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邵县湿地调查及保护管理措施初探

2010-08-15孙春涛钟华斌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新邵县河流面积

孙春涛, 陈 昀, 钟华斌

(新邵县林业局,湖南 邵阳 422900)

为查清新邵县湿地资源及其环境现状,掌握湿地资源动态消长规律,建立湿地资源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平台,为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统一完整、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在湖南省、邵阳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总体安排下,对新邵湿地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县湿地资源的分布类型和主要生态特征,建立了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编绘了湿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为该县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1 湿地区概况

1.1 自然环境

新邵县位于湖南省中部邵阳盆地与新涟盆地之间,地处雪峰山脉东侧、长江流域洞庭水系资江中游.东西长 68.6 km,南北宽 43.6 km.东经111°8′~ 111°50′,北纬 27°15′~ 27°38′,国土总面积 1 763.00 km2.以山丘地貌为主,山、丘、岗 、平、水俱备,中部山地盘踞,南北丘岗交错,北部低山、丘陵穿插.雪峰山余脉从西部逶迤入境,由西向东横亘中部,向东部延伸,形成天龙山、板竹山、金龙山、朗概山、龙山等一系弧形山脉断续排列.最高海拔龙山岳坪峰 1 513.6 m,最低海拔潭溪镇淘金桥 176.0m,相对高差 1 337.6 m,寸石镇花桥村为湖南省地理中心[1].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 17.1℃,最高气温 39.8℃,最低气温 -10.7℃.平均日照时数 1 350~1 670 h.年≥10℃的活动积温 4 150~5 370℃,无霜期 230~280 d.有大小河流 69条,分属资江和湘江两大水系,其中资江水系 63条,流域面积 159 106.00 hm2,占该县总面积的90.2%;湘江水系 6条,流域面积 17 193.00 hm2,占该县总面积的 9.8%.主要河流有资水、石马江、渔溪河、酿溪河、麻溪河、棠溪河、龙溪河、南溪河、龙山河、涟水等.资水干流由南到北贯穿全县,流程53.5 km.年平均降雨量 1 375.0mm,降雨年际变化较大,主要集中在 4、5、6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4%.降雨时间 161~167 d,相对湿度 75~85%.该县多年地表水资源总量 13.69亿 m3(不含资江过境水),其中县境内产水 12.30亿 m3,占 90%,外县流径该县的客水 1.39亿 m3.人均占有水资源 2 501.0 m3,年平均输沙量 60.0万 t.

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县域内森林覆盖率 54.8%.有乔木树种 93科 421种,灌木 50科 147种,竹类 10种,草本植物 88科 344种[2].现有哺育类动物有7目 18科 36种,有鸟类 12目 29科 67种,爬行类发现 3目 10科,两栖类发现 2目 7科.

1.2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根据“十·五”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及《新邵统计年鉴》(2009年),新邵县土地总面积为176 078.50 hm2.其中:林地 100 442.1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57.04%;非林业用地面积 75 636.10 hm2,占土地总面积 42.96%;国有土地 12 872.30 hm2,集体土地 163 205.90 hm2;该县耕地28 180.00 hm2(其中水田 21 400.00 hm2,旱地6 780.00 hm2)[3],占该县总面积的 15.6%.

1.3 主要水利建设工程

1)库塘工程.新邵县有下源、尧虞塘、枫树坑、颜岭等 4座中型水库,国有性质,总库容为75 630 000.0m3,经当地政府批准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小林江等 19座小(Ⅰ)型水库,总库容为 86 480 000.0 m3,集体所有制性质,隶属镇(乡)管理;有协作等 76座小(Ⅱ)型水库,总库容为 18 600 000.0 m3,集体所有制性质,隶属镇(乡)村共同管理;有输水灌溉沟、渠 16条,总面积为 298.88 hm2,集体所有制性质,隶属镇(乡)村共同管理[4].

2)水电工程.境内资水干流拦河筑坝建有晒谷滩、筱溪等二座水电站,库区河流蓄水形成人工湖,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旅游、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电枢纽工程,其主要建筑物由拦水坝,河流式厂房,升压站,升船机等四部分组成;另外,石马江、龙溪河,龙山河的梯级开发相继建成了 10座小型水电站,所发电能先后并入国家大电网.

3)生活用水水源地.境内漁溪河,酿溪河是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为酿溪县城 10.2万居民提供了 80%的生活用水量;龙山河陈家坊镇踏水桥地段建有“新邵县陈家坊镇水厂”,保障了该镇1.8万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的供给.

