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邵县松梢螟的发生与防治

2010-08-18孙春涛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新邵县松林幼虫

陈 昀, 孙春涛

(新邵县林业局,湖南 邵阳 422900)

松梢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寄主植物有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火炬松(Pinus taeda)、华山松 (Pinus armandii)、黄山松 (Pinus taiwanensis)、赤松 (Pinus densiflora)、黑 松 (Pinus thunbergii)、红松 (Pinus koraiensis)、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白皮 松 (Pinus bungeana)、云杉(Picea asperata)等.主要危害十年生以下松树嫩梢.幼虫蛀害主梢造成主梢弯曲死亡、侧梢丛生,树冠呈帚把状,严重影响树木成材.该虫在我国主要松科树种适生区内均有发生,且仍在蔓延之中.国内主要在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四川、广东、海南、广西、湖南(湘北、湘中、湘南、湘东)等地发现该虫为害[1].

松梢螟是新邵县松科树种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作为当地原发性害虫,在一些中、成龄松林内长期存在.由于天然林的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通过森林生态系统内的食物链的调节使该虫维持在低虫口的平衡状态,表现出对中、成龄松树危害影响不大,故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自 2002年新邵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县域内松科树种人工纯林大面积增加,加速了松梢螟的扩散、蔓延、为害,甚至局部暴发.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天然林生态系统失衡,次期性生物灾害有逐步演化成主要威胁的趋势.2009年湖南省松梢螟大暴发,相即启动《湖南省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Ⅱ级响应.新邵县松梢螟危害较为严重,危害面积达 0.29万 hm2之多.

按照 “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理念,确保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根据新邵县实际情况,摸清和掌握松梢螟各代各虫发育历期及生活史,探索松梢螟的防治方法,对预防新邵县松梢螟的暴发成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县域生态安全和森林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松梢螟发生地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新邵县位于湖南省中部,介于涟邵盆地之间.地理座标为 111°8′~ 111°50′E,27°15′~ 27°38′N.东连涟源市、邵东县,南抵邵阳市、邵阳县,西接隆回县,北邻新化县、冷水江市.全县东西长68.6 km,南北宽 43.6 km,总面积 176 078.2 hm2,是湖南省重点林业县[2].

1.2 地形地貌

新邵县境内整个地势中部高、南北低,中部山地蟠居,南部丘岗交错,北部低山,丘陵穿插.雪峰山余脉自西部逶迤入境,由西向东横亘中部、向东部延伸.地貌以山丘为主,岗平次之;山丘占全县面积 71.6%,素有“六山半水两份田,份半道路和庄园”之称.最高海拔龙山岳坪峰 1 513.6m,最低海拔潭溪镇淘金桥 176 m,相对高差 1 337.6m.

1.3 气候条件

新邵县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 16.7℃,无霜期 276 d,年降雨量 1 309.7mm,年日照 1 387.4 h.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 4~6月,占全年降雨量54.7%.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0%.

1.4 松类资源状况

新邵县松林资源丰富,全县松林面积 3.09万hm2(不包含近年来退耕还林新造国外松 1.35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 47.28%.其中:马尾松面积 2.95万 hm2,占松林总面积的 95.6%;国外松面积 0.14万 hm2,占松林总面积的 4.4%.全县马尾松总蓄积 1 873 724 m3,平均每 hm2蓄积 63.45 m3[3].

2 松梢螟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状况

2.1 形态特征

2.1.1 成虫

雌虫体长 10~16mm,翅展 26~30mm,灰褐色,雄虫略小,触角丝状,前翅灰褐色,灰白色波状横带 3条,中室 1灰白色肾形斑,后翅灰白色,足黑褐色.

2.1.2 卵

椭圆形,长约 0.8mm,黄白色,将孵化时樱红色.

2.1.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 18~27mm,呈淡红色或淡绿色,头、前胸背板褐色,中、后胸及各腹节各有生短刚毛的褐色对称毛片 4对,背线、亚背线明显,幼虫 5龄.

2.1.4 蛹

红褐色,长 11~15mm,末端深色狭横骨条 1块,上生 3对钩状臀棘(中央的一对较长).

2.2 生物学特性

该虫在新邵县一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被害枝梢和球果内越冬,大多为害郁闭度小、生长不良的 4~9年生幼林,在一般情况下,国外松受害较本土松类严重,以火炬松被害最重[4].

2.2.1 成虫和蛹

各代成虫的出现期:越冬代 5月中旬至 7月中旬,第 1代 8月初至 9月下旬,第 2代 9月中旬至 10月下旬.成虫多下午至夜间羽化交尾产卵,寿命一般为 3~4d.成虫穿破蛹室上端的薄网羽化而出,羽化后成虫白天静伏于梢头针叶基部,19∶00~21∶00出来活动,补充营养 ,飞翔迅速,有趋光性.各代成虫出现高峰期不显著,生活史极不整齐,世代重叠现象严重.越冬代幼虫于 4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蛹期平均约 15 d,5月初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率达 90%以上.第一代幼虫在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化蛹,8月中旬至 9月中旬为化蛹盛期.

