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广饶县水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010-08-15郭东亮武秀文刘福生

山东水利 2010年9期
关键词:广饶县水源全县

郭东亮 ,武秀文 ,刘福生

(1.广饶县孙子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山东 广饶 257300;2.广饶县水利局,山东 广饶 257300)

1 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广饶县地处黄河尾闾,东营市麻湾引黄灌区最下游,水资源十分匮乏。据评价,地表水资源量为7947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8784万m3,扣除重复计算水量1019万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7亿m3。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为井灌区,三分之二为引黄引河灌区。北部引黄灌区属东营市麻湾引黄灌溉工程体系,预备河、二干渠、三干渠横贯灌区东西,闫家泵站是麻湾灌区进入广饶县的枢纽工程,总提水流量30 m3/s,控制灌溉面积2万hm2。灌区内现有干渠4条100.5 km、支渠88条244.02 km、斗渠385条629.53 km、农渠2946条1750.6 km,拥有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5000余座。其中干级输水渠道已基本衬砌完成,开始向田间延伸。井灌区全部实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拥有机井8565眼,并建成了淄河蓄水补源工程。截止目前,全县蓄水能力达6000万m3,提引水能力 120 m3/s,有效灌溉面积达 5.87万 hm2,节水灌溉面积达3万hm2,分别占耕地面积的 95.6%和49.5%。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问题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资源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广饶县属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旱灾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25 m3,仅为全国人均2200 m3的15%;全县耕地亩均水资源量205 m3,为全国亩均1900 m3的10.9%。正常年份,全县年缺水达3600万m3,偏旱年份缺水达7000多万m3。特别是广饶县位于麻湾引黄灌区的最下游,黄灌区农业缺水问题比较突出。南部井灌区由于工农业过度依赖地下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的状况日趋严重。

1.2 过度开采地下水,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井灌区地下水因过度开发,补不敷采,浅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井深逐年加大,提水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无形之中增加了农业灌溉成本,还引发了咸水入侵、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直接威胁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深层地下水的开发应当慎重,因为这不只是一个喝子孙水的问题,更是一个悠关生存、事关发展的长远问题。

1.3 水利投入不足,水事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各级都加大了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但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来看,水利投入缺口还比较大。目前,水利建设投入主要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体,实施的重点是县域内骨干工程,小型水利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建设滞后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两工”后,农民对参与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热情明显下降,依靠“一事一议”政策,自筹资金兴修水利设施在具体实施上也面临很大困难。水利建设相对滞后,解决缺水问题任重道远;全民自觉节水意识还比较淡薄,节水工作仍停留在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行政推动的层面;取水不计量、用水少缴费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水利规费征收难度大,影响水利投入,也造成廉价用水,助长用水浪费现象;擅自打井,违法取水以及破坝取土,乱挖乱占,破坏水利设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干扰了正常的水事秩序,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2 科学协调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水资源管理是水利工作的永恒主题,没有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就没有现代水利;没有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水利。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广饶县水资源管理工作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发展、改善民生这一主线,加快构建“四大体系”,全面提升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

2.1 围绕促进农业生产,加快构建防洪减灾体系

重点加强支脉河、预备河、淄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加快建立完善沿海防潮减灾体系。在逐年对三干渠、二干渠、大寨沟等骨干渠道实施清淤治理的同时,积极推进末级渠系改造、抗旱水源项目建设等农田水利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努力争取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

2.2 围绕服务长远发展,加快构建水源保障体系

以编制“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加强对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分析研究,抓好全县水利建设布局和重大工程的规划论证,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积极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和城区雨污分流系统建设,将雨水作为孙武湖的补充水源。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境内长江水、黄河水、支脉河及小清河水统一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尽快形成“南北贯通、库河相联、城乡一体、蓄节并重”的水利发展格局。

2.3 围绕保障饮水安全,加快构建城乡供水体系

目前,广饶县农村集中供水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规模化发展,应进一步调高发展定位,明确县、乡投资比例,以村级管网改造、乡(镇)内乡际间的管道连网和供水应急设施建设为重点,每年组织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巩固提高工程。同时进一步加强水源、水质的保护和监督管理,落实具体的水源保护方案,与环保、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协作,切实保障全县的饮用水安全。

