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

2010-09-06谢梦

关键词:通识湖北学院

谢梦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

谢梦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湖北民族学院是中国13所民族院校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末为顺应自身的变革以及高等教育内外部系统的发展趋势,开始集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学校坚持稳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道路,“十一五”期间提出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经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总体要求构建了培养框架。学校需进一步借鉴其他高校的优良改革成果,并且加强实践创新教学平台、通识教育体系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建设,构建高质量、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族院校;湖北民族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提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既是转型期的社会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民族院校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阵地,承载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民族地区服务以及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重任。为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湖北民族学院与其他高校一样积极投身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之中。

民族院校在创立初期采取了单一的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模式,其后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干部与专业人才培养并举的模式,走上了正规的高等教育办学轨道;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从各类专门人才向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过渡;步入新世纪,则呈现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研究型等多样化的模式。湖北民族学院是中国13所民族院校之一,90年代后期集中探索了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并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探究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变革与现实状况,呈现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

一、湖北民族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回顾

湖北民族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验收,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1998年该校与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1]。

面临着学校自身变革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湖北民族学院在90年代末积极展开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1999年,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彭振坤的《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教学改革把一个崭新的湖北民族学院全面推向新世纪》讲话中提出学校“以师范教育、医学教育为基础,协调发展应用型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认为长期以来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都较为单一,提倡在新的阶段更新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基于学校宏观层面的研究,在学校的引导下各院系也积极展开了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01年,该校专门成立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组”,逐步开展了师范教育类、医学类、理工科类、农林类、应用综合类等五大板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谭志松在《湖北民族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中提出了“服务基层的实用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谭志松、王世枚提出“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培养通识型、素质型、创新型人才”[2]。胡萍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学校要进一步解决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问题,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就要集中力量着手改革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3]。吴祖梅、冯玺提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对口教育向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转变”[4]。无论是在学校宏观层面,还是具体到各专业院系,都探索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问题,并将其落实到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

目前,学校在“十一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提出“成为武陵地区较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总体要求,构建民族地区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5]

二、湖北民族学院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在学术界尚未出现统一定义。笔者采用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该术语的界定,即“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6]。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涉及的因素颇多,本文主要从办学定位与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人才培养方式与途径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办学定位与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对所培养人才的定位,此定位与高校的办学定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民族院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办学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但是无论在任何时期都坚持了“两个面向、两个服务”的方针。湖北民族学院从建立之初就有非常明确的推动恩施地区发展、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使命。现在,学校将办学定位于“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一方面,反映出坚持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宗旨;一方面,体现出学校在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上努力打破束缚,避免闭关自守,将人才输送到全国各地。

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形态,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塑造品质”的办学理念,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和“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影响和引导着学生。作为地方与民族地区的教学型大学,要求学生成为本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在大学期间塑造优良的品质,在学做人的基础上学成才。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培养武陵山区的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湖北民族学院分别于1999、2002、2006、2009年不断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1999年方案中提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总体要求;2002年方案中指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治学、办事、做人协调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专多能、复合型、应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7];2006年方案中提出“为了主动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造就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校对于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始终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在“十一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提出“成为武陵地区较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总体要求,构建民族地区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5]。学校紧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潮流与趋势确定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在该校调研期间,对高教研究所的王世枚教授进行了访谈。王教授提出“湖北民族学院作为一所教学型大学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结合自身条件的定位,重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育人的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而并非像一些高层次研究型大学所要求的培养创新型的研究性人才。”该校对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定位。但需要指出各个院系除了贯彻这一统领方针,没有必要盲目打破自身定位,具体到各专业适合复合型、应用型等人才培养模式的还应该继续坚持。

(三)人才培养方式与途径

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培养方式与过程中,其中教学、管理、科研、课程、制度、师资、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都会对人才培养发生作用。本文主要从课程体系、培养制度、校园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1.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部分。湖北民族学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素质、提高能力、突出创新、优化体系”的培养标准,该标准需要落实在教学与课程中,合格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目前,学校已经建立起了四大教学平台。