2 湿地调查概述

2.1 调查范围

覆盖符合湿地定义的县域范围内的各类湿地资源,包括面积为 8 hm2(含 8 hm2)以上的人工湿地(库塘、输水河和稻田)以及宽度 10m以上、长度 5 km以上的河流湿地[4].

2.2 调查内容

根据调查分类,新邵县湿地按一般调查进行,即对所有符合调查范围的湿地进行其湿地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平均海拔,所属流域,水源补给状况,植被类型及面积,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河流湿地的河流级别等内容调查.为对县域内湿地更加详细了解,根据湿地现状设计了一般调查湿地斑块补充调查表,对河流湿地(代码 201)增加河源地、河源地所在图幅号,河源地地理坐标,河源地海拔高度,河流长度,流经主要地点,河口地,主要利用方式等调查内容;对库塘湿地(代码 501)增加座落位置,所在图幅号,库塘位置图,主要利用方式等调查内容.

2.3 调查方法

采用以遥感(RS)为主、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辅的“3S”技术.即通过遥感解译获取湿地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平均海拔、植被类型及其面积、所属三级流域等信息.通过野外调查、现地访问和收集最新资料获取水源补给状况、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等数据.

2.4 调查结果

该次湿地调查总面积为 24 645.85 hm2,占县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 14%.按湿地类划分:其中河流湿地面积 2 461.93 hm2,人工湿地面积22 183.92 hm2;按湿地型划分: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 2 453.63 hm2,洪泛平原湿地面积 8.30 hm2,库塘湿地面积 485.80 hm2,输水河湿地面积298.88 hm2,稻田湿地面积 21 399.24 hm2;按土地所有权划分:其中国有湿地面积 2 779.13 hm2,集体所有湿地面积 21 866.72 hm2;按主导利用方式划分:其中水源地湿地面积 3 246.61 hm2,种植业湿地面积 21 399.24 hm2;按地貌特征划分:其中低山湿地面积(海拔 500 m以上)1 551.09 hm2,丘陵湿地面积(海拔 500m以下)231 094.76 hm2;按所属流域划分:其中资江水系湿地面积23 325.57 hm2,湘江水系湿地面积 1 320.28 hm2.

3 主要湿地类型简述

3.1 河流湿地

县域内共有河流 69条,资水干流 1条,1级支流 17条,2级支流 28条,3级支流 19条,4级支流 4条.69条河流中河流长 5~10 km的 36条,10 km以上的 33条.本次湿地调查区划河流湿地斑块共61个,湿地面积 2 426.63 hm2,61个湿地斑块中河流长 5~10 km的 29条,10 km以上的 32条.

1)资水河流湿地.资江发源于城步自治县黄马界,河口所在地益阳市南洞庭湖,是湖南省四大河流(湘、资、沅、澧)之一,县内资水流域自渔溪桥入口 (入口处地理位置东经 111°28′46″,北纬27°17′40″,海拔高度 205.0m,所在图幅号 G-49-38-[8]),流经酿溪 、晒谷滩 、塘口 、大河滩 、栗滩、筱溪等主要地点后入冷水江段资水范围.湿地面积 1005.40 hm2,湿地分布中心点坐标东经 111°24′43″,北纬 27°24′30″,平均海拔高 200.0 m,河流长 53.5 km,建水电站前落差 23m,坡降 0.43%.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121.0亿 m3,多年平均流量 383.6 m3/s.本世纪初,为调蓄洪水,在资江干流段建设晒谷滩、筱溪水电站等水电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航运、旅游、养殖等多项功能.

2)石马江河流湿地.石马江是资水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隆回县首望亭,由隆回高坪流入本县迎光山口里 (入口处地理位置东经 111°9′13″,北纬27°27′2″,海拔高度 300.0 m,所在图幅号 G-49-19-[43]),经栗坪 、五星 、言栗 、姚家渡 、石马江、大禹庙(河口)入资水.湿地分布中心点坐标东经 111°16′32″,北纬 27°20′25″,湿地 面积450.00 hm2,平均海拔高 244.1m,河流长 65 km,河流落差 105 m,坡降 1.62%,河宽在 10 m以上的支流 19条,面积 238.36 hm2.多年平均径流量6.54亿 m3,多年平均流量 20.7m3/s.石马江在新中国成立前有 40 km河道可通航 5 t以下木船[6],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进行水能梯级开发,通航从此成为历史.

