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诞生成因探微
2010-08-15曹宇旗
曹宇旗
(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河南郑州 451191)
《题西林壁》[1]是我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全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值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同时所作的游庐山诗有《初入庐山三首》、《瀑布亭》、《庐山二胜 》(两首)、《赠总长老 》等七首。《庐山二胜》前有短序云:“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独择其尤佳者作二首。”[2]286由此可知,《题西林壁》是他游遍庐山之后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该诗在写景方面文笔独特,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尤为可贵的是,这首诗还道出了一个不平凡的哲理,意味深远,耐人寻味。本文意在通过对苏轼一系列作品的分析来梳理《题西林壁》诞生的成因和脉络。
一、独特的审美习惯
本诗为人所称道的特色之一,是对庐山景致全方位的描写,在描写庐山时用了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各种观察角度。其实,这是苏轼观察景物时一贯使用的方法。例如在《巫山》中有这样的句子,“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仰观八九顶,俊爽凌颢气”,“遥观神女石,绰约诚有以”,“俯首见斜鬟 ,拖霞弄修帔 ”。[2]7通过 “旁观 ”、“仰观 ”、“遥观”、“俯首”这几个动词引领句子,描述了诗人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巫山时所看到的不同景象。又如在《万山》一诗中有这样的描写,“西行度连山,北出临汉水”,“汉水蹙成潭,旋转山之趾”,“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月炯转山曲,山上见洲尾”,“山川近且秀”。[2]16分别从西、北 、山脚、回望 、山顶、近看等几个观察角度来描写万山。再如《赠孙莘老七绝◦第三首》:“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绕郭寒。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意求看。”[2]91由此可见,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景物乃是苏轼独特的审美习惯,所以他可以写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千古佳句。
“江山虽有馀,亭榭苦难稳。登临不得要,万象各偃蹇。”[2]102“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2]149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僧清顺新作垂云亭》和《怀西湖寄晁美舒同年》,是写景诗,却与别家大不相同。从中可以看出苏轼不同一般的学养襟抱,他不断地观察人生、思考人生,正如他自己所言“坐作行立、哀乐喜怒之接于吾目而感于吾心者,有不可胜数者矣”[2]185,他对人生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他的这类诗歌又不同于六朝说理谈道的玄言诗,而是思虑深刻,兴趣盎然,所以他诗中的哲理意趣,便有画龙点睛、引人入胜之妙。
二、理性支撑
苏轼有一篇名曰《超然台记》的文章。该文写于 1075年,是作者在新旧党争中自请外调,于神宗熙宁四年(1071)通判杭州,至七年移知密州后所作。文章虽写景记物,但确是超然台上说超然,又不啻是作者自表胸襟抱负之作。文章的大旨是反映作者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的人生态度。“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3]这一段是接上文人一生中“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而言,进一步指出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观原因乃是“物有以盖之矣”——外物蒙蔽了人们的视野,也就是人们“不游于物之外”,即不能超然于物外,而被束缚在物质享受之中,总是“游于物之内”。物本无大小贵贱之分,但人一旦受缚其中,便眼界狭小,如在隙中观战,不能洞察胜负的关键之所在了,自然而然“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由此及彼,之所以会“只缘身在此山中”,恐怕也是因为被物所束缚,“游于物之内”所至吧。由此可见,《超然台记》乃是《题西林壁》的理性支撑。
三、名诗前导
写于 1075年的《超然台记》与写于 1084年的《题西林壁》相隔了将近十年。这十年间发生了一件苏轼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事情——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可以说是一场典型的文字狱,苏轼的诗作被断章取义,被诬为攻击朝廷之作。诗人因诗得罪,受了百日的牢狱之灾,虽最终没有伤及性命,但这一事件在诗人心中投射下阴影,对诗人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超然台记》是一篇散文,充满了理性气息,但散文在表达的感染力方面不及诗歌,从这个角度来看诗歌则更符合表达的审美要求。然而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绝非一日之工,需要时间的酝酿,这十年恰恰给苏轼以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如何以诗体的形式来表达散文的思想。
