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高专学校形态学科整合的研究
2010-08-15李德水丁小明
李德水 丁小明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362000)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均是注重研究形态结构的学科,人体解剖学着重研究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组织胚胎学中的组织学着重研究人体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病理解剖学则着重研究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病理解剖学是以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知识为基础的,这三门课程之间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因此,整合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课程内容,使原有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的内容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与疾病一门学科,既可做到“宏观结合微观”、“正常结合病变”,又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脱节,加强相关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整合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知识,按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实现以学科为中心到重视整体化、系统化知识的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高职高专学校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教学的现状
1.1 各学科独立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
目前高职高专学校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都有对应的独立教研室,各教研室独立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各学科的教师之间极少进行教学方面的联系和沟通。但各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清楚地介绍同一个系统的宏观与微观、正常与异常的关系,而且有部分内容重复,增加了学生负担。各学科实验教学以“分割式”的单科性实验为主,缺乏整体性,各学科实验缺乏联系。
1.2 各学科教学任务繁重、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高专教育在“十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招生规模和在校人数增长迅速,而相对来说,教师人数增长幅度偏小,教师数量少于应配置的教师比例,师生比例不合理的现象明显。同时,随着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改革的展开,医学基础学科的学时明显减少,但教学内容变化不大。因此,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许多教师完全是超负荷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3 各学科的实验条件滞后、实验资源浪费现象显著
1.3.1 实验条件滞后 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实验教学的设施及条件相对滞后,表现为:(1)实验室少。高职高专学校普遍存在多学科、多年级、多班次、多人数合用同一实验室的现象,造成教学秩序混乱、拥挤,各学科冲突日益增多。(2)实验教学设备及器械陈旧落后、短缺。
1.3.2 资源浪费现象显著 一是目前各个学科实验室小而全的管理方式造成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二是各个学科的实验教学常以学期为单位,其中有一个学期实验室处于闲置状态,这种“单兵作战”的方式导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降低。
2 高职高专学校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整合的优点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课程整合有利于精简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课程整合后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从正常到异常的教学可以加强比较,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因此,按人体系统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性连续性思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改革的展开,医学基础学科的学时明显减少,若将学科重组进行整合教学,可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缩短课堂讲授时间,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课程整合可使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得到改善,因为课程整合前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老师一般是上学期教学任务繁重,而下学期很少或没有教学任务,而病理学老师一般是上学期很少或没有教学任务,而下学期教学任务繁重,而课程整合后该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可按系统的顺序均衡地安排在上、下两个学期由所有三门课程的教师共同完成,这样每位老师在周学时数减少的情况下,他们每学年能够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却有大幅度的增加。
课程整合后三门课程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编写教学大纲,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探讨教学重点难点,加强了课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增进了学科的互补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2.3 有利于资源共享
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许多实验内容上也有相关联系。传统实验体制是在“服务于本学科、从属本学科”的观念指导下建立起来,这种体制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相互制约,而且使各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难以实现。对三门课程实验课内容重组整合,这充分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仪器设备使用率,达到了设备共用、资源共享的目的。例如,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可共用大体标本陈列室和标本示教室,组织学和病理解剖学可共用显微镜操作的实验室及设备。
3 高职高专学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解剖学整合的内容
3.1 理论教材的整合
理论教材的整合要按照新的整合课程要求,重新编写整合课程的教学大纲,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加强不同学科内容的融合贯通,注意各部分间的有机联系,特别是基础与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整合教材内容时,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和专业特点两个特性,贯彻“必须”、“够用”的原则,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进行重组。删除陈旧、繁复、重复内容,扩充新知识、新技术,密切联系临床工作基本技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正常到异常的步骤,增强教材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2 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
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要以器官为中心。将该器官解剖、组织、病理的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温习了器官正常大体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认识患病器官在大体和组织学水平上的变化,加深对病理知识的理解。实验教学内容可设基本实验(单学科)和综合性实验(多学科比较)等。
3.3 师资队伍的整合
整合课程对师资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分科课程只需要教师掌握本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就可以承担教学任务,整合课程的教学却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有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尽快从原来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认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领会新教材的精神实质,要自觉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和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便使综合性课程的教学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3.4 实验资源的整合
在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的基础上,将原隶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室整合为统一管理的实验中心,改变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降低消耗、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总之,开展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学的整合,把描述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正常发育、成熟和异常改变的理论知识完整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课程安排更趋合理,既减轻了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的负担,又为学校节省了开支,也为实现学生全面、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郭慕依,查锡良,赵子琴,等.“以器官学为中心”的基础医学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2(4):265-266.
[2] 石银珍,张逸,谢辉.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优化整合的探索与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15-316.
[3] 戴长蓉,邓惠芳,吴玉斌.护理高职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8,23(2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