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人体标本陈列室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0-08-15张友旺
张友旺
(武汉体育学院实验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
人体标本陈列室是运动解剖学实验室的一部分,陈列着精制的人体各器官标本及整体标本,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长期以来,由于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建设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又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不被学校领导重视,这在体育院校显得尤为突出,多数院校的人体标本陈列室用房陈旧,潮湿,室内设施极不完善,甲醛气味浓,陈列的标本也因使用年限长,平时又疏于管理而已变质;有的院校就干脆不设陈列室,这对本学科的发展极为不利。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形态学范畴,是体育院校技术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理论必修课。教学时必须借助大量的标本和模型进行直观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说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丰富了教学手段,但都不如观看实物标本的效果好,而课堂用的标本又有限,因此,建设一个人体标本陈列室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使用标本不足的缺陷,学生在人体标本陈列室可以更充分地把理论知识与实物标本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1 我院人体标本陈列室的现状
经过几代人五十几的艰苦奋斗,现在拥有近400m2、450余件大小标本的大型人体标本陈列室。该陈列室设于我院体育科学馆一楼的椭圆形大厅,四面为玻璃幕墙,保证采光;室内吊顶,装有42组日光灯(每组3根20w),保证室内照明;装有7台空调机,夏季气温高时降温,空气潮湿时除湿;四周装有8只多用插座,满足临时用电所需;水磨石地板,便于做清洁;陈列柜全部为铝合金+玻璃结构,更有利于观察标本;用4块展板图文并茂地对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大致情况及有特色的标本进行了介绍;室内放置10大盆盆景,点缀陈列室,舒缓现场气氛;标本瓶(盒)全部密封。
陈列室划分为3个板块(即第一、第二、第三系列),第一系列陈列体育动作人体骨骼造型标本,第二系列陈列人体器官、铸型、断层标本,第三系列陈列人体整体标本(有木乃尹、太监、成人全身神经-动脉标本等),在第二系列中,将人体器官标本、人体器官铸型标本及人体断层标本,按一定顺序进行了陈列:由头颈→躯干→上肢→下肢的顺序陈列了“运动系统”的骨与关节标本。而后按内脏(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神经系统→感觉器的顺序进行陈列[1]。
2 现状分析
我院人体标本陈列室的面积较大,标本数量及其品种也较多,室内各设施较齐全,采光效果较好,照明及辅助用电设施方便。但就陈列室本身的意义及学校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标本重复性多
本人体标本陈列室虽说有450余件标本,但标本的重复性较多,且标本结构的显示形式单一,特别是6大关节标本的重复性较为突出,如肩关节12件,肘关节9件,手关节12件,髋关节9件,膝关节12件,足关节11件;此外重复较多的如脑片染色12件,肝外形7件等。同样的标本重复性建设,既浪费精力,又浪费材料,而且于陈列室的意义不相符。
2.2 有的标本不适合体院本科教学的特点
有的标本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标本本身来看都与体院的本科教学不相符。比如,本陈列室内现有人体断层标本125件,这部分的标本所占用的面积几乎是整个陈列室的1/2。要想看懂这些标本必需具备相当深度的解剖学知识,就现行体院开设的运动解剖学课程,讲授的是人体大体结构的知识,没有细述,学生能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以现有的知识结构,根本无法看懂这部分标本。从学生参观陈列室的情况来看,这一部分标本几乎没有本科学生参观,即便是研究生也很少有人关注这一部分标本。所以,这一部分标本只能说是充数而已,不适合体院本科教学的特点。
2.3 各系统标本的比例严重失衡
在运动解剖学中,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是重点,其中运动系统又是重中这重,生殖和感觉器官是非重点,在标本制作上会有所侧重,再加上材料来源所限,陈列室内各系统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不均衡。运动系统虽然是重点,但其所占的比例偏大,约为40%,感觉器官只有6件标本(即位听器1件、耳外形1件、眼1件),生殖系统只有7件(即男性生殖器3件,女性生殖器4件)。很显然,这两部分的标本严重偏少。
2.4 标本品种还不够完善
目前,人体标本陈列室中铸形标本14件,其中又以上、下肢的动脉铸型标本居多;塑化标本则完全没有。标本品种有待进一步完善。
2.5 管理制度不健全
没有制定专门针对人体标本陈列室管理的制度,因而,无法做到规范化管理,遇到事故,无章可循。
2.6 用水及排风设施缺乏
没有水池和水龙头,用水需从旁边的厕所去取,标本换液及室内清洁用水极不方便;没有安装抽(排)风设施,不利于室内气味的排出。
3 对策研究
3.1 避免重复制作
