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精品课程《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0-08-18李逢振文贵辉钟金风
刘 军, 李逢振, 文贵辉, 钟金风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湖南 衡阳 421005)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是国家改革试点专业和湖南省精品专业,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动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湖南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特种经济动物生产作为一项新兴的特色农业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附加值高等特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2].近年来,湖南省及其周边地区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蓬勃发展,急需大量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管理和社会技术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把《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确定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课之一,是针对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管理和社会技术服务等岗位所需技能而设置的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岗位工种职业技术课程.该课程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未来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程组能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及课程内容与结构[3],并在多年的实践办学中,采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4],并构建了较为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5].为了建立一套与本课程教育教学体系相适应的课程考核模式,课程组积极开展了对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针对本课程的特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法,这些考试考核方法符合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倍受学生欢迎,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本课程考核模式作如下简介,以供同仁参考.
1 建立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与考核内容
该课程的职业岗位目标是为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管理与社会技术服务等职业岗位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为我国现代畜牧业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管理和社会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课程的职业职业能力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等职业素质.我们紧紧围绕本课程的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能否掌握主要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关键技术作为本课程考试的核心指标,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职业素质、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课程考核总成绩分别由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和学习过程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 30%、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 30%、学习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 40%.同时,将具体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见表1、表2、表3和表4),从而初步建立了一套客观、实用、可操作性强、职业特点明显的课程考核模式.
表1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理论知识测试内容与分值比Tab.1 《Special Econom ic animal Breeding Technology》Theoretical know ledge test content and The ratio of Score
表2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理论知识集中考核题型、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Tab.2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Breeding Technology》Theoretical knowledge Assessment Questions、methods and criteria
表3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课程综合技能考核标准Tab.3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Breeding Technology》Comp rehensive skills assessmentstandards
表4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课程学习过程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Tab.4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Breeding Technology》test content and assessment standard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2 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2.1 采用了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等多样考核评价方式,开卷与闭卷相结合
理论知识测试(见表2)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笔试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班为单位集中考试,占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的 80%;口试是以每个学生按一定的秩序单独回答问题的考核方式,每个学生随机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然后立即现场作答,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和口头表达能力,占理论知识模块考试成绩的 20%.
综合技能测试(见表3)采取笔试、现场操作、撰写实验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笔试采取集中开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养殖方案设计能力和思维与创新能力,该成绩占实验技能模块考试成绩的 20%;现场操作测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安全意识等,该部分测试既可采取集中考核,也可直接在学生的平时实验实训中进行,占实验技能模块考试成绩的 60%;实验报告撰写能力考核部分既可在集中现场操作测试时进行现场集中测试,也可采用学生每次实验实训报告成绩的平均成绩,该部分占综合技能模块考试成绩的 20%.
学习过程考核(见表4)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核,主要考核了学生的考勤情况、课堂纪律、团结协作情况,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情况、团结协作情况、动手操作能力、接受与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撰写实验实训报告的能力和刘内外完成作业情况等.
2.2 采用了多种评价主体,各种评价主体的比例分配明确合理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采用了校内教师考核、现场专家和学生学习小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考核评价方式(见表5),其中,校内老师考核评价占学生总成绩的 60%,现场专家考核评价占学生考试成绩的 20%,学生考核评价占学生考试成绩的20%.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评价主体的比例分配合理,得到老师、学生和社会一致好评.
表5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课程考核评价主体与比例Tab.5 《Special Econom ic animal Breeding Technology》test subjects evaluation and proportion
3 课程考核特色与效果
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因为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故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考勤制度、遵守课堂纪律和实验实训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传统的考核模式大多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集中考核,考核成绩占学生大多总成绩的 70%~80%,另外的 20%~30%是由平时成绩组成,且平时成绩大多都是老师的总体印象分,既没有一个考核依据和标准.造成学生平时不用功,考试靠突击的现象,既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还也不便于对学生的管理.我们通过对课程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主体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克服了长期以来学生既重视考试,又害怕考试的局面,初步建立了一个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考核模式.
通过学校对 2004~2008五届 7个班 400余养殖类专业学生的综合测评,结果表明,该课程教学质量测评分均在90分以上,学生满意率 95%以上,其中,有 9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模式非常满意.毕业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授课质量高,教师对教学认真负责,敬业奉献精神强,授课效果好,自己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和胜任工作.
[1] 马丽娟.特种动物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李家瑞.特种经济动物养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刘 军,袁金荣,何华西,等.高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课程设计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4):60-64.
[4] 刘 军,刘振湘,宾冬梅,等.高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教学方法初探[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9,(4):25-26.
[5] 刘 军,刘振湘.《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9):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