3)龙山河河流湿地.龙山河是资水二级支流,河源位于新邵龙山林场吉峰(地理位置东经111°44′23″,北纬 27°29′58″,海拔高度 1 285.0 m,所在图幅号 G-49-20-[36]).经竹山冲、莫家冲、太芝庙、潭府、陈家坊、于龙头坝流入邵东郭家桥至牛马司(河口)后入邵水.湿地分布中心点坐标东经 111°39′10″,北纬 27°22′18″,湿地面积111.00 hm2,平均海拔 288.1 m,境内河流长 40 km;有河宽在 10m以上的支流 10条,湿地面积148.10 hm2.新中国成立前是龙山山区竹材、木材外销出境的主要通道,上世纪末在该河踏水桥地段建有一座“陈家坊镇水厂”.

4)渔溪河流湿地.渔溪是资水一级支流,河源位于新邵寸石镇龙竹村枫树坳(地理位置东经111°32′27″,北纬 27°27′19″,海拔高度 787.0m,所在图幅号 G-49-20-[41]),流径建龙、南岳、杉木、花桥、田心、寺门前,至渔溪桥 (河口)流入资水,湿地分布中心点坐标东经 111°31′52″,北纬27°20′34″,湿地面积 54.10 hm2,平均海拔 238.9 m,境内河流长 35 km;有河宽在 10m以上的支流4条,湿地面积 59.66 hm2.在酿溪镇沈家村地段建有水厂,是酿溪城镇居民饮用水源一级保护河.

5)酿溪河流湿地 .酿溪是资水的一级支流,河源地位于新邵岱山林场分水坳(地理位置东经111°28′20″,北纬 27°27′4″,海拔高度 1 120.0m,所在图幅号 G-49-19-[48]),流径百寿亭、大坝口、十字路、芭蕉塘、迴龙阁,至酿溪小河街(河口)流入资水,湿地分布中心点坐标东经 111°27′29″,北纬 27°23′23″,湿地面积 43.11 hm2,平均海拔 307.0 m,境内河流长 18 km,有河宽在 10m以上的支流 2条,湿地面积18.2 hm2.在酿溪镇大田村黄家坝地段建有水厂,是酿溪城镇居民饮用水源一级保护河.

3.2 库塘湿地

根据《湿地分类》标准,符合本次调查范围的库塘湿地班块 14个,其中国有 4个,集体所有 10个,湿地面积 485.80 hm2(其中国有 317.20 hm2,)湿地主要利用方式为水源地和养殖业(养鱼).

1)下源水库湿地.下源水库湿地座落在龙溪铺镇坳头村范围,所在图幅号 G-49-19(29),湿地中心点坐标东经 111°16′11″,北纬 27°31′3″,平均海拔 605.3m,湿地面积 174.60 hm2,水库养鱼面积 80.00 hm2,国家所有性质,水源补给状况以地表径流、大气降水为主,保护管理状况已建立“新邵县下源水库管理所",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源水库有多个湖心小岛,库塘形成大面积浅滩,有时淹水、有时露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吸引了大量水鸟,每年有许多迁徙的鸟在此休息、补充能量,还有部分鸟类(如白鹭等)在此繁殖.与其毗连的下源村羊古坳(打鸟坳)与隆回屏风界(国家级监测站)系南北鸟类迁徙同一通道,每年 4~5月、9~10月期间成千上万只侯鸟聚集此地,2007年县林业局在此设立野生动物保护监测点.据观察,经羊古坳迁徙的鸟类共有 9目 17科 8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8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2”的有 5种,列入中日政府间侯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 35种,列入中澳政府间侯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 8种.

2)枫树坑水库湿地.枫树坑水库座落在潭府乡梅子湾村范围,所在图幅号 G-49-20-(35、43),湿地中心点坐标东经 111°38′20″,北纬 27°27′1″,平均海拔 454.7m,湿地面积 62.00 hm2,水库养鱼面积 46.70 hm2,国家所有性质.水源补给状况以地表径流、大气降水为主,保护管理状况已建立“新邵县枫树坑水库管理所",财政全额拔款事业单位.库塘周围多浅滩、水草茂盛,加上毗连的百里龙山(新邵)国家级森林公园捞底石原始次生阔叶林(面积达 50.00 hm2),形成了适宜白鹭等涉禽、水鸟栖息繁殖的小生境,2007年县林业局在此设立野生动物保护监测点.

3.3 输水河湿地

该次调查共有输水灌溉沟、渠湿地斑块 16个,湿地面积 298.88 hm2,集体所有制性质,湿地主要利用方式为农业用水水源地.

