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两型社会须着力去除官本位意识

2010-08-15李珞山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官本位公仆机遇

李珞山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4)

观察与思考

建设两型社会须着力去除官本位意识

李珞山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4)

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党和政府自身改革直接相关。而自身改革最紧迫的莫过于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当前,在建设两型社会中思想观念转变与更新的首要任务是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去除官本位意识。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官本位意识在当前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危害性,加大去除官本位意识的力度,建立健全人民对权力的制约监督长效机制。

两型社会 去除官本位意识

两型社会建设与党和政府自身改革直接相关。而党和政府自身改革最紧迫的莫过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当前,思想观念转变与更新的首要任务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公仆意识,着力在去除官本位意识上下功夫。因为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各级公务员是人民公仆。政府和各级公务员的公仆意识越强、越牢固,服务两型社会的意志就会越坚定,两型社会建设就会越有活力、越有希望。官本位意识如果在政府机关和干部队伍中蔓延而得不到及时纠正,不仅将极大地阻碍两型社会建设,而且可能会使其建设中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乌有。因此,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着力去除官本位意识,避免功亏一篑。

所谓官本位意识,简单地讲,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一切以“官”为本,以做官、做大官为人生的追求。“官”说到底是封建社会遗留的意识。在封建社会,官是人民的“老爷”,是人民的父母官。封建社会欺骗人民鼓吹君权神授,就是说皇帝的权力是神授予的,各级官吏的权力又是皇帝授予的,就连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领袖都传承了这套把戏。尽管封建制度早已被推翻,但由于我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长,导致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在社会生活中至今影响很深。再者,我国宪法虽然明确规定,干部权力人民授予,但实际上由于各级官员由上级任命,客观上使得一部分人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官气十足,忘记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官本位意识在当前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危害性,加大去除官本位意识的力度,建立健全人民对权力的制约监督长效机制。

一、官本位意识违背人本,否定科学发展观,不利于两型社会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现实;其不是上级发个文件给个精神就能够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具备公仆意识的广大干部脚踏实地带领群众真干、实干、苦干、巧干干出来的。两型社会建设以人为本,它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两型社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官本位意识也讲发展,但是,它的发展观不是把人民发展、社会发展、科学发展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个人的升官发财放在第一位;官本位意识可能也讲以人为本,但是,它不是以人民利益和人民福祉为根本,不是以群众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为根本,而是一切以自己的私利、以自己的“乌纱帽”为根本。这种所谓的发展观和人本观要么浪费和损害资源,要么牺牲和破坏环境,只会削弱和损害两型社会建设。所以,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一些人把政“疾”当政绩,那些祸国殃民的政“疾”工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官本位意识的直接产物,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就不足为怪了。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公仆意识一旦错位,不论是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不论是政治的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是畸形的、片面的、带引号的,必然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二、官本位意识违背党的宗旨,损害党群关系,不利于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公仆意识,牢记党的宗旨,才能真正做到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发展,各种矛盾才可能缓解和妥善处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才可能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得到改善,实现和谐。

官本位意识也讲宗旨,但是,它的宗旨观不是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攫取各种私利作为当官的唯一目的。官本位的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嗜官如命,他们崇尚空谈,不务实干。为了保官升官,不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愚弄群众。官本位所擅长的是如何拉关系搞关系,千方百计使自己成为这个关系网、权力圈的一部分。这种关系营造的是个人关系,损害的是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官本位的人在这种宗旨和关系指导下,工作自然是遇见困难绕道走,碰见问题“踢皮球”。特别是当党和群众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牺牲的自然是党和群众的利益。这就更加深刻说明了官本位为什么不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层次原因。此外,在群众纠纷、集体上访、见义勇为、排忧解难等问题上,他们不是积极主动地去解决,而是相互推诿,回避矛盾,使简单的事变成了复杂的事、小事变成了大事、有利的事变成了不利的事,造成社会动荡,人民群众不满。所以,公仆意识一旦变成官本位意识,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党的宗旨皆抛之脑后,党群关系不可能得到保证,哪里还谈得上两型社会建设?

