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教育*

2010-04-08李绍元黄祖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中国化爱国主义全球化

李绍元,黄祖辉

(广东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教育*

李绍元,黄祖辉

(广东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事实上,全球化并不是中性的。政治上,全球化无疑就是西方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教育如果误入西方化的陷阱,将会威胁民族文化的安全,削弱民族国家意识,并且遭遇“文明的冲突”。中国化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必由之路,因为民族精神教育中国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性使然,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爱国主义的内在需要。全球化背景下开展中国化的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以中华民族美德感染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学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

全球化;民族精神教育;西方化;中国化

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1]人立于世,不能没有骨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立于世,则不能没有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

当前,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语境中,全球化突显的意义有所不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是,全球化是本土化的对应面,具有跨越国家界限的特点。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美国哲学学会会长约翰·阿巴罗教授认为,在全球化境遇下,多元文化之间的冲击必然会带来文化认同的危机,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感、生存归属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个民族的生存归属感被削弱了,那么民族精神也被消磨了。面对全球化大潮中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民族精神教育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

1 民族精神教育应当坚决反对西方化

目前,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由西方主导的一体化进程,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国际规则的制订权甚至本国的经济决策权,只能被迫融入西方主导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文化上,全球化可能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正义力量,能够推动社会进入现代化。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的全球化生活方式似乎只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一元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居住在西方世界之外、贫穷的人来说,他们是全球化的牺牲者,而不是受惠者[3]。由此可见,目前的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西方化,就是西方国家竭力在社会制度、经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心理状态和文化方面竭力同化非西方国家,更好地影响、控制和剥削非西方国家。认清了西方化的真实面目,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教育决不能陷入西方化的陷阱,否则就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1.1 民族精神教育西方化势必威胁民族文化的安全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文化的全球化总是表现为“西方文化”的全球化,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文化霸权日益明显。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它正加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美国中央情报局针对中国的《十条诫令》中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就占了非常重要的分量。该诫令声称,美国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再鼓励他们进行性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的刻苦耐劳精神”。“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4]。

由此可见,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文化霸权,对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破坏、进而对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构成了严重威胁,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至关重要。民族精神属于民族文化范畴,并且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面对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文化霸权,如果一味坚持西方化的标准,按照西方文化的要求全面改造中华民族精神,那么中华文化的安全将无从保障。

1.2 民族精神教育西方化必将削弱民族国家意识 一方面,“地球村”意识弱化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经济全球化缩小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地球村”、“全球意识”、“全球民主化”和“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至。不少人们接受了外来主义思潮的“趋同论”,相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对立将不复存在,民族国家正在走向共同的“信息社会”,中国人正在成为“世界公民”。有人曾经以北京地区中学生为对象进行社会调查,在回答“现在世界正在变成‘地球村’,大家应该做世界公民,不应再分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这一问题时,47.2%的被访者表示同意,23%的人说不清,而不同意的仅占29.3%[5]。由此可见,“地球村”意识已经弱化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

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挑战了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整个世界正在变成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国家地域观念遭到削弱,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中超国界的因素正在增加,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等新的国际主体作用日益增强。不少人认为,全球化是超越国家主权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趋势,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存在将阻碍全球化进程。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一些人们的国家主权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渐渐接受“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理论。正如托夫勒夫妇所言,“随着第三次浪潮对民族经济的改变,民族经济被迫放弃部分主权,接受国与国之间经济与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因此,当经济落后地区的诗人和知识分子还在创作国歌的时候,第三次浪潮国家的诗人和知识分子已在讴歌无国界世界和全球意识的理念了”[6]。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正在削弱,爱国主义情感正在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育工作者坚持民族精神教育西方化的方向,那么国家和民族意识将会离大众越来越远。

1.3 民族精神教育西方化将会遭遇“文明的冲突” 民族性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精神的灵魂。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精神,并因此构成不同类型的文明。尽管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在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确存在着冲突和紧张,如果按照全球化的要求对民族精神进行改造,可能带来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Huntington,S.)所说的“文明的冲突”。在亨廷顿看来:“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在世界事务中,民族国家仍会举足轻重,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击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

亨廷顿的观点历来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大众决不能因此忽视各文化传统自身的根源性差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广泛而迅速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和渠道,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但是,经济全球化没有也不可能造成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事实上,在一些生活方式、文化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共同接受的同时,某些文化上的民族差异性乃至对立不仅没有被消除,反而比以往更加明显或突出。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灵魂和精髓的民族精神,不可能因为全球化而丧失其固有的异质性和独特性,如果按照西方化的要求对民族精神进行改造,可能会引发“文明的冲突”。

2 民族精神教育应当始终立足中国化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民族精神教育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消极回避。那么,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教育究竟路在何方呢?教育工作者知道,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民族归属感,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化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必由之路。所谓中国化,就是要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优良特质,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让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乃至走向世界。从语意上来看,“中国化”就是“本土化”;从实质上看,中国化就是民族化。华中科技大学李太平副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更应该坚持自己的文化个性,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否则,一旦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那么这个民族事实上也不存在了。