2.4 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构建水生态保护体系

大力实施水网生态绿化,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着力实施一批重点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实施引水补源,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和工业排污,加快解决地下水位下降和咸水南侵等问题,维系地下水生态平衡,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3 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通过“工程水利”,着力完善骨干工程体系

以提高水源保障能力为重点,在南部井灌区,争取实施淄河蓄水二期及三期工程,并以淄河水源为中心,积极推进县经济开发区、大王、稻庄等蓄水和供水工程,重点解决南部工业用水问题。东北部沿海,着力实施滨海产业区蓄水工程,利用广南水库引水,在项目区内修建蓄水工程,向工业提供水源。同时,加快推进丁庄镇小清河调水工程和高店水库扩建工程,解决麻湾灌区下游丁庄及广北农场灌溉缺水问题,进一步完善全县水源保障体系。

3.2 通过“安全水利”,着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加快推进麻湾总干提水泵站工程建设,结合每年对骨干河道进行治理,改造和配套建设小清河、支脉河、预备河等骨干河道上的提水泵站,解决该县引黄引河的制约瓶颈。进一步抓好全县灌排系统治理,加快河辛路县城至李鹊段排水系统建设,对潍高路、东青路以及县乡公路两侧存在的竹节沟进行治理,提高沿线的排涝能力。加快推进海堤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建成支脉河右岸回水堤和小清河至寿光市交界防潮堤工程,在沿海形成封闭式的高标准防潮减灾工程体系。

3.3 通过“民生水利”,着力提高饮水安全水平

目前,广饶县政府投资建设的集中供水主管道已覆盖到全县553个村,446个村实现了装表计量、按方收费和24小时不间断供水。力争到2013年,全县再投资5800万元,形成小清河以南的 6个乡镇(街道)为1个供水网络、小清河以北的3个乡镇为1个网络的工程规模,实现数据远程查询、运行状态远程控制的信息化管理。为规范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应尽快出台《广饶县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将水质监测经费列入县财政计划,并尽快调整农村集中供水价格,解决水价过低、工程运行管理难的问题。

3.4 通过“法治水利”,着力创新水利综合执法

充分利用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土保持法纪念日”,广泛开展水法规和节约用水宣传活动,加强水利执法与监管,依法查处擅自凿井、违法取水、毁坏水利设施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明确水利工程的所有权、管理权、维护权和使用权,通过委托管理、承包、拍卖或股份合作等方式,积极探索加强水利设施管理的新路子,有效解决工程管理难的问题。

3.5 通过“资源水利”,着力规范水资源管理

按照“天上水蓄起来、地表水拦起来、外来水引进来、坑塘水用起来、地下水保起来、全民节水动起来”六水并举的节水工作思路,重点围绕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大农业节水设施及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区等形式,推广浅湿灌溉技术,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发展喷灌、微灌工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逐步扩大防渗渠道覆盖面。加快工业用水转换,通过实施淄河蓄水二期、三期工程开发建设,扩大工业用水供应和引水补源效果,并辅以行政、经济、政策等措施,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分期分批封闭全县工业水源井,实现工业用水水源由地下水向地表水的转换。同时,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和用水定额管理,理顺工业、城乡居民用水价格,运用价格杠杆和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节约用水机制的形成。

3.6 通过“生态水利”,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以广饶县孙武湖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第一家平原地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契机,重点抓好小清河流域、支脉河流域、淄河流域以及广饶县沿海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结合河道、渠系的工程治理,开展新一轮水系绿化建设,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引水补源工程建设,沿咸水入侵线建设回灌系统,营造淡水帷幕,积极开发建设淄河、阳河等蓄水工程,扩大井灌区蓄水能力,尽可能地增加引黄水量,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通过工程、行政、技术等手段,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广饶县水源全县
保护水源
南水源头清如许
智慧学园 快乐家园
——山东省广饶县花宫镇中心小学简介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Fostering learners’autonom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寻找水源
广饶县耕地保护研究
宁陵县举行中小学跳绳比赛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