人体标本陈列室陈列的标本,不仅要注重规模(数量),更应注重标本的质量,除了做工要精细,充分暴露各结构外,还要尽量避免重复制作。同样的标本只陈列1件,同一个部位的标本制作多样化。从不同侧面观察同一件标本应各有1件。比如手关节,前面观1件,背面观1件,额状切1件。针对我院人体标本陈列室目前的情况,有些标本经过改制后可继续作陈列用,有的重复的标本应该下柜,用于课堂实验教学。
3.2 合理处理不适合体院教学特点的标本
能保留的尽量保留,但需下柜的则坚决下柜。我院陈列室的人体断层标本,数量太多,且不适合体院本科教学的特点,但从陈列室的完整性来考虑,应该保留而且只能保留一部分,如只保留一个切面的标本,其它的断层标本应该下柜另作它用。
3.3 从整体出发,完善人体标本陈列室标本构成种类
人体标本陈列室的标本应该涵盖运动解剖学九大系统的内容,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科教育的特点而有所侧重。在运动解剖学中,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是重点,特别是运动系统为重中之重,因而,相对而言重点内容的标本所占的比例要大些,但要适量。从陈列室建设来说,我们应该根据本校的各方条件,克服困难,争取学校的支持。有些标本因设备或其它条件所限无法制作,可适量购置一些。比如目前比较有特色的塑化标本、铸型标本等;另外,平时在解剖过程中,注意发现并收集各种变异、畸形标本,在我院的人体标本陈列室比较典型的变异、畸形标本有:婴儿免唇标本、假性两性人标本(女性阴蒂肥大)、妇女裹足标本、异形肝等。所有这些购置或自行收集的标本,不仅可丰富人体标本陈列室标本种类数量,使陈列室的标本的构成更趋完善,而且对教学、特别是对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3.4 制作的标本系列化
制作的标本应该成系列化。比如肌肉形状标本,各种形状的标本都要有1件,并且放置在同一个(或相邻)陈列柜里;又如椎间盘系列标本,将人体23块椎间盘全部完整取下,按从第1~23的顺序用明胶粘贴在一块玻璃上再装于标本盒(瓶)内封存;再如成人全身肌肉标本至少需要2件,即前面观的浅、深层肌肉标本和背面观的浅、深层肌肉标本各1件(一侧示浅层、另一侧示深层)。这样更利于教学及学生比较学习,单独做1件或不完整的几件散置于陈列室中则没多大意义。我们将人体骨骼体育动作造型标本研制成系列化,比单独制作1件的意义及影响力更深、更大。
3.5 制作具有突出体院专业特色的标本
结合体院专业特点,制作一些具有突出体院特色的标本,是体育院校人体标本陈列室建设需认真考虑并付诸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人体标本陈列室现有人体骨骼系列体育动作造型标本10件,即体操桥、武术的马步冲拳、划艇运动的桨入水划桨动作、乒乓球反手发球动作、足球正足背踢定位球动作、举重的挺举完成动作、篮球的持球突破动作、旋转式掷铁饼动作、途中跑动作等。这部分人体骨骼动作造型标本与体院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非常具有体院特色。我们于1990年从体操桥动作造型标本开始研制,这在当时国内属首创,国际领先,曾在同行中引起轰动。后来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一个课题组,将人体骨骼体育动作造型标本研制成系列化,成了我院的一大特色,也是这一领域的一大创举,突破了只将人体骨骼串联成正常解剖姿势的传统方法。前来参观的国内外专家、学者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且纷纷同这部分标本合影留念。
3.6 贴上标本名称及结构标签
每件标本都应在标本瓶(盒)上贴上标有该标本名称的标签;标本上较大的结构在相应处贴上该结构名称的标签,较小的结构将其组成结构的名称打印在纸上,剪成适当大小粘贴在玻璃片标本周围,并用细线指于标本相应的结构处,最后装入标本瓶(盒)内。
3.7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人体标本陈列室要有专职实验人员负责管理,并制定一系列有关的规章制度。如《人体标本陈列室安全条例》、《人体标本陈列室损坏赔偿条例》、《人体标本陈列室开放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条例》等,使人体标本陈列室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障依章办事,有章可循。
3.8 加强环境建设
在原有基础上,应该再行水池和水龙头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方便用水和排水;墙上至少要安装8只较大的排风扇,保证有效地抽(排)出室内气味;标本的保存液应由福尔马林溶液,改用甲醛溶液再配以甘油和工业乙醇的混合液(三者的比例约为1∶3∶10),这样不仅标本的保存效果不变,而且刺激性气味也明显减轻[2]。
4 讨论
人体标本陈列室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场所,是第二课堂,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设一个人体标本陈列室,是每一个解剖学实验技术人员的愿望,也是衡量解剖学实验技术人员的敬业精神、专业技术水平的标志,它对扩大教研室乃至学校的声誉有积极的作用。学校领导及其各职能部门,应该从长远利益考虑,从学校办学宗旨、社会效益出发,在用房、配套设施、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对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1]张友旺,我院的人体标本陈列室,解剖学杂志[J],2007,30(2):191
[2]孙庆荣、吴洪海、朱永泽等,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的环境建设与管理,解剖学杂志[J],2006,25(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