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2010-08-15崔凌云陈玉芳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上机控件程序设计

崔凌云,陈玉芳

(1.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系,河北 沧州 061001;2.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教务处,河北 沧州 061001)

Visual Basic(简称VB)语言是一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其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简单易学。但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怎样使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些方法,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1 循序渐进,案例教学

VB程序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动手能力。目前大部分VB教材中前几章都是介绍对象、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及VB语言基础,然后才介绍程序的建立和运行。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他们在毫无知识背景的前提下,要完全理解这些概念比较困难,因此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容易被挫伤,教学效果不好。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案例教材。使用这样的教材,从简单的实例入手,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融知识点于实例中。学生通过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知识点。并且,选择的案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一开始的涉及常见控件(比如文本框、标签、按钮)的案例到后来涉及复杂控件(比如列表框、数据库控件)的案例,从不用编程实现的案例到后来几十条、上百条语句的案例。

选用的三种案例分别是,一种是平常课堂讲授和学生上机练习用的,具有趣味性,涵盖一次课知识点的案例,比如“万年历”、“迷宫”、“过街老鼠”、“学生成绩排序”等;第二种是学生上机练习用的引伸案例,精心设计的这类案例既包含本次课刚讲到的知识点,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引伸,用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第三种是阶段性总结案例,一学期采用 4~5次阶段性案例,这种案例比日常练习的案例大、复杂,基本涵盖前一阶段学习的所有知识点,学生可以 2~3人分组完成这些案例,比如“计算器”、“模拟饭卡系统”。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学习,从而避免了枯燥、繁杂的理论说教,不仅能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大有帮助。

2 注重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采用一次课堂教学,一次上机实验的方式。在上机实验前布置好实验的题目和要求。在上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避免学生抄袭书上和他人的程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做的较好的作品进行表扬。每次实验课后,都要求学生上交实验总结,内容是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难点、未解决的问题、主动想到的问题。下次课,对学生普遍涉及的问题统一答疑,对个别问题一对一解答,这也是一个和学生沟通的好途径。实验的题目是上述提到的三种案例,引伸案例在日常实验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支语句时,课上案例是在一个窗体的文本框中输入考试成绩(数值),标签中显示对成绩的评价(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用到IF-ELSE IF。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主动学习,对布置的引伸案例进行了改动[1]:

1)IF子句中条件的顺序改动,结果如何?

2)把IF语句换成 SELEC TCASE语句如何实现?

3)把文本框输入换成对话框输入,如何实现?

4)把标签输出换成对话框输出,如何实现?

引伸案例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巩固了教学效果,并对下次课起到预习作用。

3 注意讲授学习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老化和产品换代周期越来越短,这一点在计算机科学中显得尤为突出。一个人在某一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再也不能受用终身,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发展完善自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述而不作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同时,积极运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展个别化自主学习和小组协同学习,注意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会”,转变成主动地“会学”。

在讲授VB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VB的知识,还要注意教给他们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思路和方法,使他们可以触类旁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宽的适应面。例如,我们可以详细讲解VB中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模块和过程,常用控件的属性、方法、事件,以及和其它程序设计语言的区别,Windows应用程序的运行机制,事件驱动机制,集成开发环境等。另外,让学生多读程序,或者默写程序,做一题多解或者多题一解的案例,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总结程序设计经验。

4 改革传统考试方法

目前,对于VB课程的考试方式多数采用传统的笔试。这种方式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往往考察的结果很难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可在该课程的考核中增加平时考核和操作考核的内容。总成绩中期末闭卷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设计操作能力占 20%[2]。平时考核包括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实验表现。设计操作能力考核是将所有的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课题。这种考核方式既对各小组所做课题进行整体考核,又对各小组成员所分担的任务进行考核,整体考核采取分组模拟答辩的方式,对各小组开发的课题进行性能指标的测试和设计文档的检查考核。这项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完成一个项目的综合能力和集体工作中的协作能力。这种考核办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客观、公正地评价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得法[3]。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同学们了解现代程序设计理论中的面向对象编程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等基本思想,培养现代程序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基本能力。围绕着这个目标,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1]龚沛曾.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明教程 [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9-81.

[2]何小年.VB程序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6,(6):57.

[3]赵晓华.VB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J].中国成人教育,2006,(4):133.

猜你喜欢

上机控件程序设计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关于.net控件数组的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ASP.NET服务器端验证控件的使用
基于嵌入式MINIGUI控件子类化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