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保健课实施运动处方的教学研究
2010-09-01鄢行辉
鄢行辉
(福建中医学院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
大学生体育保健课实施运动处方的教学研究
鄢行辉
(福建中医学院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
根据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参加体育保健课学生的特点,探索采用运动处方进行体育保健课的教学。运用运动处方进行体育保健课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更好地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加快健康的恢复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运动处方;体育保健课;教学
体育保健课教学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临时性和永久性)或身体某部分器官有些缺陷的学生(保健生)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是进行体育医疗和康复的手段。运动处方是个体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为获得某一个目标而制定的参与运动的计划,并根据病情需要选用适宜的运动手段和方法。在开运动处方前,患者要进行身体检查,查明健康状况,特别是心肺功能、运动器官功能和体力测定。根据检查结果开出运动处方,让患者根据处方规定进行锻炼。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进行身体检查,检验运动处方的效果,再调整新的运动处方。它具有因人而异,随目标的改变而改变的特点。作者在福建中医学院开展体育保健课实行运动处方教学15a,现总结如下。
1 选修体育保健课的学生状况
2007级选修体育保健课学生120人,2008级选修体育保健课学生150人,总计样本数270人。发出问卷270份,回收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60份。
表1 选修体育保健课的学生状况
学生主要病类有脾胃病、失眠、肥胖症、心血管病、小儿麻痹症等,结果见表1。参加体育保健课学生的特点:体弱,有病或某些身体缺陷,远离运动场所,有自卑感。通过体育保健课的教学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他们的认识不准确。有人夸大其作用,认为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彻底治疗好疾病;有人认为他们身体条件不好,不应上体育课,学校要求上体育课,只要混个及格,拿到体育学分获得毕业证书就行。
由于缺乏科学的锻炼手段,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在中小学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不知道通过体育锻炼能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2 体育保健课的教学现状
2.1 缺乏专门的保健医疗体育教师 作者单位现在担任体育保健课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武术专业的教师,虽然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不会出偏差,但在形式上与普通学生的体育课几乎一样,缺乏对保健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
2.2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保健生有千差万别的身体状况,但保健生班上课内容都是一样,往往教学效果较差。
2.3 对保健生的考核相对较松 对保健生只要求他们上好每周一次的体育保健课,完成体育保健课上的内容学习,考核时也人为地送分,造成保健生毕业后仍然缺乏良好的改善自身状况的锻炼手段和方法,不利于终身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
3 运动处方在体育保健课中的运用
3.1 运动处方的内容 它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每次持续的时间、运动重复次数及注意事项等。
运动项目有医疗体操、医疗运动、器械运动、气功、按摩等。选用时要根据运动目的而定。为了一般健康或改善心脏及代谢功能,防止肥胖病等,可参加耐力性项目,如走、跑、自行车、游泳等活动;为了放松精神以消除疲劳,或防止神经衰弱等疾病,可做放松性活动,如太极拳、散步等。
运动强度对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运动强度掌握的是否合适是制定和执行运动处方的关键。心率反应是掌握运动强度的尺度,测定心率的简单方法是测定脉搏次数。心率与年龄、体力、气候等有关。每个人的差别较大,应区别对待。为简便起见,对一般慢性病患者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运动时最高心率(分/次)=170-年龄。
每次持续的时间与运动项目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因此要因人而异。最好是每天锻炼1次,如受条件所限制,至少每周3次,以隔日1次最好。
3.2 制订个人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制订必须通过预先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才能做到合理准确。当一个学生来到体育保健班上课时,教师首先根据医生的病历证明和与学生的交谈了解情况,然后结合本校的运动设施和学生的运动能力制定运动处方。一般以一学期为1个周期,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依据运动处方进行身体锻炼,再根据锻炼的效果,师生一起修改运动处方,从而使运动处方更合理,更适合个体的需求。在体育保健课教学中运动处方的负荷采用中等负荷,即个体所能完成最大负荷的50%~70%,用脉搏表示为100~140次/分。练习频率每周4~5次/周,每次40~60min。运动方式包括各种健身走、健身跑、各种各样球类运动、太极拳等。