中国化并非只是全球化的补充,更不是全球化的对立形式。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上,从根本上讲,全球化与中国化都是“现代性”的两维。如果说全球化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拓宽了人类发展的广度,那么中国化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中国化就是指中华民族能够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追求“现代性”的道路。所以,人们一定要破除“全球化”与“中国化”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是要从“全球化-中国化”的整体视角来把握。“全球化”与“中国化”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只是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之所以说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教育的必由之路在于中国化,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2.1 民族精神教育中国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性使然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表现为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基本精神,渗透于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即儒学之中。儒学主张“君子和而不同”,“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还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之所以没有中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使得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能够始终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因此,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人们要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自觉地吸纳外来文化,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像季羡林先生所说的那样,既拿来又送去,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把自己的好东西送去,这叫做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结合。由此可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人们完全无须也不必在全球化中让中华民族精神被外来民族文化化掉,而是应当立足民族性,坚持中国化,努力化掉外来文化。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精神才能永葆青春,成为世界民族精神的奇葩。

2.2 民族精神教育中国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事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人们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更多的风险和更多的考验,没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没有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的精神,没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可能实现。江泽民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8]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坚持在全民族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坚忍不拔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3 民族精神教育中国化是爱国主义的内在需要 几千年以来,中国之所以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世界各国永恒的主题,是文明社会不变的价值追求。即使是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依然存在,有民族国家就有爱国主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大众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大众只有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不断强化公民的国家归属感和国家认同感。国家归属感其实就是一种根的意识,这是爱国主义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根在哪里都不清楚,爱国主义将无从谈起。国家认同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大好的河山,辉煌的成就以及美好的前景所产生的一种认同。这是产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原动力。这种认同感越强烈,对自己的祖国就爱得越真挚、越深切。

3 如何开展中国化的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属于文化的范畴。由于文化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规律,越是具有民族性特点的文化,往往越具有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因而也就越能走向世界。毋庸置疑,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教育如果误入西方化的陷阱,将会带来承受之严重后果。在全球化时代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在现代化的语境中,牢牢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不断挖掘和利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实行继承与发展、引进与吸收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精神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大放异彩,不断地走向世界,影响全球。那么,大众如何才能有效地回应“全球化”的冲击,更好地守卫精神家园呢?

3.1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 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之中,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因此,教师应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正确认识中国古代、近现代及当代国情,从而强化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更好地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可以开设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的传统文化课程。这样有助于培养符合民族传统又有社会道德的人,有助于培养学生以跨学科的、文理结合的广阔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更好地适应当今和未来岗位变动和职业转变的要求[9]。

3.2 以中华民族美德感染学生 传统美德的传承是社会开启未来的条件之一,大学在传承传统美德中应当走在社会机构的前面,引领世俗社会的进步。但是现在的大学比较缺乏传统美德,日益沦落为一般的世俗机构,所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已成为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任务。第一,用“仁爱”和“孝悌”观念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怀。仁,是儒家道德哲学的核心。仁的核心是“爱人”,就是要用仁爱情怀去关怀和滋润他人。将仁爱与孝悌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可以使道德教育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用中华民族“贵勤尚俭”精神培养学生勤奋俭朴之美德。勤劳诚实、节俭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第三,培养学生“谦、慎、忍”的性格。谦虚、谦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能自谦便能虚怀若谷,永不自满,兹德日进,学业日长;能谦和待人,便能尊人而达到尊己。慎,是一种处世待人的谨慎态度。忍,即忍耐、克己。《论语》中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之语,是说人为了大局应忍受在琐碎事情上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和委屈。大学生处于思想性格形成期,更应养成良好的谦、慎、忍品格,以便顺利走入群体,正确待人处世[10]。

3.3 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学生 爱国主义是世界各国永恒的主题,是文明社会不变的价值追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新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适应时代潮流,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实现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平台,培育学生的开放意识和现代意识。此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当贯彻“三贴近”原则,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4 以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 校园文化是一种包括科学文化、人文环境、意识形态、娱乐健身等在内的复合文化,带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意识形态指向,寓教育与娱乐之中,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具有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等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成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10]。学校要重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请革命先辈和各行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片等;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天坚持升降国旗,每周举行国旗下讲话,全体中小学生都应会唱国歌;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10]。

[1]毛泽东.毛泽东谈人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8.

[3]Halliday Fred.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London:Macmillan,1994.

[4][美]梅尔·格托夫著,贾宗谊译.人类关注的全球政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5]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http://drno.homeip.net/military/CIA_China.shtml.

[6]房宁,王炳权.成长的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美]阿尔温·托夫勒,海带·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M].上海:三联书店,1996.

[8]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9-28.

[10]孙凤才.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南京师范大学高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2004,(11):33-37.

[责任编校:李宜培]

G 412

A

1008-9276(2010)03-0263-05

2010-01-15

李绍元(1977-),男,湖南省新化市人,硕士,讲师,从事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及研究工作。

2008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08CY019)和2008年度广东医学院青年基金(课题编号XQ0822)研究项目资助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化爱国主义全球化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全球化陷阱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