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物教育专业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2010-08-15李世朋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组织学解剖学章节

宋 敏 李世朋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封475004)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的学科,属于形态学的范畴。是进一步学习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是师范类本科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和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和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专业要求不同,生物教育专业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其教学内容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与医学院人解课程相去甚远[1]。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认为《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教材内容陈旧,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其结构微细,近似“虚无”;名词繁多、镜下图像局限、静态而平面,另一方面,实验条件也有较大差距,许多师范类院校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室只是有一些模型,没有活体标本。这些都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2]。为此,有必要针对生物教育专业特点,对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进行建设与改革,研究探索适合的一些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教学人才提供参考。

1 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教学实验一体化

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内容丰富,专业名词众多。传统教学法,理论课内容缺少三维模型的辅助演示,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难记忆。间隔一段时间后上实验课,面对各种标本、模型,此时理论课上所学知识所剩无,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安排在实验室内进行,这样学生可以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立体的模型、标本结合起来,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运动系统时,学生结合人体骨架标本,对于胸廓的构成、各部椎骨的特征、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等知识点,学生便可一目了然。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将枯燥的解剖学知识与健康、保健常识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体解剖学是生物教育类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学习解剖学的任务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及其功能意义,是学习其它相关学科的形态学基础,与防病治病,健康保健知识密切相关。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将课程内容与一些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等相关内容。例如,讲述心的血管时,向学生讲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心脏搭桥手术和心脏支架手术的手术原理,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意义等内容。实现普及人体科学知识、增强人类健康和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的目的。受到学生的欢迎及好评。

3 教学方法改革: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前预留问题和课后知识拓展问题两方面。课前预留问题主要是指在讲述新章节前,老师预先布置一些生活中常见且与新章节内容相关的思考题。如讲述上皮组织内容之前,预先让学生思考“为何长期卧床的人易生褥疮”,“为何护士打针时我们希望越快越好”等问题,这些问题紧扣课堂教学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使得枯燥平面的形态学课程变得鲜活立体起来。课后知识拓展问题是指每一章节的内容结束后,布置一些与该章节内容相关的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和热点问题。例如:在免疫系统章节学习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爱兹病的致病机制及感染途径”等相关问题,一方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将课堂教学内容向更深入、更广范的层面延伸。

[1] 张文学.高师生物系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困难及对策[J].解剖学研究,2003,25(1):73-75.

[2] 郭志华.高等师范院校《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6):70-72.

猜你喜欢

组织学解剖学章节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HBV相关肝癌组织HBsAg和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