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佤族生殖崇拜

2010-08-15杨竹芬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木鼓佤族崇拜

杨竹芬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云南临沧 677000)

论佤族生殖崇拜

杨竹芬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云南临沧 677000)

对生殖崇拜问题的研究,历来受到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关注,生殖崇拜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佤族是云南省独有少数民族之一,生殖崇拜对于佤族先民不仅是一种繁衍的需要,更是一种生存的需要,在佤族地区,源远流长的生殖崇拜信仰观念及其物化形式,至今仍然可以找到明显可见的遗迹,在佤族的原始宗教、原始神话、原始美术、原始舞蹈及至今日的民族习惯中随处可见生殖崇拜的痕迹。

佤族; 生殖崇拜; 探究

Abstract:The study on issues of reproduction worship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such subjects as ethnology,anthropology, religion,history and so on.Reproduction worship is not only a social phenomenon but also an integrated cultural phenomenon which is common to human being.Wa is one of unique ethnic groups in Yunnan Province.For ancestors of the Wa nationality reproduction worship is a need of reproduction and it is a need of survival,too.In the Wa region visible remains of Long-standing belief and materialized forms of reproduction worship can still be found.Nowadays we can also find these remains in the Wa primitive religion,original myth,original art, original dance and its national habits.

Key words:Wa ethnic group; Reproduction Worship; Explore

对生殖崇拜问题的研究,历来受到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关注。[1]对于民族学而言,生殖崇拜是民族文化特殊性的表达,对生殖崇拜的研究旨在加强对民族特性的认识;对于人类学而言,生殖崇拜是人类文化的普遍性表达,对生殖崇拜的研究旨在加强对民族共性的认识;对于宗教学而言,生殖崇拜是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认识,对生殖崇拜的研究旨在探索与宗教起源相关的精神问题;对历史学而言,生殖崇拜是人类文化发展历程的证明,对生殖崇拜的研究旨在加强对民族文化历时性的认识。[2]生殖崇拜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表现为对生殖器官的直接崇拜,原始社会里,人类始则崇拜女性生殖器,继而崇拜男性生殖器。一般都注意其结构,寻找其象征,进而给予写实性的再现和抽象化的表现,包括再现男女结合的情景。在女阴崇拜和男根崇拜之间,有些民族曾出现过两性同体崇拜。[3](P16)这些都表达着原始先民祈求生殖繁盛的愿望。恩格斯说过:“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4](P2)心理学已经证实,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是互相统一、互相一致的。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天灾、饥馑、病疫、野兽的袭击以及人类自身抢夺物质材料的战争,使得人类的生存处处受到威胁,懵懂地产生了一套对世界的认识。而人类的繁衍,人口的增殖,成了氏族长久永存的希望。普列汉诺夫在他的著作《论艺术》中曾经说到:“氏族的全部力量,全部生活能力决定于他成员的数目。”[5](P58)自然而然这种自然的原始行为也就上升到社会性行为上了。从行为到观念,生殖崇拜的产生也成了必然。

佤族是云南省独有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和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聚居区域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怒山山脉南段,山峦起伏,平坝极少,通称阿佤山区。有人口396 610(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人,使用佤语,原无本民族文字,用木刻、结绳记数、记事,用实物表达情意,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设计公布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佤族新文字。佤族保存了生殖崇拜的神话和风俗,生殖崇拜对于佤族先民不仅是一种繁衍的需要,更是一种生存的需要,正如朱云影所说:“性器崇拜,有两个目的,都是与人类生存有直接关系的:一是为了祈祷人类生存不可缺的粮食——五谷丰收;一是为了祈祷继承种族子孙的繁荣。”[6](P16)对母体、对性器或其象征物的崇拜,是人类生殖崇拜信仰观念最普遍的一种物化形式。在佤族地区,源远流长的生殖崇拜信仰观念及其物化形式,至今仍然可以找到明显可见的遗迹,在佤族的原始宗教、原始神话、原始美术、原始舞蹈及至今日的民族习惯中随处可见生殖崇拜的痕迹。