三、官本位意识丧失机遇,阻碍统筹兼顾,不利于两型社会建设

机遇,简要说就是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好时机。然而,机遇又稍纵即逝,只有具备公仆意识的人才能认识机遇、发现机遇、抓住机遇。两型社会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发展,只有具备公仆意识的干部才能具备战略思维和眼光,凡事多从人民的利益考虑和决策,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一句话,只有树立公仆意识,才能抓住机遇统筹兼顾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官本位意识也讲机遇,但是,它所讲的机遇绝不是人民和社会发展的机遇,而是朝思暮想的个人利益机遇。一个单位或地区的干部队伍一旦官本位意识浓厚,不仅其地区发展的机遇随之丧失,各项工作也难以统筹兼顾。官本位意识处心积虑筹划的是个人政绩的好坏、个人职位的高低。具有官本位意识的领导干部制定政策时不讲民主和科学,执行政策时简单粗暴。官官相护、衙门作风严重;今天“考虑考虑”,明天“研究研究”,办事效率低下。官本位的人虽不像贪官那样直接吸食民脂民膏,但他们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大事干不了,小事不屑干;不干实事,很会“来事”;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奉行“搞定就是安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的所谓做官哲理,在这种哲学指导下他们或许个人的升迁抓到了机遇,但是,却丧失了地区和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

四、官本位意识蔑视民主,难以保证监督,不利于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的是更加民主、开放的社会,是人民能够更多地参与监督公仆、能够更多地当家作主的社会。因此,两型社会建设必然要求政府和公务人员作风民主,不仅能够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和制约,而且能够被人民有效监督和制约。

官本位意识也讲民主,但是,它所讲的民主绝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官本位的人虽然口头上讲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但在灵魂深处、在行动上却是主仆地位倒置,在运用权力的理念上仍是“为民做主”,把自己当成是老百姓的“父母官”,视人民群众为“子民”、“草芥”,他们为自己争名、争利、追求享乐,官再大也嫌小,钱再多也嫌少。资源节不节约与他无关,他关心的是资源能否自己支配、能否攫为己有;环境友不友好也与他无关,他琢磨的是拉帮结派、排除异己,营造个人升官发财的小圈子。官本位的人不可能有民主意识,虽然对上是奴才意识,但是对下对老百姓大摆老爷作风。大凡公仆意识错位及官本位者,莫不轻视民主,专权独断,利用权力资源肆意捞取好处,获得期权利益,从而滋生大量的腐败行为。在这些人的眼里权力和政府是他们谋私的工具,不会考虑决策走民主程序和群众路线,不会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官本位的人既没有监督意识也反感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党员干部和党组织与群众的监督离得越远,自然离两型社会建设也就越远。

五、两型社会建设要去除官本位意识,必须建立健全人民对权力的制约监督长效机制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去除官本位意识,增强公仆意识、不是一句时髦口号,而应成为一种党和政府以及各级干部的自觉要求、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官本位意识与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水火不容。去除官本位意识,除了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群众观、权力观,增强党和政府及各级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外,还必须建立健全人民制约监督权力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制约监督长效机制。要能够真正有效地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关键在于强化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讲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时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坚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是坚持权力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运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进一步要求:“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力求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凡是行政权力的运用必须规范,执法部门在制定出台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文件时,必须把制定的依据和权限向群众公布,必须经过上级机关统一登记才能发布,以防止部门利益扩大化,以便着重解决一些单位和公务员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二是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制约监督长效机制。不合理的选官制度助长了官本位意识,我们虽然在对公仆选拔任用的监督管理制度上作了很多规定,但是其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沒有本质改变。大量案例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党管干部在一些地方实际上变成书记管干部,干部的职务升迁由“一把手”说了算。这样做既容易挫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容易助长干部任用中的腐败风气。要解决这一类问题,必须改革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形成激励干部职务职级晋升、工作成就感的合理机制:要建立让人民既能推选公仆,又能撤换公仆的便利、管用的管理机制;要把以任命制为主体、选举制为补充的传统机制,改革为以差额选举制为主体、任命制为补充的新型选拔任用公仆机制;要在“当官”之外,为大多数公务员另辟一座晋升阶梯,也就是即使没有官阶的升迁,也可以通过职级晋升获得待遇的提高。

三是建立健全对权力形成便利、有效制约监督的长效机制。必须从建立制度入手,给政府以及公务员的权力以极大的约束,使之无法获得非法利益,这是去除官本位意识的根本。必须使大家认识到政府和官员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这个“非常有限”就得依靠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约束。同时,要建立能够使官员一旦超出“非常有限”的权力给自己谋取非法利益就会身败名裂、甚至受到法律制裁的制度和法律。近几年,正在探索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监督的形式:如行政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这些监督本质上都是人民的监督,是民主监督,是人民对权力的监督。它对于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和政府及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有效去除官本位意识,将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

D2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2803(2010)05-0067-03

2010-08-17

李珞山(1954—),男,湖北公安人,武汉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无 语

猜你喜欢

官本位公仆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只见公仆不见官”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一句话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官本位思想不该在孩子的心田萌芽
高校要走出“官本位”的误区
扶贫项目成“伤民产业”根在官本位
春秋时代的“国家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