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冈“一区两带”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2010-08-15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黄冈经济带港口

张 燕

(中共黄冈市委党校,湖北 黄冈 438000)

黄冈“一区两带”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张 燕

(中共黄冈市委党校,湖北 黄冈 438000)

“一区两带”建设发展战略,是黄冈全方位融入武汉城市圈,面向“十二五”规划谋划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也是对科学发展方式的新探索。本文综合运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目的是为黄冈“一区两带”建设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的方法,以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优化配置,放大区域经济功能优势,实现经济的整体突破,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黄冈 一区两带 经济功能

2009年,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启动实施的第一年,同年6月黄冈市全面启动“一区两带”(临港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先行区建设。“一区两带”建设发展战略,是黄冈全方位融入武汉城市圈、面向“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部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也是对科学发展方式的新探索。首先根据黄冈地域功能来划分产业聚集区,使之与城市经济功能的发挥相一致,通过有效利用区域独特资源优势,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吸引产业聚集,形成区域现代产业体系。“一区两带”规划借鉴了国际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从国内外沿江经济产业带所提供的实践经验来看,英国的泰晤士河经济带、我国的长三角经济带等都是依水资源特性而展相关产业并获得成功的案例。发展经济学强调区域经济的系统性,而系统性的突出特点是其关联性和开放性。武汉新港依托武汉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将长江经济带做为一个空间经济系统,以期实现系统内部结构最优。对于经济欠发达的黄冈地区而言,以自身优势为基础,通过划分功能区,确立与比较优势相符合的生产部门和合作机构,通过相应的科学规划,重点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引进技术,协调区域内部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将以临港经济区﹑长江经济带为主的港口经济和以大别山旅游为主的旅游经济作为“十二五”期间黄冈经济新的增长极,对提升黄冈产业配套能力,对外开放能力,以产业带动黄冈经济走向新的发展路径等,都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临港经济区——港口经济和现代加工业的产业聚集区

从黄冈在长江中游经济带拥有的特殊地位来看,它发挥的战略作用将主要通过吸引外资﹑开发港口资源,建立沿江经济走廊和发展旅游业来实现。长江航运曾是黄冈最有影响力的传统优势行业,长江流经黄冈市7个县(市、区),岸线总长220.2公里,其中深水岸线85.8公里,接近岸线总长的40%。沿江建有港口6个,拥有泊位167个,2007年,黄冈境内各港口吞吐总量达到4700万吨。临港经济区以黄冈市区为中心,以黄冈经济开发区、黄州区工业园、团风经济开发区、武汉新港的团风与唐家渡港区为主要产业组团,以长江岸线、大广北高速、江北公路为轴线,以团风、黄州、浠水部分乡镇为城市功能组团,行政区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其中,黄冈唐家渡、罗霍洲港口作业区已纳入武汉新港“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总体规划,沿江岸线由资源成为发展的资本。目前,黄冈临港经济区内的黄冈高新区、黄冈化工园、禹王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钢构、船舶、化工等新型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林纸一体化、长河流域治理等重大项目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黄冈出产的黄砂、水泥、石材、铁砂和各类农副产品70%通过水路外运,从外地购入的成品油、钢材、煤炭等大宗货物也有50%通过水路运进,黄冈油料总产居湖北省第一,蚕茧产量占全省80%以上,同时还是湖北第三大粮食生产基地。“武汉新港”的建设,为黄冈农产品加工和原材料等散杂货运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并将带动能源、钢铁、化工、机械等工业建设,临港产业向沿江集聚的效能将进一步增强。“以港兴城,以港兴业的”的繁荣景象将使临港经济区成为黄冈现代港口经济的产业聚集区和产业辐射区。