一是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包括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两部分。从2002年开始实施,旨在“融专业培养与通识教育为一体”。通识必修课程包括马列“两课”、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科类必修高等数学课程与理工科类必修大学语文课程,以及具有民族院校特色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为打破高校文理间隔阂,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学校为理工科生开设了《大学语文》,为文科生开设了《自然科学概论》,并于2006年改设为《高等数学》。

学校为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设了全校性的通识选修课,要求学生修满8个学分。从实际情况来看:2007年秋开设57门,2008年春开设52门,2008年秋季开课52门,2009年春季开设55门,基本达到计划开课门数①根据湖北民族学院综合教务网站资料统计得出。。课程总量较初期有一定涨幅,但是近年来都维持在平稳状态,学生选课余地有限。

二是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平台承担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学校倡导“专业基础课在本学院内尽量按相近专业打通;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夯实专业基础,调整知识结构”。因此,对相同二级学科门类的各专业要求前4学期尽量设置相同专业基础课;对不同二级学科门类但专业基础要求相近的各专业,在前2至3学期尽可能开设相同的专业基础课。除学校统一设置的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16门专业基础课程,该平台具体由各个二级学院负责落实。但是,对于专业课程是否能够完全打通,学校教师持以不同态度。

三是专业方向课程设置落实到二级学院,按照不同培养目标进行设定,要求学院内相近专业方向模块尽可能打通。该平台将专业选修课程组织成模块形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方向模块,有助于学生在专业方向上掌握系统知识;模块课程设置更加灵活,以便增加领域内前沿学术成果,也能够充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专业方向课模块是一种非常可取的课程设置形式,中南民族大学也是采用这种形式并已趋于成熟。

四是实践创新教学平台包括军训、公益劳动、专业实习、社会调查、课外学分等部分。“实践创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1]。学校日益重视实践创新教学平台的建设,树立实践育人的观念,不断调整了该平台所占总学分比例。2.培养制度。健全的制度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必要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的宏观、中观、微观制度齐全,而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是该校正在发展并亟待完备的制度。

该校从2002年开始进行学分制改革,采用学年学分制。学分制以选课为核心,学生可选课程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体育课。该校教师评价,“学分制还很不完善,完成了相应门数的课程、达到修业年限也就自然获得了规定学分”,目前弹性学分制尚未建立起来。

2006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等10个专业为学生提供了辅修专业平台。由于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学校、学生、教师三方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导致只有少数同学进行了辅修。

2009年,学校开始规划双学位制。很多学生表示对双学位抱以很大热情。但是,目前学校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正常教学工作之外开展双学位制还有待学校严格把关。

健全的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学校还面临着建立起真正的学分制、完善辅修制、办好双学位制的重任的挑战。主辅修制、双学位制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宽知识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要在有效利用资源以保障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再开展辅修及双学位制,避免跟风与盲目求成。

3.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如何通过校园文化育人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命题。广义的校园文化内涵丰富,狭义的校园文化则指校园精神文化。

湖北民族学院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民院精神砥砺每个学子;以“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访谈中一位同学精炼地概括了学校赋予他的精神——一种山里人的精神:“实在,但不笨;能吃苦,但不蛮干;坚毅,但不固执。”

除了这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的民族文艺与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力军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在社团里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自身能力,同时丰富了课余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湖北民族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湖北民族学院的人才培养注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该校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同时,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提高。

(一)加强通识教育体系建设

各个平台担负着不同的培养职责,相互独立又构成有机的整体。通识课程教学平台中的通识必修课部分主要集中于第一学年完成,要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就必须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马列“两课”需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避免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大学英语和计算机类课程需加强实际技能培养,避免应付考试,只能更加重视而不是流于形式。

