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体系变动的新古典现实主义分析*
——以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终结为例

2010-08-15范瑞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格局古典

范瑞莹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国际体系变动的新古典现实主义分析*
——以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终结为例

范瑞莹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国际体系层次的分析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流范式。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流派的分支之一,融合了结构现实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的诸多观点,从单元层次分析入手,力图找到一条解决体系分析与单元分析相分离这一问题的途径。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单元层次以及其与体系层次的互动如何影响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的变动,具有现实意义。以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终结为例进行分析,富有代表性。

新古典现实主义;单元层次;体系层次;雅尔塔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国际关系学者进行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方法,但是,国际关系研究究竟应该立足于何种分析层次,颇具争议性。国际体系层次的理论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出现了层次回落的现象①关于层次回落问题的研究,请参见: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J].国际政治学,2006(3).,即从传统的体系层次向单元层次转移,新古典现实主义就是典型的代表。用回落的层次以及将其与传统的体系层次研究相结合的范式来研究国际体系的变动,给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与现实政治解析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角。

一、理论分析工具:新古典现实主义

(一)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渊源

新古典现实主义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政治学界影响渐增的现实主义流派的分支之一,是对古典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批判吸收,其渊源要追溯到以摩根索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古典现实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关系理论,其理论核心在于:重视权力政治,将以权力界定的利益概念视为政治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从分析层次来看,古典现实主义重视国家之间的差异,主要通过单元层次上的分析来解释国际政治行为,而结构现实主义以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为基本前提,将以主要国家实力分配为基本内容的体系结构视为国际政治的核心变量,形成了以国际体系的结构解释行为体行为的理论体系。作为对传统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的融合,新古典现实主义吸收了二者的精华并将其融为一体,试图找到一条途径,解决体系分析与单元分析相分离这一长期困扰现实主义的问题。新古典现实主义试图在结构现实主义的体系层次与古典现实主义的单元层次之间架构起桥梁,将国家决策和行动的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结合起来,对其加以科学的阐释,这是现实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一种“必要而且自然”的演进。[1](P266)

(二)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内核

1.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国家的相对力量

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力量分布是国际政治和各国对外政策的首要决定因素。即国家的实力大小及力量的消长直接影响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当这种影响力达到某种程度就会导致国际体系的变动。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结构现实主义视安全为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的观点具有局限性。在它看来,国家不仅关心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也追求国家利益和国际影响力,因此新古典派学者认为,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尽力营造对己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追求本国“影响力的最大化”:国家相对力量上升,它便在国外追求更大的影响力;而随着国家相对力量的下降,国家的抱负和行动也便会相应的收缩。[2](P33)国际体系中国家相对力量的消长变化是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结构现实主义强调国际体系对国家决策的决定性作用,要理解一国为什么会采取某一特定行为,首先应该考虑国际体系的力量结构。[3](P11-12)而新古典现实主义虽然也把体系结构因素当做重要分析变量,但它不像结构现实主义那样强调国际体系力量结构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更为看重从单元层次与体系层次的互动上关注国家间的相对权力的变化。

2.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分析层次——单元层次与体系层次相结合

新古典现实主义承认无政府状态的存在,但并不看重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同为古典现实主义的发展,进攻性现实主义将国际体系视为霍布斯式的无政府状态,其思路是,这种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安全的稀缺性,为获取安全而展开的激烈竞争迫使国家采取进攻性战略,结果常导致冲突和战争。但在防御性现实主义者看来,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虽然会致使安全困境的产生,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和战争,国家获取安全的最佳途径通常是采取防御性的战略。相比之下,新古典现实主义将国际体系的性质看作是模糊的,处于无政府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很难看清楚安全是稀缺的还是充足的,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和认知去解读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国际政治现实。[2](P152)这样一来,想要理解国家究竟是如何对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进行解读并做出相应反应,就不得不分析体系的压力是如何通过单元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的。简言之,新古典现实主义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对单位层次分析的重视,但在做法上有了创新,将国内因素作为干预变量抑或说中介变量纳入自己的分析框架,认为体系因素固然是影响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变动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仅用体系层次来分析国际体系的变动与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那么很可能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因为即使国家具有相同的总体实力,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如决策者的观念、一国政府的能力、民族观念和价值取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很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

新古典现实主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单元层次而非学界主流的体系层次之上,将二者相融合。即将单元层次作为变量纳入分析框架,着力分析体系的压力如何通过单元层次这一变量得以传递,并最终决定一国的对外政策。[2](P152)这里的单元层次主要指政府的能力、决策者的观念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国内政治因素。比起对结构和体系本身的关注,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研究层次明显回落,这就有利于体系层次与单元层次长期分离这一问题的解决,使现实主义更加接近现实政治。

