昂族概况

德昂族是一个跨国界而居的民族,其中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都有德昂族人,少数居住在我国境内。在我国,德昂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市三台乡、西山乡、法帕镇、中山乡、勐嘎镇及梁河县、盈江县等,其余散居在云南省保山、临沧、思茅等地。是典型的小聚集大分散的民族。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德昂族人口数约1.79万,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德昂族具有自己民族的德昂语言却没有相应的文字,这也许和其民族的历史发展演变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德昂族语言归属于南亚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其居住的房屋多为传统的杆兰式建筑。茶叶在德昂族中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平时的休娱乐还是正式的场合,茶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德昂族才有了“茶叶的子孙”的美誉。无论德昂族实在山涧,溪旁还是在洞穴中,只要有德昂族德地方,茶叶是他们必种植的一种植物。因此,有德昂族的地方,茶山和茶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德昂族的传统节日有泼水节(浇花节)、开门节、关门节等,这些节日都与他们信奉的宗教有关。德昂族是仍然保留着漆齿文化的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认为漆齿具有保护牙齿的作用,并且认为牙齿越黑越美。德昂族的民俗娱乐多种多样,水鼓舞、象脚舞,水鼓调、祝酒歌等都是德昂族人民所喜爱的娱乐项目。

二、德昂族腰箍文化

(一)德昂腰箍文化概述

“箍”的意思为用竹子或是金属条束紧,用带子之类的勒住的意思,顾名思义,腰箍就是用竹子或金属系在腰间。德昂族的腰箍就是对“箍”这一字眼的很好的解释。

德昂族各个支系妇女的服饰各不相同,但都有其共通点,最为显著的是三个支系的女装都有腰箍作为装饰,德昂族的腰箍文化,有着浓烈的德昂族色彩。腰间腰箍的数量不等,材质也各不相同。因此,腰箍也是德昂族服饰与其他各少数民族服饰的最大差异之处。德昂族佩戴腰箍表现了德昂族独特的审美和其对美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德昂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1.德昂腰箍的用途和意义

德昂族从古至今都认为,妇女的身上佩戴腰箍的数量越多,腰上佩戴腰箍制作的越精细,就能证明佩戴腰箍的妇女越心灵手巧,人们就会认为该女子勤劳、聪明和贤惠,人们也会认为这名女性心灵完美无瑕。所以,德昂族妇女佩在腰间配戴腰箍,并且以佩戴精美的腰箍为荣。由于腰箍的精美程度体现了妇女们的美德,因此在还未结婚的青年男女之间,腰箍又演变成为了一种爱情信物,在青年男女交往期间,小伙子为了得到年轻女子的喜爱,会费尽心思的制作精美的籘篾腰箍赠与心爱的姑娘,这些要顾上往往会雕刻绘画有精细的动植物图案和花纹。于是,腰箍又成为了年轻男女的信物。在男女结婚时,腰箍又成为了一种亲朋好友表达祝福的物件,女子出嫁时,其朋友或是亲人会将编制精美的腰箍赠送出,表达对女子的祝福。也可以说这是女子出嫁时的嫁妆。

腰箍是德昂族妇独特的装饰。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德昂族的人们虽然被崇山峻岭阻断,沟通往来并不方便,但是每一个德昂族妇女身上都保留着同样的形象表征,这就是腰箍。可以这么说,每一个德昂族人都有腰箍情节。

(二)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德昂族腰箍

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有不少的民族都会有神话或者是民间传说,他们用神话传说来阐述本民族自己的特色,德昂族也毫不例外。一个民族的民俗常常以从其口口相传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最终来源的解释,虽然这种解释大多因口口相传这一形式的不准确性而会失去一部分最本真的描述,但是这都是这一民族生活本真的写照,这也是一个民族民俗得以流传至今的依据。关于德昂族妇女腰间佩戴的腰箍传说和神话有众多说法,但是最早最权威的一个说法是来自于德昂族最著名的神话《达古达楞格莱标》。

德昂族的传说中,有德昂族是由茶叶演变过来的这一说法。传说德昂族当地102片茶叶化身为51个精壮的小伙和51个美丽的姑娘来到大地上,他们驱除黑暗、开辟山河,战胜洪水,埋葬妖魔。他们阁下身上的皮肉,将千山万水谱绿,使大地葱葱郁郁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一阵黑风将相亲相爱的兄妹吹散,妹妹被吹到空中,兄弟被打在地下,从此兄妹只能远远相望,像茶花和茶果一样命运相连的兄妹经历万年的努力,想尽各种办法都不能相见,偶然间,最小的兄弟达楞撤下一根青藤绕成圈,贪耍的用藤圈套小草,小花,云彩,突然受到启发,用力将藤圈抛向天空,套住小妹亚楞落地。于是,奇迹般唤醒其他兄弟,他们“劈开荆棘扯青藤,编成解释的藤圈。50个藤圈抛向空中,套下25对姑娘,神奇的藤圈搭建起了通天路,拆散的骨肉又团聚,开天辟地第一回,51对男女结成双”。从此兄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妹妹唱歌唱的喘不过来气,兄弟跳的满头大汗,为了玩的更加舒畅,妹妹们将要上的藤圈取下,只有最小的妹妹亚楞忘记将身上的腰箍取下。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兄妹也跳越兴奋,歌舞中出现了奇怪的现象,50个妹妹身体变轻,随着清风上天庭,亚楞腰上箍藤圈,拉着达楞俩相亲。”最终留在大地上的达楞和亚楞传下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人们从祖传的传说中得出一个结论:“腰上箍这藤圈的姑娘靠得住。”这个美好的故事成为德昂族腰箍民俗来源的重要依据,成为这一民俗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依据。这使德昂族腰箍有了民族精神的光辉。

(三)其他民族的腰箍文化与德昂族腰箍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具有和德昂族同样民俗的还有佤族、布朗族,与佤族和布朗族相比,德昂族的人口相对更少,居住更为分散,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它的民俗文化却在历史长河中绵延至今。这是德昂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结语:腰箍是德昂族最具特色的饰品,在经历了千年的服饰演变过程中,德昂族始终坚守这这一民族文化符号。这一民俗是德昂族人民长期的文化积淀,具有独特的民族内涵。德昂族的众多神话传说都体现了他们对于自然的崇拜,正是因为德昂族这种淳朴的天性,才造就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也正是各个民族历史必然性的一种体现。

猜你喜欢

德昂族兄妹民俗
冬季民俗节
德昂族酸茶研究进展
新时代下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价值分析
——以德昂族酸茶文化为例*
民俗中的“牛”
猴兄妹分桃子
慢热兄妹
德昂族祖先迁徙记忆探究
民俗节
二十一载的异族兄妹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