一、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是佤族宗教的基本着眼点,即内容丰富,表现独特。它以万物有灵为基础,是祖先崇拜及领域很广泛的信仰现象。费尔巴哈说:“对于自然的依赖感,再加上那种把自然看成一个任意作为的、有人格的实体的想法,就是献祭这一自然宗教的基本行为的基础”[7](P125),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本主起源于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经历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其思想根源是万物有灵论。”[8](P5)认为万物都有神灵,佤族村寨多建在深山密林之间的山腰及山巅,主要从事狩猎、采集、饲养家畜,习惯于刀耕火种的自然农耕作业,喜欢居住于竹楼内,竹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佤族喜好喝酒,其竹筒酒最具本民族特色。佤族能歌善舞,本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涉及到人类的诞生、万物的生存,婚丧礼俗,生产生活等众多的方面,寓意深刻,常有芬芳的山地文化的特色,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中的独具一格的奇葩。“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达到影响自然以及他人的目的便产生了巫术。”[9](P266)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灵物崇拜最具巫术特点,在佤族民间十分流行,而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的直接取动植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灵物,也有自然生就的奇石或先民们使用过的石器。云南民族民间原始信仰中很重形象,只要具备崇拜物的象,也就具备了崇拜物的特征和能力。比如,崇拜勃发的竹笋,并非崇拜它蓬勃的生机,而是觉得它具备了男根的本相,进而拓展到对石笋和用玉、木雕制的笋状物的崇拜,觉得它们具有男根的生殖能力。同时也出现了佤族的木鼓即木制的“女阴”,认为对它们祈祷便可获得旺盛的生育能力。[10](P4-5)佤族用树干劈成笋状做成寨心石、寨神桩,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安在最具超自然力的地方触沉木而有孕,沉木化为龙,可见木最灵验,在佤族中,赛搜氏族认红毛为图腾,相信自己的氏族与红毛树有血缘联系,在这种观念下,用树作材料雕刻自己认为最神圣的崇拜物了。由对巨树根深叶茂、生命力强盛的崇拜,过渡到以巨树作为通天之物,进而作为社神的象征来崇拜,再过渡到社神有理想化的泥木偶像,成为自己地域内村寨平安、人口繁衍、身穿丰收的守护神。[10](P132)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认为男女性交后要经过很长时间女性才怀孕,所以远古人类只知女性有繁衍能力,不知男性在生育中的作用。后来,他们观察到鸟类的生育过程是先产卵,再由卵孵化成鸟,认识到新生命是由卵发育而来,才联想到男性生殖器也有两个卵,又联想到分娩婴儿的胞衣、男女两性的结合,认为生儿育女是男卵进入女腹的结果,从而认识到男根特有的生殖机能,悟到了“种”的作用。[11](P56-57)男女交媾化生万物的中国原始哲学观念,是最形象、最直白的比喻,也是最原始、最古老,全人类共通的隐语。[10](P107)佤族寨门两边的男根女阴木雕充分显示出原始宗教对人口繁衍的关注。

二、原始神话

佤族神社的名字叫木依吉,在佤族的传说中是创造动物、植物和人类,并赋予动物等各种机能,主宰万物的最大神灵。他也和常人一样,有老婆儿女,但却身穿白衣服,住在村头神林的大树上。长期处于原始社会形态的佤族,原始的耕作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决定了他还没有从专司农业的神礻氏走向独立。[10](P125)关于木鼓的发明,在佤族民间口碑传说中主要流行两种说法,其一,远古时,是一个名叫安木拐的女祖先发现并开始使用木鼓的。当时在他居住的洞口倒下了一棵空心的千年古树。白天,她敲响这棵古树,聚众上山打猎采集;夜间她敲响古树,领着大家围着火塘唱歌跳舞。敲响古树还可以抵御猛兽的袭击。这棵空心古树就是佤族最早的木鼓;其二,传说距今三十代人(约750年)以前,一个名叫牙懂的女祖先,叫她丈夫按她的生殖器制作木鼓。这样,佤族木鼓制成了女性生殖器的形状。这应当是佤族最早的人工木鼓。口碑传说不足信,但折射一定的事实。以上两种传说都把木鼓的发明、使用与女人相联系,归功于女人,说明木鼓是母系氏族社会时代的产物。换一句说,木鼓也就是女性生殖崇拜的产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木鼓文化与“司岗里”文化一脉相承的,都是佤族生殖崇拜文化的范畴。[12]