新古典现实主义综合了多种国际关系理论,难免会有缺陷。但是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分析视角独特,强调了内部变量与外部变量、系统变量与单位变量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思路和研究范式,使理论的解释能力得到加强。从这点出发,本文希望以雅尔塔体系为例,用新古典现实主义作为理论分析工具,通过单元层次分析与体系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国际体系的变动加以研究,力图找到一种新的视角来解释理论与史实的结合。

二、雅尔塔体系形成与终结的新古典现实主义分析

(一)雅尔塔体系形成与终结的单元层次分析

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受到严重削弱。德意战败,英法元气大伤,而美国与苏联的实力却在不断增强。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新的以美苏为两级的格局所取代。建立于二战废墟之上的雅尔塔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在世界范围内制造了东西方对抗的两极格局,并且把意识形态之争掺杂进现代国际关系的复杂纷争里。[4](P6)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轰然坍塌,存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终结,雅尔塔体系崩溃①有观点认为冷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并未崩溃,崩溃的只是两极格局,但主流理论观点认为雅尔塔体系在苏联解体后便崩溃了。,而这种影响却未完全消逝。

在雅尔塔体系中,大国力量的对比和消长打破了原有格局的平衡,成为影响体系形成与终结的首要因素。从单元层次来看,大国的力量对比与消长对国际政治现实具有明显的作用力。

就单元层次而言,美国的全球战略一直放在称霸世界上,对于当时美国的战略决策者来说,美国争霸世界的既定目标和苏联的影响扩大并坚决捍卫安全利益的战略计划发生严重对立。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美国社会文化中有强烈的自信和优越感,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制度及运行方式极为自信,对与己迥异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信仰强烈排斥。种种因素叠加,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国内因素变量,遏制战略成为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的基调。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的出笼以及北约军事集团的成立,都在严密贯彻和执行美国的全球战略,从而实现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及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双重目的。面对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封锁与威胁,苏联在东欧成立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之对峙。

最高国家领导人的更换是单元层次的重要变量,领导人的战略思想以及政府的能力决定了国家对外战略的总体思路,对国际格局及国际体系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20世纪50~90年代初,美苏的战略调整及其对国际格局和体系的影响就是很好例证。这一时期,苏联最高决策层更迭频繁,对外战略也随之变化。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力图缓和东西方紧张的局面,勃列日涅夫一时倡导“缓和”战略,一时又推进苏联军事实力的扩张,此后的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在对外战略上又各有进退。面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朝鲜战争的失败、越战的失利以及一个从日渐强势到实力渐衰的苏联,美国的全球战略不断调整,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新面貌”战略,肯尼迪政府的“箭与橄榄枝”外交战略,尼克松政府的战略收缩、里根政府的战略防御、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这在说明国际格局中的主要力量——美苏,在其领导人的更迭中基于不同或相同的政策倾向不断做出具有当权者特征的对外战略调整。

(二)雅尔塔体系中体系层次与单元层次的互动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改组。苏伊士运河危机和波匈事件暴露出:美苏冷战虽依然持续,但“铁幕”后的双方都不再是铁板一块。随后,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因美国、西欧、日本的力量消长及对各自利益的考虑而分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多元化国际力量兴起,不断冲击两级对抗的国际关系,对美苏争霸形成越来越有力的战略制约,世界格局开始从两级向多级转化。西欧实力增强,逐步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推动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和雅尔塔体系的崩溃。

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节点直接影响了体系与格局的急剧变化,集中体现了理论研究中体系层次与单元层次的互动。这一节点就是——中、美、苏战略大三角的形成和中美建交。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核试验的先后成功,打破了美国战略核优势地位。同期,苏联军事实力迅速上升,对美国发起战略进攻。越南战争的泥潭以及苏联军事实力扩张带来的巨大威胁使尼克松政府上台后被迫调整美国的全球战略。60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紧张,尤其是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尼克松政府认识到中国对于美国而言是其遏制苏联扩张与威胁的重要一方,因此,尼克松希望利用中国牵制苏联的军事力量并以此迫使苏联在美苏关系的各个领域作出让步。[4](P446-452)于是,有了“乒乓外交”,有了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正式访华《,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和1979年中美的正式建交。在这一过程中,尼克松、基辛格、卡特、布热津斯基及其领导下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美、苏战略大三角的形成以及中美建交充分体现了国内政治因素中官僚政治乃至决策层个人因素的影响,是雅尔塔体系,尤其是冷战两极格局形成以来,对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的变动最具影响力的转变。宏观层次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是国际体系而不是国家内部的政治过程决定国家的国际行为。然而,单纯从国际层面进行分析的理论虽具有一定的解释性,但理论的局限性与现实政治的复杂性使得这种单一层次的分析不得不让位于两个结合起来的分析层次,即国际层次和国内层次。[5](P32)简言之,一国的外交特点与方式不但有国家内部的原因,即单元层次的解释,也有国际体系结构的影响,即体系层次的研究。[6](P178)基辛格指出,任何政治家在作出外交决策时都受到两套因素的制约:一是其他国家的政治、势力和行动;二是从公众舆论到政府和官僚机构的态度这一系列内部条件。[7](P157)即国家的对外政策受两个层次的因素影响:体系层次的国家相对实力和对外战略,单元层次的决策者的观念、权力因素,政府的能力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国内政治因素。这两个层次的结合最终促使一国对外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形成与实施,进而影响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形成与中美建交即体现了单元层次与体系层次的互动。从体系层次来看,两极格局下大国以及具有战略地位的国家的力量消长与对比发生变化,致使体系结构的相对平衡状态发生改变。从单元层次来看,这种改变给体系内部所有行为体都带来了压力,而各大国在体系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得它们对压力的感知更为敏感,不得不率先设法缓解这种压力,国内层面甚至个人层面(决策者的因素)成为缓解体系压力的重要一环。当各主要行为体将国内政治因素等单元层次变量作为中介变量(或称干扰变量)纳入对体系压力缓解的分析之中并据此作出适时反应时,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中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微调或者急剧变动。也就是说,单元层次对体系层次的压力所做出的反应影响了体系的状态,且可能上升为核心变量。体系层次与单元层次的互动是一个压力传递与反馈的循环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体系压力与单元层面的压力在两个层次的诸因素中传递、解构、析出,并再次传递,所带来的影响亦是双向多层面的,通过行为体(包括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尤其是大国的相对力量的消长与对比得以显现。这种互动对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的影响可能导致两种状态:微调(仍相对均衡)、急剧变动(失衡乃至解体)。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形成与中美建交即是中、美受当时国际体系的压力而作出的战略调整,这个调整充分体现了国际体系对国家行为的影响,而这个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则触动了体系的相对状态,体现了国家行为对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变动的影响。

