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建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0-08-15覃拥灵何海燕
覃拥灵,何海燕
(河池学院 化生系,广西 宜州 546300)
对新建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覃拥灵,何海燕
(河池学院 化生系,广西 宜州 546300)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初步探讨了地方性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模式。
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应用型大学是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层次类型应以本科应用型教育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学科特色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依据学校所处内外环境及社会需求,办学定位为应用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轻工、食品、航天、化工、能源和冶金采矿等领域都与生物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生物技术已成为解决当今食品短缺、经济问题、健康与环境危机的主要技术手段[2]。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我们国家很多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大多数是根据自身原有相关专业 (如生物科学、农学、化学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及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培养模式与原专业差别不大,没有突显出生物技术专业的应有特色,“前景好,就业难”是对目前部分院校该专业发展的生动写照[3]。作为一所在教育资源上并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如何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就业率是急需探讨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对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涉及领域非常广的综合性学科,在完成基本业务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是多层次、多样化的[4],但任何一个学校的生物技术专业都不可能培养出面面俱到,行行精通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在众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中要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凸显出自身的特色,根据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地方经济等实际情况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培养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此指导思想上,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以掌握实用生物技术和发酵技术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块,实用生物技术培养模块主要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食用菌栽培、果树栽培、经济动物饲养等专业课程;发酵技术培养模块主要学习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食品发酵原理与技术、现代仪器分析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实践实用性很强,学生毕业后可以服务于酒厂、制药厂、糖厂等地方中小型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生知识素养的重点环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模块,是近年各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办学的主体趋势。根据这一指导原则,在学院的统一布署下,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自 2008级开始按培养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在确定共同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在选修模块当中开设了较多的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用技术为主的专业课程,从课程结构上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模块特色。如实用生物技术模块开设有食用菌栽培、果树花卉栽培、植物组织培养、经济动物饲养等实用技术;发酵技术模块开设有现代仪器分析、发酵工艺与设备、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食品发酵原理与技术、食品分析等实用课程。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专门应用型人才,在适当削减基础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增加了必选课和任选课的比例,并在课程中加大了实践操作的比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着重体现了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关键的优化的课程体系结构。
三、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绝大部分知识和理论都需要实验去论证和应用,重视实践教学,有助于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且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的实践教学途径包括:
(一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生物技术各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注重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除了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加大实验课时比例,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外,还应根据课程、学科特点优化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开放,确保实验项目的有效开展,为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提供实验平台和实验指导。
(二)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精心打造实践平台
实践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场所,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促进学校与地方优势互补,推动高校与地方在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中的全方位合作,使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朝着产、学、研一体化方向发展,真正成为校企双方合作的教学、生产互动互惠的利益共同体。可以本着资源共享,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和一些生物制药厂、糖厂和酒厂等和专业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研究课题,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型技能
整合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学校与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加教师重点研究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课题研究,这些课题技术线路成熟,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紧跟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尽可能地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之中,学生可以接触新仪器新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可以带动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的建设,促进教师的科研工作。
(四)课外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指导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学生作品展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
(五)毕业论文 (设计)
毕业论文 (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或设计工作的能力,可促进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选题在实验室、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成,对毕业论文 (设计)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形成由上自下严格检查制度,对论文质量和评分严格把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有实践教学实力的教学团队
综合学校及系部现况、依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生物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完善。
(一)做好现任教师的专业转轨工作
我系现有 16名生物专业专任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于师范院校,原来所学专业知识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学院 2007年增设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后,每位教师都自觉按照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做好专业转轨工作,通过进修访问、自修或者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多种形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较好地适应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
(二)有目的有计划引进专业人才,进一步充实专业教学团队
生物技术专业中一些应用性专业课程,如经济动物饲养、发酵工艺与设备、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食品发酵原理与技术、食品分析等,对培养应用型学生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应用性专业课程如果缺乏专业人才的授课与实践指导,培养出的学生势必与“应用型人才”相去甚远,成为只懂知识不会技能、强于理论弱于实践的“摆设型人才”。因而,按学科特点与学科要求,有计划地引进实践专业人才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授课质量,是培养合格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力举措。
(三)加强与其它院校、地方企业横向联系,外聘专家、专业技术人员讲学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为增强技术具体应用和技术转化的有效指导,可以聘请一些来自生产一线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其他高校教师承担部分专业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实践及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的指导,还可以聘请当地在种植、养殖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农户现场说教及指导,为真正培养可就业还可创业的生物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作为一所新升本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都是较薄弱的环节,为了有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在实践中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与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培养规格,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
[1]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宋思杨,楼士林.生物技术概论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郭桂英,郑继平.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构想[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4).
[4]陈雄,乔昕.地方多科性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
G642
A
1672-9021(2010)S-0040-03
覃拥灵(1969-),男,广西东兰人,河池学院化生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化工程。
河池学院教改项目 (2008E203)
2010-06-20
[责任编辑 阳崇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