分析苏轼的作品不难发现,《初入庐山三首》[2]284作为《超然台记》这篇散文的诗体承载者,直接导致了《题西林壁》的创作完成。《初入庐山三首》写于《题西林壁》之前,可谓是《题西林壁》的前导,尤其在思想气质上,更有与其一气呵成之感,表达了命运多舛的苏轼的一种遁迹山野、羽化成仙的出世之情。在第一首诗中苏轼写道: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由诗中可见,苏轼在游览庐山时,随身只带了区区百钱,脚穿芒鞋,手拄竹杖,暗示了此次的庐山之游,并不是达官显贵们携奴使婢、前呼后拥的出游,而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去游览景色,心中还隐约带着归隐山林的出世之想。“竹杖”与“芒鞋”已不仅仅是描述了他的穿着,更是苏轼意欲远离官场的一种标志。这两个意象的所蕴之意已远远超出了物象本身,在诗词的创作过程中,往往本身就已具备了飘逸出尘、不问世俗之意。加上历代文艺创作中所有相同与相似的意象的积淀,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语义与意象的模式,这个模式拥有历史的广度与深度,人们在阅读时,也会受到这个模式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更丰富的画面与情感联想。于是,苏轼在此运用“竹杖”、“芒鞋”这两个意象,足见他当时心意的决绝。然而,世事总是难以如意,就连这远离尘世的庐山深处,仍然是“人人识故侯”,时时刻刻提醒着苏轼其“故侯”的身份,时时刻刻将他的思路带到尘世的烦恼与失意上,“可怪”二字,透露出几许无奈、悲哀和苦闷:难道我苏轼就永远无法超脱,无法找到宁静与安然?
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与《题西林壁》都出现了同样一个字“识”——“人人识故侯”、“不识庐山真面目”。不同的是“识”的客体不同:一为故侯(即是苏轼自己),一为庐山。这显然不是偶然的巧合,因为“识”的两个主体“人人”和苏轼都没有认清各自所对应的客体,都没有达成“识”客体真面目这一目标。对于这两者原因的解释恐怕要化用《题西林壁》中的一句诗——“只缘身在此山中”。由这一点,足见《题西林壁》与《初入庐山三首》在思想上的内在传承性。
第二首诗为: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苏轼故侯心态的真实写照,展示了他异常矛盾的内心世界。诗人写初入庐山,庐山在他面前表现的是“若无素”、“偃蹇不相亲”,青山不认识他,骄傲的不与他相亲,于是只得无奈地表示若想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就只能等到他年了,今年是不行了,将苏轼向往超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庐山是道家名山,又是僧侣们修行的治所。而苏轼又恰好有超脱的想法,因此,才会有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许就是佛家所讲的“缘”吧。正是这种缘分的安排,才让苏轼期盼着在仕途中受伤的心灵可以在这青山深处寻得一丝安慰。
第三首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首句即点明心意,出世之事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久有此意。如今身在庐山,正好借此机会,不理世俗,随心所欲,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为官之道,乃积极入世,不仅要“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还要应付官场上政治集团的争斗,谨言慎行,不可率性而为,而这与文人情之所至、言之所及、抒发真性情的特点背道而驰。在这样的矛盾漩涡里,苏轼挣扎、痛苦,早已萌生超脱之念,意欲解脱官场的羁绊,更重要的是他看出了人生的痛苦,并借此来解脱人生,超越人生。出世与否并不是苏轼的烦恼,超越人生、摆脱人生的束缚才是苏轼孜孜以求的境界。因此,苏轼以出世的心态来对待尘世的事,他把庐山看做人生真面目,意欲通过 “识”庐山来 “识 ”人生,通过 “识 ”人生来超越自我。
这三首诗作为《题西林壁》的前导,为《题西林壁》在思想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奠定了基础。
综观全文,《题西林壁》一诗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苏轼在观景、写景时独特的审美习惯——他习惯于从多角度来观察景物,才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清新句子的最终出现;第二,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所形成的人生哲理,不自觉地化成诗句,促成了该诗在思想境界上的高度,《超然台记》是其理性支撑;第三,苏轼在《初入庐山三首》中不论是写景还是抒情似乎都意犹未尽,最终不得不作《题西林壁》铭记他的庐山之行。
[1]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58.
[2] (宋)苏轼.苏轼全集[M].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 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