2.2.2 卵和幼虫

卵散产于被害梢已枯黄针叶的凹槽处,野外绝不产卵于新鲜组织上[4].卵期约 6 d.卵初产黄白色,3 d后呈樱红色,5 d后孵化出幼虫,孵化率约 81%.11月下旬幼虫在被害梢内越冬,越冬代幼虫在翌年 3月底至 4月初开始活动,在被害梢内继续下蛀到 2年生枝条内取食,有迁移为害新梢习性[4],新梢被蛀后钩状弯曲;6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出现为害主梢.初孵幼虫迅速爬至被害枯梢的老蛀道内隐蔽,取食碎屑、粪便等;3~4 d后脱皮进入 2龄,爬出吐丝下垂随风飘荡,并在植株上爬行.常爬行于主梢、侧梢或少数爬行于球果危害,先行啃食梢头嫩皮,在皮下蛀成小的虫道,受害处有白色松脂溢出;3龄幼虫蛀入嫩梢木质部为害,使主梢枯死,并具迁移危害另一新梢习性,迁移率约 47%,因而无虫梢率约 48%.

2.3 松梢螟对新邵县造成的危害及危害性分析

2.3.1 危害现状

下表为新邵县 2004年至 2009年的松梢螟为害情况调查表.

表1 新邵县 2004年至 2009年的松梢螟为害情况调查表Tab.1 From 2004 to 2009 of Dioryctria rubella infestation questionnaire in Xinshao County

据邵阳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报告表明,新邵县 2004年松梢螟只有三个乡镇发生,且为害面积仅 15.2 hm2[5].由上表看出,5 a后松梢螟的为害面积、树种范围不断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累积受害面积达 4 000 hm2之多,逐步变成了新邵县松类树种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了受害林分正常生长和质量.

2.3.2 潜在的危害性

1)潜在的经济危害.松梢螟危害的主要寄主是马尾松和湿地松.新邵县现有马尾松林面积2.95万 hm2,加上近年来营造的国外松林面积 1.35万 hm2,累计松林面积 4.3万 hm2,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 52.1%,是主要的商品用材林.松梢螟是一种危害枝梢的害虫,主要危害 4~9年生的松幼林,以幼虫蛀害主梢,引起侧梢丛生,致使树冠成畸形,高生长受抑制,树干弯曲、分叉,形成“小老头林”,阻碍了森林的培育,被害木当年新增材积仅为健康木的三分之一[4].严重影响松林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松木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经济危害大.

2)潜在的环境危害.松树由于受到松梢螟的危害,林冠和高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郁闭度降低,松林郁闭成林的时间将会延长,松林涵养水源能力减弱,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增加,同时,由于林冠面积减少,松林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产生的有机物和氧气也随之减少,生态效益显著降低.

3)其他危害.松梢螟不仅危害马尾松,同时也危害黄山松、华山松.该县旅游景区白云岩有黄山松原始群落 34 hm2,百里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新邵片区)有人工栽植黄山松、华山松面积 70 hm2,这些松林一旦遭受危害,松林的观赏性将会大大降低,旅游区的景致遭到破坏,定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3 综合防控措施

3.1 虫情监测

及时、准确地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掌握虫情自然扩散和发展动态,每年对虫情进行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详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查.建立监测网络,创新监测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工作站和森林管护人员在监测调查工作中的作用,推行专业监测和群众监测相结合,确保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3.2 营林措施

营造多树种多林层的混交林,调整树种组成,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是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根本措施.它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立、维护、更新等.进行纯林改造,加强中幼林林分的抚育管理,提高林分的生长量和抗性.

采取多种营林技术措施,有针对性的采用封山育林、抚育间伐、林分改造等手段培育健康森林.封山育林是改造疏残林、次生林,促进人工林生长和防治森林病虫害的简单易行而又经济有效的措施,要把封山与育林有机结合起来,封山就是减少人畜破坏(禁止樵采、放牧和乱砍滥伐),丰富和促进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育林就是要科学抚育管理(对退耕还林禁止林粮间作),促使幼林提早郁闭,促进林分和林木健康生长,提高林分抗性和增强自身调节能力.