该平台中通识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较多:第一,由于课程设置数量有限,无法达到“选课”、“选师”、“选时”的标准,没有给学生提供结合自己兴趣和需要自主选课的空间。第二,学校没有制定严格地规章制度来规范教师开设通识选修课程,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一些学院为完成任务而开课,课程未经过严格审核,教师的积极性也未被激发,因此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第三,学校对通识选修课的管理不够严格,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与其他课程情况相比较出现了课堂纪律较差、出勤率较低、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若要使得“通识课平台”达到夯实学生基础,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的目标,学校还需加强通识选修课程建设。学生对于扩宽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的呼吁强烈,学校应该从此处入手规范通识选修课建设。第一,增加课程数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课空间;第二,制定开设课程的规章制度与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教师开设选修课程,学校需严格把关进行筛选;第三,学校统一加强通识选修课纪律与教学质量管理。

(二)加强实践创新教学平台建设

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强化实践创新教学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成长土壤。该校一名同学谈到“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既有理论基础又能将理论用于实践的人才,学校作为向社会输入人才的基地,其培养人才的模式理应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校与社会双赢的效果”。目前,学生对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呼声很大。一方面,理工科以及少数文科专业学生强烈呼吁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设备、强化教学实践操作环节,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大多数同学都期望学校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学校在实践平台中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寒暑期社会调查,学生锻炼了沟通与交流、撰写报告等各方面能力,并且在与社会接触的基础上树立起“服务基层”的理念,其中“三下乡”活动已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是这样的精品活动辐射范围和参与人数都有限,建议学校基于实际特色与资源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实践体制,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与支持。中央民族大学的寒暑期社会实践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制,并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设置了“孝通杯”、“URTP项目”等鼓励学生进行实践与科研,该校的成功经验值得湖北民族学院在进一步完善实践创新教学平台过程中学习与借鉴。学校有必要帮助各专业学生争取更多社会实践、实习、见习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只有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由于学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师资队伍建设还未跟上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实际需要之间产生了相当的差距。在全国各民族院校中,湖北民族学院的师生比例都相对靠后(见表1)。并且由于薪金待遇、特别是地理位置封闭等原因造成高职称、骨干教师的流失,“这种现象对原本师资队伍就比较脆弱的民族地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2]师资力量不足,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只会力不从心。学校必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健全管理、激励机制。

同时,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创新,至少不是墨守成规。学校教师还需更加重视教学方法,并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中;由以注入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过渡,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引领学生去探索未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考查和评估中也需要重视教学方法部分,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培训,鼓励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采取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拥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表1 部分民族院校2009年师生比率①图表中数据来源于各民族院校网站,师生比为专职教师人数与在校学生人数之比。

四、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湖北民族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未经历大刀阔斧的革新、未有震耳欲聋的举措,走的是一条稳健的改革道路。十多年来,该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卓有成效,建构起了一个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目前,还需要继续在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丰富完善,并且在发展中积极营造自身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温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8]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变革转变,为了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多样化需求,还需要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继续深化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湖北民族学院七十年编写组.湖北民族学院七十年[Z].鄂恩内图字,2008(58).

[2]谭志松,王世枚.知识经济与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09.

[3]胡萍.民族高校办学特色刍议[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75.

[4]吴祖梅,冯玺.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及提高对策的探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9.

[5]湖北民族学院发展规划处.湖北民族学院“十一五”改革与发展规划[DB/OL].http://life.hbmy.edu.cn:8080/fzghc/showlist.asp?typeid=10,2009-03-06.

[6]王英杰,刘宝存.中国教育改革30年·高等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湖北民族学院教务处.湖北民族学院本科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Z].鄂恩内图字,2002(58).

[8]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D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04/content_10601461_1.htm,2009-01-04.

责任编辑:谢亚平

The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A Case Study of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E Meng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Research,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s one of the 13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egan to explore the issue of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to adapt to her own reform and the trend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ystem in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end of 1990s.Upholding the reform of a steady and healthy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the university has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thatan innovative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during the 11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Currently the cultivation framework has been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equirement of“solid foundation,wide scope of knowledge,strong ability and high quality”.However,the school needs further references from the excellent reform achievements made by other universities,and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g platform for practice and innovation,gener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eachers so as to construct a quality and specialized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G421

A

1004-941(2010)02-0074-05

2010-03-07

谢梦(1987-),女,土家族,湖北宣恩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通识湖北学院
The rise of China-Chic
初等教育学院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