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河池学院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新探
2010-08-15蓝利萍
蓝利萍
(河池学院 中文系,广西 宜州 546300)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河池学院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新探
蓝利萍
(河池学院 中文系,广西 宜州 546300)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必须改革,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更新教学理念,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制定课程目标,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结构等,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道德品质高尚、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应用型人才;文学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英才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发展。而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高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过去的英才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很多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应该何去何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理念该如何更新?教学目标如何重新定位?教学手段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完善?还有课程结构如何优化等问题都有待我们重新思考。笔者试以河池学院中文系的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几点看法。
一、根据办学定位,更新教学理念
在新形势下,河池学院领导、教师更新办学理念,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人才市场状况,根据社会需求明确办学定位:“以师范教育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非师范教育和继续教育;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区域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师范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显著,有一定学科优势,在同类院校中办学水平较高的多科性教学型大学”。在“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思想的指导下,河池学院各系部、专业都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也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培养目标,制订课程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优化课程结构,培养优秀人才。
二、依据培养目标,制定课程目标
河池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语言文学研究、写作、文秘、宣传及在中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据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学观,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分析和评价古今中外的文学现象,以指导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语文教学。
第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用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提出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从事创作、欣赏和文学批评等专业素质。这一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得以实现。
以上三个目标在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也有提及,只是在实施过程中没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效果不大明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得以认真实施。在此,笔者重点谈第四个目标。
第四,提升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体的需要,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事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家龙应台在《政治人的人文素养》一文中指出:“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2]人文素养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人文教育是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家园的美好构建和心理的健全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积淀了作家对生活的深沉思考,融合了作家的审美理想和生命体验,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对“人到底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不幸”等等问题进行严肃的拷问,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文学具有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和审美认识功能,文学对个体情感的陶冶、灵魂的提升、心灵的皈依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说明‘应当是什么’。”[3]科学永远都不能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也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何在这一类重大问题。只有文学、哲学和史学能够回答这类问题。王元骧在《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中说:“没有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对人所产生的影响象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体验那样,使整个心灵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触动,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获得如此全面的滋养……它在人们精神上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决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播、道德教育和消遣所能企及的。”[4]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人们深感身心俱疲,物质文明的发展伴随着的不是精神文明的进步,不少人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甚感迷惘,对生活悲观失望,没有社会责任感,内心充满了矛盾,显得浮躁不安,孤独郁闷,有的甚至走向极端、报复社会……那么,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应该更关注什么呢?应该更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家园的美好构建和和心理的健全发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学活动提升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学观,使他们找到精神的家园,得到诗意地栖息,使人内心和谐、充实、乐观,使人的心性得以完善。人内心的和谐才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否则只是形式上的和谐。总之,文学活动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自从近代大学兴起以后,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各大学的培养目标虽不尽同,但是,从来都离不开两种理想:人格上的修养和学问上的修养。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郑晓沧在他的《大学教育的两种理想》一文中,对中西大学教育的两种理想有详细的阐述[5]。现在,虽然社会发展变化了,但是,社会还是需要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问上有相当造诣的建设人才。因此,我们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三、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要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授法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探讨法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培养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问答法使学生主动学习,记忆深刻。圆桌讨论法气氛活跃,学生畅所欲言,容易解决旧问题提出新问题;实践带路法,对于学生的学年论文要求老师在论文的选题、思路、研究方法、基本格式等方面进行指导,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学生对文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准确更深刻,实践能力提高较快。这些教学方法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强调的是“学以致用”。
虽然文学理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品格,但是,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往往偏重其理论性,而忽略其实践性,教师授课往往也是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学生对文学理论理解不了,只能死记硬背,考试常常得高分,但是写作能力、文学鉴赏水平却没有得到提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学鉴赏水平,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必须重视实践性。
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使学生除了会运用所学习的文学理论知识指导学习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具体学科的学习外,更会运用文学理论知识进行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和文学原理研究的实践。实践教学就是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论概括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也为学生将来的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打下基础,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我们的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是:1.在讲授有关理论问题时,注重联系文学创作和作品实际,从感性出发,再上升到理论来认识。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2.在适当的时候邀请文艺学专家给学生做相关讲座,使学生对前沿的、深奥的理论和学术观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撰写相关论文。3.开展相关文学实践活动,从具体运用中加深对有关理论问题的理解。如组织学生对电影、电视剧、文学文本进行欣赏、评论,召开作家作品讨论会等,以我院的几个文学社团为主要平台,教师指导、鼓励学生多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并推荐发表。4.学生运用文学理论知识指导语文教学的试教和实习,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并撰写相关论文。5.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或科研课题中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我们的文学理论教改课题:“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成果之一就是《红水河的回声》(主编:蓝利萍、阳崇波,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8月)河池学院学生文学评论集,将学生的文学评论结集出版大大激发了学生写文学评论的积极性,又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锻炼。课题“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生态美学研究”,作为学生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的选题,让学生更多地到实践中去,培养实践能力。6.改革考试方法,理论考试成绩占期评成绩的 60%,实践 (学年论文或文学评论作业)成绩占 40%。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既有闭卷考试,也要写论文,如此,学生才能既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又重视实践能力的锻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完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恰当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还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进行教学。文学理论课程概念多、理论深奥抽象,理解困难,单靠教师口头解释和板书,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来增加直观感,既激发兴趣,又便于理解,更节约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们还开辟了文学理论精品课程网页,内容有:课程概况 (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建设规划)、教师队伍、教学教案、教学课件选、教学录像、学生作品目录、教改教研、习题精选、特色项目等,并不断完善网络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很大方便。
四、优化课程结构,培养优秀人才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还要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广阔的知识空间。把文学理论课程与美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影视文学等课程进行结合,用文学和美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去指导学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尤其是用学过的文论去观照、探析本地区优秀作家的作品,弘扬本地区的文化,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我们还考虑到学生本科毕业之后,有的要就业,有的要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因此,我们在开设文学理论这门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再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学研究方法论等专业选修课,供考研的学生选修,使学生在这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总之,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方向、社会需要等,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建构较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近两年来,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上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本课程于2008年 4月被评为河池学院重点建设课程,2008年10月被评为广西高校精品课程,获得经费资助;2009年 8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河池学院学生文学评论集《红水河的回声》;2010年 3月文学理论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是,本课程的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还在继续努力。
[1]马丁·特罗.外国高等教育资料[J].王香丽,译.1999,(1).
[2]龙应台.政治人的人文素养[M]//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王元骧.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
[5]郑晓沧.大学教育的两种理想[M]//杨东平.大学精神.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G642.0
A
1672-9021(2010)S-0028-03
蓝利萍(1963-),女,广西忻城人,河池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生态美学。
“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二批启动立项项目,区级教改课题:“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资助项目 (编号:桂教高教〔2006〕194号)。
2010-06-20
[责任编辑 阳崇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