三、原始美术

著名心理学家霭理士说:“生殖之事,造化生生不已的大德,原始的人早就认识,是原始文明所崇拜的最大一个原则,原始人为了表示这种崇拜心理,设有种种象征,其中主要的一个就是生殖器本身。”[13](P67)沧源崖画第六地点图中有乳房丰满,两腿张开,阴户处理成一个圆洞的图像。裸露并夸大男根比例的图像在其他崖画中也常见。佤族“司岗里”文化是从佤族女性生殖崇拜文化发展一定有非常古老的历史。东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就已经有葫芦的记载,摘文如下:“永昌郡,古哀牢国。哀牢,山名也。其先,有一妇人名曰沙壶,靠哀牢山下居,以捕鱼自给。忽于水中触一沉木,遂感而有娠,度十月产子,男十人……。时,哀牢山下,复有一夫一妇产十女,元隆兄弟妻之。由是始有人民……。”“沙壶”,指的是“成熟了的葫芦”。把人类之母称为“沙壶”,说明“哀牢”是一个有着葫芦崇拜的古族群,或者说是一个有着女性生殖崇拜文化的先民。[12](P3)根据汪宁生教授的研究,沧源岩画中所表现的内容与佤族口头作品《司岗里》中提到的内容相近,意为从岩洞中出来的人,由此推断沧源岩画可能为佤族祖先的作品[14]。所有这些,都说明这一地区历史上曾经广泛流行过生殖崇拜,是有文化传统的。

沧源佤族的织裙和挎包的纺织纹样对这类纹样做调查,这是“司岗”,并反复强调是“《司岗里》”,即代表人出来的地方,是生命诞生的地方指的就是女阴。有些地方把呈菱形内的方点或圆点说成是妇女怀孕时爱吃的酸木瓜。酸木瓜鲜艳的红花和椭圆形的果实,佤族很喜爱,处于原始思维基础上的原始宗教,只要孕期妇女爱吃的,就会认为与怀孕有必然联系,和繁衍后代相关。[10](P82-83)

四、原始歌舞

歌舞会自然是艺术表演的重要形式,因此歌舞艺术中体现的生殖崇拜内涵,表明艺术起源与生殖崇拜有密切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艺术起源于生殖崇拜。“生殖崇拜还只是一种观念性的巫术活动。我们不能从精神界去寻找精神的起源,用观念去解释观念活动。生殖崇拜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活动是有它的物质性的根源的。这个根源就是恩格斯说的‘人自身的生产’。”[15]木鼓舞是佤族重要的祭祀舞蹈,选树、拉木鼓和雕凿木鼓所举行的一系列宗教祭祀和活动统称为拉木鼓,拉木鼓是佤族重大的宗教活动之一。木鼓是佤族祭祀活动中,最神圣、最重要的礼器,佤族主要的宗教祭祀活动都是围绕着木鼓进行的,沧源、西盟佤族自治县制作木鼓的老人都说木鼓像女阴,他们称呼鼓腔里的“蜂巢”和木鼓舌为“结”,与称呼女性生殖器同音,把女性生殖器直白比喻为“蜂巢”,可以联系到蜂巢上密密麻麻的蜂蛹和蜂子,这是对生殖和繁衍的祈祷。[10](P275)把鼓腔凿空,在中间留下相对的一对“蜂巢”和一对木鼓来模拟女阴,用男性(女性是不能敲击的)执鼓槌敲击木鼓,来暗示男女媾合的情景,正是两性同体崇拜之意,[10](P283)也是女阴崇拜这一也是母系制的遗俗。