3.3 运动处方在体育保健课教学中的实施 第一阶段,时间为2周,主要讲授身体机能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参加体育锻炼的一般原则,运动处方的制订方法,确定本学期的锻炼目标,并为每一个学生制订一份最初的运动处方。第二阶段,时间为14周,主要内容为运动处方的实施,学生依据教师为其制订的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教师为学生的锻炼提供运动器材、教学和锻炼辅导,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锻炼效果及时对运动处方进行修改,使其更适合学生的个体,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第三阶段,时间为2周,对学生本学期的锻炼目标进行检查,评定学生的成绩,同时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通过本学期运动处方的锻炼自身身体状况和教学建议,要求实事求是,为教师今后制订运动处方提供参考。
4 运动处方在体育保健课教学中的效果
4.1 课堂主动积极参加锻炼的人增多 原来体育保健课教学,学生总是跟在教师后,教师安排什么教学内容,学生就练习什么内容。至于锻炼内容教师只能安排一些大众化的,往往不能满足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因此,课堂锻炼气氛不浓,积极参加锻炼的人不多。采用运动处方进行体育保健课教学情况就不一样。由于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体实际制定的,每个人一份,学生按照运动处方上的锻炼内容、方法、手段、运动负荷进行锻炼,教师为学生提供运动器材、技术指导,解决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学生有了运动处方,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知道自己如何锻炼才能增进身体健康,因此课堂上积极参加锻炼的人自然增多。
4.2 课外参加锻炼的人增多 原来上体育保健课的学生课外很少有人参加体育锻炼,原因是医生出据不易参加激烈体育活动的证明,不知自己的身体适合什么样体育运动,怎样进行锻炼才有利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改善。有了运动处方,这些制约保健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就不存在,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就增多,有85%以上的学生保证每周3h的体育锻炼时间。
4.3 体质改善、缩短疾病的恢复期 保健生班学生的体质明显较以前改善,疾病恢复期缩短,转到正常班的学生增多。学生由于有了运动处方,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多,锻炼方法合理,锻炼效果增大,健康状况的改善也就明显。
5 结论与建议
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运动处方的教学符合科学的健身原理和规律,它能适应学生个体生理机能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自觉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拓展学生的个性,较常规进行的运动教学方式更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切合自身实际的强身健体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运用运动处方模式进行体育保健课教学,应从全面发展学生体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出发,遵循人体发展和健身锻炼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特征、场地器材的具体条件和地理、季节、气候特点,合理选择一些趣味浓厚、简单易行的健身手段融入处方。
运动处方必须以体质诊断为基础,在制定处方前,必须通过客观检查对学生个体进行体质诊断,依据诊断结果构建处方。在处方实施过程中,应视具体情况对处方进行适时调整、重构,即使是同一个处方在执行时也应视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强度、密度、运动量)。
体育保健要坚持进行,持之以恒。一般要每日或隔日进行。坚持数周、数月、数年,才能使疗效显著,达到治疗的目的。
体育保健要循环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动作由易到难,使身体逐渐适应,促进疾病痊愈。如果突然进行大运动量活动,会使病情加重,不利于健康。
体育保健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体育疗法,同样的疾病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加上病人的性别、年龄、素质不同,体育疗法的方式和运动量的大小也有所区别。
体育保健与药物、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应用中要全面考虑,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锻炼中,要及时观察了解病情的变化,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改进锻炼方法和调整运动量。
[1]田继宗.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学刊,2001,8(1):52-57.
[2]崔巴特尔,胡晓彦,崔 磊.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与运动处方的研究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928-929.
[3]彭 军,吕 平.普通高校体育课健身运动处方的实效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3):41-42.
[4]刘永峰.高校保健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体育学刊,2001,8(2):115-117.
[5]范存欣,马绍斌,王惠苏,等.广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90-391.
[6]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谭平平.体育测量与评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刘记清.实用运动处方[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责任编校:张亚光]
G 807.01
B
1008-9276(2010)03-0287-03
2010-02-10
鄢行辉(1968-),男,福建省福州市人,学士,副教授,从事体育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