三、结 语

作为国际体系中的行为体,一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家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而国家的战略和决策,尤其是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国的对外政策和战略部署,会改变体系中各大力量的对比,进而会对国际格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打破了原有体系结构的平衡,那么这个国际体系就会发生变动乃至终结。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终结即说明了这一过程。

体系层次分析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流范式,但现实政治的复杂性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多元化视角使得仅用体系层次来分析问题会导致无法对现实作出正确的解释,用单元层次与体系层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国际体系的变动以及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格局和国家对外政策具有现实意义。新古典现实主义将单元层次纳入分析框架,力图复兴以摩根索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将国内政治重新带回国际体系的分析之中,将“第二意象”(国内结构)和“第三意象”(国际体系结构)结合起来,以此来探讨国家的国际行为,[8](P147)据此解释体系压力如何通过单元层次这一中介变量发生作用。任何一种理论分析工具的出现都力图着眼于解决现实政治的诸多难题。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吸收了新现实主义的体系论,同时又秉承了古典现实主义重视单位层次分析的传统,并力图在不损害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将决策者观念和国内政治因素等一些新的变量引入到这一范式当中,从而使现实主义理论更加接近于它所要解释的现实世界。[2](P33)新古典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中包含了物质力量对国际体系结构的影响,也蕴含了制度、观念等因素的作用,可以说,集众多理论之所长。也正因此,新古典现实主义有不少缺憾。纵然这一理论存在一些缺失,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完备地解释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新古典现实主义只是开拓了一种理论视角。虽然新古典现实主义仅将研究重心放在单元层次并提及单元层次与体系层次并存的研究范式对国家对外政策研究的重要性,但这一思路为通过对单元层次与体系层次互动的研究去解释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变动开辟了新的方向,为今后国际政治现实的研究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带来了启示。

[1]刘丰.现实主义理论的内部争论及其发展方向[J].国际论坛,2006(3).

[2]于铁军.进攻性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现实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5).

[3]王公龙.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贡献与缺失[J].国际论坛,2006(4).

[4]刘德斌.国际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余丽.美国外交决策模式分析——以中美建交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2008(1).

[6]余丽,刘力.从国际体系视角看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历史演进[J].中州学刊,2007(6).

[7][美]布鲁斯·拉西特等.世界政治[M].王玉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8]Gideon R.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of Fo reign Policy[J].World Politics,1998(1).

Abstract:The analysisof the level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a mainstream model fo r the research of the theory of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neoclassical realism is one branch of realism school,w hich,starting w ith the analysis of unit level and trying hard to find a w ay to solve the issue that separates the systemic level of analysis from unit level of analysis,fuses many viewpoints of the structural realism and classical realism.It hasa p 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exp laining how the unit level and the interaction of unit and systemic level influen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figu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It is a rep resentative analysis taking the initi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Yalta System as an example.

Key words:neoclassical realism;unit level;systemic level;Yalta System

[责任编辑 杨 敏]

An Analysis of Neoclassical Realism in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System——the In itiation and Term ination of Yalta System

FAN Rui-y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D80

A

1009-1734(2010)06-0046-05

2010-10-12

范瑞莹,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政治理论与中国外交研究。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格局古典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新法律现实主义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小人物的大格局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