二、沿江经济带——沿江经济走廊和现代物流汇集区

黄冈沿江经济带范围包括团风、黄州、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及龙感湖沿江7县(市、区)。“沿江经济带”是沿江县市的经济发展特色之一,也是构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黄冈经济弯道超越的“黄冈现象”的核心要素之一。造船业是黄冈沿江经济带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上个世纪70年代,沿江县市在长江沿岸建有30多家船厂和船舶配件企业,黄冈现在外出务工的200多万人中,有造船技术的工人在15万人以上。可以独立设计建造中小型船舶的工程师在20人左右。以长江为依托,以沿江开发区、产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引导生产要素向沿江地区集聚,已使黄冈逐渐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中小型船舶制造基地。黄冈已建成船舶企业12家,年生产能力达204万载重吨;在建和即将开工的船舶企业7家,投资规模75.1亿元,黄冈造船业投资规模占全省新引进造船企业的90%以上,沿江开发正成为拉动黄冈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200公里长的黄金岸线将全力推进“六百三千”(钢构、饮品、船舶、造纸、粮油加工、生猪养殖加工百万吨生产能力,水泥生产能力千万吨、泊位通过能力千万吨、核电综合投资千亿元)产业工程建设,形成沿江产业集群聚集区,高端服务业的配送区,现代知识经济的密集区。

沿江经济带将带来黄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物流是港口行业发展主流方向,发展物流是促进港口企业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武汉新港建设为黄冈港口发展物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战略机遇期,黄冈具有沿江优良的地域环境,建设港口现代物流中心所吸纳的资金、技术、物资等生产要素,可以带动港口经济能量增长,推动黄冈港传统运输企业按现代物流企业要求进行改造升级,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使之形成高效、快捷、安全、专业化强、优势突出、完整的港口物流供应链,并以此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带动工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形象,达到以港兴城、港城共荣,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增长极。

三、大别山旅游经济带——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验区

黄冈大别山旅游经济带范围包括红安、麻城、罗田、英山全境及团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北部山区。同一区域要素差异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不同要素的特质的开发,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大别山旅游经济带是以区域要素的差异化来发展黄冈特色旅游经济,突出以红色旅游、生态绿色旅游、古色旅游、文化旅游等为主题的项目开发,配套进行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生态防护等生态环境建设。大别山旅游经济带突出大旅游,大合作,大流通的特点,以大别山旅游带﹑长江水运﹑京九铁路为载体加快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形成大别山旅游精品线。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的重点是发挥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大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城乡经济联动,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旅游专业镇建设,以旅游产业的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形成黄冈大别山旅游品牌溢出效应,加快黄冈从一个农业大市向现代新型城市的转变过程。

“一区两带”建设是黄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略,必然有许多发展中的难题需要破解:一是自2006年至2009年,黄冈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9%,低于GDP年均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限制临港经济,港口运输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改善物流运输成本,利用黄金水道的资源优势,形成货物大进大出的港口产业发展基础,建立与港城相匹配的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相一致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时代所需,也是必然之举。二是2009年,黄冈规模以上企业1348家,工业增加值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27.6%,仅占全省4%,尤其是衡量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外贸依存度黄冈还不到8%(当年全国是46%),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从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达49%,城市化率仅为33.4%,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外向度低,说明黄冈市城市经济对生产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不强。“一区两带”建设的过程将伴随工业产业升级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双重叠加,也就是必须由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来完成建设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三是目前长江经济带尚处于开发的初始阶段,区域一体化程度不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也缺乏联动机制,基础设施落后。以“一区两带”建设引导产业链(集群)的空间选择与积聚,吸收资源由内生型经济为主逐步向外向型经济为主转变,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既是今后城市区域之间的合作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创新的发展过程,区域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演化的系统,它的动态变化必然要求其运营机制和政策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最佳匹配。“一区两带”建设必须要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推进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经济的融合形成整体竞争能力,使经济的发展内涵逐渐丰富,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区域发展的过程需要增长极的出现,黄冈既具有老区农业经济特征,也具有现代新兴工业城市的特点,以“一区两带”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新布局,既吸纳要素又释放要素,将带来的是黄冈发展方式的新变化,临港经济区使传统的长江岸线资源转变为发展要素,沿江经济带以造船和钢构等新兴产业推动沿江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对优势旅游资源的跨省和市的大组合,都将促进黄冈经济的迅速崛起,而处于长江经济带中游地段的人口大市,又将带动沿线经济体结构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换,形成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以此将共同迎来“长江经济时代”的到来。

F127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2803(2010)06-0058-03

2010-09-11

张燕(1963—),女,辽宁旅顺人,黄冈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经济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无 语

猜你喜欢

黄冈经济带港口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港口上的笑脸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