3.3 物理防治

3.3.1 灯光诱杀

利用螟蛾的趋光性和对紫外线的反应敏感性,将成虫诱至灯的周围,扑入收集器内诱杀,是一种简便、经济和不污染环境的治虫措施.在晚上19∶00~21∶00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3.3.2 剪枝除果

针对松梢螟将卵产于被害梢已枯黄针叶的凹槽处的习性和幼虫在被害梢内越冬的特点,在 5月上旬以前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可有效压低虫口密度.剪枝时应注意留茬要短、切口要平,减少枝干伤口,防止成虫在伤口产卵,辅以清除大树有虫球果切断虫源.2006年新邵县巨口铺镇白羊塘村有一块 8.6 hm2的 5年生湿地松纯林发生松梢螟为害,当年新梢受害率达 70%,2007年 4月中旬,我们在该小班内将上年受害枝梢全部剪除,后经 2007年 6月 30日调查,当年新梢受害率只有15.3%.

3.4 生物防治

保护各种天敌昆虫,抓住松梢螟越冬代及第1代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放蜂时间第 1代丘陵区 5月中旬,山区 5月下旬;第 2代丘陵区 6月下旬,山区 7月上旬.每亩放蜂量 8~10万头.

3.5 化学防治

根据初孵幼虫先啃食梢头嫩皮习性,抓住第1、2代幼虫初孵期这个最佳防治时期,进行药物防治.第 1代丘陵区 5月下旬,山区 6月上旬;第 2代丘陵区 7月上旬,山区 7月中旬.2005年 5月25日在新田铺镇东比冲村用 30%氯胺磷乳油,80 mL/亩喷雾,在 1个月后对该小班进行检查,未发现新的枝梢受害.

4 问题和建议

4.1 构建监测预警体系

新邵县是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建议将松梢螟害虫列为该县森林植物有害生物主测对象,扩大监测范围和种类,确定应施监测面积.建立县级专职测报员、镇(乡)级兼职测报员、村级虫情报告员的县、镇(乡)、村三级测报网络,加大对专、兼职测报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测报员的业务素质,实现测报工作由“报灾”向“预警”转变,提高测报准确率.

4.2 重视宣传发动工作

松梢螟的为害未引起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以前未大面积暴发,不会导致林木死亡和没有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危害;要想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对松梢螟为害进行防治的必要性,一是通过积极宣传发动可引起县、镇(乡)、村三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得以激发林农治虫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形成共识.二是送科技下乡,传授先进治虫方法,使广大林农知晓松梢螟害虫是可防可控,林农的治虫工作开展由自发转为自觉,克服一度“你防我不防,他治我不治”的现象,统一时间,统一措施,以期达到联防联治的目的.

4.3 探索生物控虫方法

生物控制是通过保护林地的微生物及害虫天敌(如寄生蜂、寄生绳等),使林地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低虫口状态).新邵县螟蛾类天敌种类虽多,但自然种群数量较少,寄生率和捕食率不高,在自然条件下难以控制危害.下述方法可供尝试:对低虫口密度的林分释放赤眼峰和长距茧蜂提高天敌种群数量;对高虫口密度的林分推行无公害防治(如仿生农药吡虫啉等),该药剂对杀灭害虫是高效的,对环境和天敌昆虫是相对安全的[6].

4.4 推行综合防治措施

大面积的松纯林是引发松梢螟暴发成灾的根本原因,恶劣的雨雪冰灾气候条件是松梢螟大面积为害的一个重要诱因,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存在松梢螟为害大暴发的可能.针对松梢螟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新邵县已对松梢螟害虫实施了物理防治(摘除被害枝梢)和化学防治,并已取得一定效果.综合防治是治理松梢螟的基本方针和有效措施.

4.5 探寻社会化防治路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经营主体多元化.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邵县的集体林、退耕还林基本承包到户,经营主体多元化,千家万户林农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体;二是管辖区域复杂化.因权属问题形成许多的“插花山”、“边界林”,这些山都分属不同行政区域的农户管理;三是因劳务输出造成劳动力明显不足等.鉴于上述情况,建议成立“新邵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公司”,该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实行企业化运作管理,以承包方式承担县内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为当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的主体,使该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逐步走向市场化、社会化的服务轨道.

[1] 彭建文,刘友樵等.湖南森林昆虫图鉴[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彭长发,陈康民等.新邵林业志[M].新邵.湖南省新邵县林业局编印,1997.

[3] 孙三喜,刘家富,李金平,等.新邵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新邵:湖南省新邵县林业局编印,2004.

[4] 李孟楼.森林昆虫学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5] 覃晓春.邵阳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报告[R].邵阳:湖南省邵阳市林业局编印,2005.

[6] 宋玉双,黄北英.中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08,11(6):31-34,42.

猜你喜欢

新邵县松林幼虫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yNE sub-voxel R2S for shutdown dose rate analysis
篮球小将赛场竞技
飞舞吧,凤蝶
我的爷爷和长征
霍松林诗词选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以湖南省道县和新邵县为例
松林村
白带锯蛱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新邵县甘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