五、原始民居

同源于上古百濮族群、语言上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的佤族其传统民居多为底层圈畜、楼层人居的干栏式结构建筑,其厚重的歇山式草顶大多不显得那么俊俏,上面两端屋顶和檐口向上呈圆弧形,整个建筑的屋顶成为椭圆形,弧形的球状屋面造型在构造技术上要比直线坡面难度大,建设技术并不先进、建筑工具相对落后的佤族,其传统民居建设不惜以高难手段舍直线而求曲线,采用弧形的屋顶形式,包含了佤族对民居建筑外形美、视觉效果好和心理快感的一种追求,还包含了这种弧形的屋顶形式含蓄地象征“葫芦”,曲折地表达“瓜瓞绵绵”的这一主题,具体地外显佤族的母体崇拜信仰观念,生动地流露佤族对子孙繁盛人丁兴旺的生殖渴望。佤族传统民居开设于前面山墙的大门,则多开成椭圆形或六边形,其厚重的木板门扇,着重雕刻成女性生殖器图案。西盟佤族“大房子”的门板上雕刻男性的人物形象右手举拳并裸露男性生殖器官的男子立像,被解释为男性祖先。还有一块门板上浮雕着两腿弯曲的一男一女,裸体,性器官突出,男性的左手与女性的右手交叉,互相摸对方的生殖器的造型,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生活生计极其险恶、疾病多、人的死亡率高、寿命短的社会里,生殖是神圣崇高、全族期盼的大事。以上不同形式而内涵一致的建筑造型和建筑装饰正是佤族生殖崇拜信仰观念在传统民居上的明显遗存。

六、祭礼信俗

由于原始先民认识饰物多采用类比法,因而把某些具有人的生育特征而加以祭祀崇拜。任何文化的产生都与一定的仪式有关系,仪式是观念的承载体,传统观念的传承流布必须通过祭礼仪式的不断重复来完成。生殖崇拜观念发端于氏族农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限制了人类先民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对自然的依赖以及对神灵的信任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他们把两性生殖作用于自然界各种作物生长对应起来,认为通过人的相交可以感染自然界的阴阳交合,并伴以歌舞祭祀天地,酬神娱神,从而使气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类繁衍兴旺。[16]

总之,佤族的生殖崇拜集神秘性、现实性于一体,是原始人类的主要精神文化,因而也是原始宗教、原始神话、原始美术、原始歌舞、原始民居、祭礼信俗等的渊源。佤族古老的洞窟艺术、岩画中都有生殖崇拜的痕迹。各种节日活动所唱的情歌、舞蹈是原始音乐舞蹈最奔放、最具魅力的表现。至于原始宗教与生殖崇拜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无论是自然信仰、鬼神信仰、祖先信仰都以生殖信仰、求育巫术为其主要内容。生殖崇拜研究的兴起为人们认识原始初民的社会生活形态、原始文化提供了思维和途径。从女性生殖崇拜到男性生殖崇拜或两性同体崇拜的演化进程,总是与人类社会相应的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相对应的,这也充分说明性与生殖崇拜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反映。生殖崇拜把生存和繁衍的需求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因而也就把颇具影响的产食经济文化与性文化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1]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7):66-72.

[2]张文.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西南少数民族生殖崇拜[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65.

[3]佤族简史编写组.佤族简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86.

[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论艺术[M].上海:三联书店, 1973.

[6]朱云影.人类性生活史[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8.

[7]宋恩常.云南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研究(下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8]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编审委员会.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10]杨兆麟.原始物象——村寨的守护和祈愿[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11]谢宝耿.原始宗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2]赵明生.从自然瓜果到人文瓜果[J].思茅师专学报,2008, (4):5,3.

[13]霭理士.性心理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8.

[14]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5]陈望衡.生殖崇拜与艺术起源[J].晋阳学刊,1985,(2).

[16]吴盛枝,陈彦.中越生殖崇拜俗信文化阐释[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3.

A Study of Reproduction Worship of the Wa Ethnic Group

Y ANG Zhu-fen
(The National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of Lincang Teachers College,Lincang,Yunnan 677000)

C95

A

1671-9743(2010)12-0006-03

2010-11-24

杨竹芬(1967-),女,云南昆明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从事地方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木鼓佤族崇拜
佤族狂野奔放的木鼓节
民族电影《阿佤山》与佤族拉木鼓文化传播研究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条“龙”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西夏天崇拜研究
佤族木鼓舞溯源
我最崇拜的人
佤族木鼓原始用途考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