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大黄联用奥曲肽等药物配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①

2010-08-18朱义平曹勇

中外医疗 2010年36期
关键词:肠腔鸣音胃液

朱义平 曹勇

(1.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周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外科; 2.南京医科大康达学院附属江宁医院普外二科南京 21110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种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学者认为术后早期肠梗阻绝大部分为EPISBO。其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临床上目前多采用保守治疗。为探索EPISBO新的治疗方法,我们对自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我院及江宁医院普外科的部分EPISBO患者采用中药大黄联用奥曲肽等药物配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我院及江宁医院普外科符合诊断标准的EPISBO病例52例,对其中24例患者(传统治疗组)采用传统的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保守治疗措施;对其中28例患者(联合药物治疗组)除采用上述治疗措施外,增加使用中药大黄汤胃肠减压管内灌注,并夹闭胃肠减压管30min,同时静脉滴注奥曲肽等配合用药措施。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2组EPISBO患者临床资料(±s)

表1 2组EPISBO患者临床资料(±s)

注:2组各指标比较,P>0.05

?

1.2 诊断标准

所有纳入病例均为诊断明确的EPISBO患者。诊断EPISBO条件是:(1)腹部术后3~30d有明显的肠梗阻表现;(2)无肠绞窄的情况,无明显腹腔感染,脓肿;(3)无低血钾、腹膜后创伤等致麻痹性肠梗阻的因素存在;(4)腹胀症状大于腹痛,可有术后肠蠕动一度恢复而又再现肠梗阻症状。

1.3 观测方法及观测指标

EPISBO患者明确诊断后立即治疗(采用传统治疗或大黄联用奥曲肽配合治疗)。治疗开始后即计时,分别观测患者是否出现腹膜炎体征;观测比较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临床表现出现缓解时间;行胃肠减压管胃液引流量监测,观测比较2组治疗后24、48、72h、5d胃液引流量变化情况;观测比较2组肠鸣音恢复活跃时间,治疗开始后每12小时(0.5d)行X线腹部透视,记录阳性征象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tata 7.0版本进行统计学处理。测定数值以(x-±s)表示,2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标志。

2 结果

(1)各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休克征象;各组患者腹部触诊有柔韧感,未触及包块或肠袢,无腹部压痛加剧、板状腹等急性腹膜炎表现;腹部X线平片未见肠坏死后膈下游离气体表现。

(2)联合药物治疗组在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临床表现上明显比传统治疗组缓解迅速,肠鸣音恢复活跃时间明显缩短,X线阳性征象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见表2、3。

(3)各组患者治疗后24、48、72h、5d胃液引流量变化情况,见表4。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变化特点:(1)手术后肠蠕动可一度恢复,后因手术后炎症,多于术后3~7d左右出现肠梗阻症状;(2)病因除肠机械性因素造成外,还可能与腹腔内创面大、创伤重、炎性渗出等腹腔内广泛的炎性粘连密切相关;(3)病理主要表现为肠壁高度充血、水肿、渗出,并有广泛粘连,严重时肠管粘连呈脑回状,肠壁脆性增大;(4)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较少发生绞窄,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便排气;腹部触诊有柔韧感,不能触及明显的包块或肠袢,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CT检查显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以及肠腔积液积气,肠管均匀扩张和腹腔内渗等现象;(5)保守治疗大多有效。根据以上特点,传统的治疗方法为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通过本组研究发现,联合药物治疗组症状缓解,疗效亦满意,且传统治疗组及联合药物治疗组均未出现休克、肠坏死、急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从而提示这两组治疗方法均是安全可靠的。

大黄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寒,中医认为其功用是通里攻下、泻火解毒、清热利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黄有改善微循环、抗凝、抗血栓等作用,具有抑酶、抑菌、导泻、解除括约肌痉挛,抑制巨噬细胞过度激活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及自由基的释放等作用。奥曲肽(sandostatin)为生长抑素,用于治疗无绞窄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在于减少胃肠道分泌,减轻梗阻近段肠腔内液体的淤积和肠腔的扩张,有利于肠壁水肿的消退、循环的改善,也有利于肠壁炎症的消退,肠腔的再通,有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肠道细菌的易位呈明显的减少,并对肠绒毛有保护作用。从本组观察看,患者经上述两药联合治疗后,胃液引流量较常规治疗组迅速减少,肠腔内液体的淤积和肠腔的扩张明显迅速减轻,在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临床表现上明显比传统治疗组缓解迅速,肠鸣音恢复活跃时间明显缩短,X线阳性征象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从而提示配合使用中药大黄联用奥曲肽等药物治疗EPISBO是种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表2 各组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缓解时间变化情况(±s)

表2 各组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缓解时间变化情况(±s)

注:2组各指标比较,P均<0.05

?

表3 各组肠鸣音恢复活跃时间、X线阳性征象消失时间变化情况(±s)

表3 各组肠鸣音恢复活跃时间、X线阳性征象消失时间变化情况(±s)

注:2组各指标比较,P均<0.05

?

表4 各组患者治疗后24、48、72h、5d胃液引流量变化情况(±s)

表4 各组患者治疗后24、48、72h、5d胃液引流量变化情况(±s)

注:2组各指标比较,P均<0.05

?

[1]肖金坛.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2):257~258.

[2]符国宏.生长抑素+红霉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2例报告[J].海南医学,2007,18(1):74~75.

[3]张宝杭,牛军民,董寅.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J].浙江临床医学,2007,9(7):192~193.

[4]苟宗杰.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J].World Health Digest,2008,5(1):36~37.

[5]郑雨,向群,万幸.大黄及大黄素干预全身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4,9(9):694~698.

[6]Pooran N, Indaram A,Singh P,et a1.Cytokines (IL-6, IL-8, TNF):early and reliable predictor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Clin Gastroenterol,2003,37(3):263~266.

[7]ZHAO Ke,LI Nan.Combination of Octreotide with Rhubarb in Treatment of Sever Acute Pancreatitis[J].Journal of Medical Forum,2006,27(21):32~33.

[8]Aldemir M,Kokogtu OF,Geyik M F,et at.Effects of octreotide acetate and saccharomyces bo utardii on bacterial transtocation in and experimental intestinal loop obstruction model of rats[J].Tohoku J Exp Med,2002,198(1):1~9.

[9]黎小明,黄擎雄,聂剑,等.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7,l4(10):1626~1627.

猜你喜欢

肠腔鸣音胃液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影像学在克罗恩病并发肠腔狭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分辨肚子咕噜声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瘤胃液在牛羊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肠腔隔绝技术在肠空气瘘的应用
三种检测方法在胃液隐血试验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回盲口狭窄致犬肠梗阻1例
改制加压输液器注水法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