3.4 稻田湿地

该次对稻田湿地班块以镇(乡)为基本单位进行组织,以《新邵统计年鉴》(2009年)为基础加现地走访对数据进行修正,调查湿地面积21 399.24 hm2,集体所有制性质,湿地主要利用方式为种植业.

4 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和对策

4.1 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湿地以其独特的功能,维系着水、生命、文化及多方面的关系,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既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7].尽管该县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在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生态恢复工作等方面成效显著.

1)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在国民经济“十·五、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先后完成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区划 6.73万 hm2,退耕还林 1.35万 hm2,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人工造林 0.12万hm2,封山育林 0.67万 hm2,石漠化综合治理1.65万 hm2,矿区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工程人工造林 0.02万 hm2,封山育林 0.4万 hm2.从源头加强了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确保了流域的生态平衡.

2)湿地生态恢复与利用.资水新邵段防洪干堤加固工程,晒谷滩、筱溪水电站工程竣工建设,彰显该县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饮水解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清淤扩容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新邵县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设计日处理能力为 2万 t,污水经过预处理、脱水间、CASS反应池、紫外线消毒池等工艺流程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国家一级B标准)[8];县城居民饮用水质指标全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饮用水质达标率100%.

4.2 湿地受威胁因素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直接导致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普遍破坏[9],主要表现在:基建和小城镇建设、水利工程的修建、挖沟排水、采矿等随意侵占湿地,导致湿地水文发生变化,湿地不断萎缩甚至消失;城镇化推进,人口密度加大,农村旱厕改水厕,进入水体的生活污水增多,加之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的大量使用,给湿地水体带来严重污染,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平衡;多年来,泥沙的淤积,使河床抬高,河流蓄水能力减弱,使得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功能衰退;鸟铳、放毒、铁夹、火把等旧式狩猎禁而不绝,乱捕滥猎尤存,生物威胁依旧.

4.3 原因分析

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体系不完善,对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监测和动态分析不足;湿地的无序开发,而湿地的保护管理基本处于人为主导、随意性较强的状态;湿地保护小区建设严重滞后;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淡薄,重开发、轻保护;湿地保护资金匮乏.

4.4 对策与建议

1)以资水干流及一、二级支流沿岸第一层山脊内区域为重点,结合汇水区域生态治理,通过封育管护,人工造林等措施,优化流域森林质量,恢复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防护功能,构建沿江森林生态屏障.

2)在渔溪河、酿溪河、石马江流域等岩溶生态脆弱区[10],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全面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3)在下源水库、枫树坑水库及其周围划出一定范围建立库塘类型的湿地保护小区,开展生物多样性和鸟类栖息地保护[11],禁止狩猎、采集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禁止捕杀侯鸟和检拾鸟蛋等非法活动,打造新邵羊古坳鸟类安全通道.

4)以资水干流为重点,建立河流湿地恢复型的“新邵赛双清城市湿地公园”,主打“生态保护、科普宣传、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品牌[8],保护县域范围内资水两岸珍稀野生动植物,两岸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水上乐园,形成与邵阳市市区资水湖连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观光胜地.

5)严格控制湿地开发规模,科学规划湿地生态旅游规划,湿地旅游应以科考科普为主,功能包括观光 、科考 、科普 、野泳 、垂钓 、划船 、观鸟等[12].以保护湿地景观为基础,以挖掘湿地文化为底蕴,以带动生态旅游为特色,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将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生态旅游产业.

6)成立湿地保护专门管理机构,构建该县湿地保护动态监测体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同时,将湿地保护管理纳入新邵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 彭长发,陈康民,刘跃成,等.新邵林业志[M].新邵:湖南省新邵县林业局编印,1997.

[2] 孙三喜,刘家福,李金平,等.新邵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新邵:湖南省新邵县林业局编印,2004.

[3] 廖国柱,何智慧.新邵统计年鉴(2009)[M].新邵:湖南省新邵县统计局编印,2010.

[4] 唐仕柏,张建康,陈康民,等.新邵县农业区划数据集[R].新邵:湖南省新邵县农业区划办编印,1989.

[5] 胡长清,周树怀.湖南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方案[S].长沙:湖南省林业厅编印,2010.

[6] 卿明星,张志咸,陈康民,等.新邵县志[M].新邵:湖南省新邵县县志办编印,1995.

[7] 孙广有.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0,(6):666-672.

[8] 张迎颖,丁为民,钱玮燕,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工艺与设计[J].2009,(1):5-10.

[9] 刘红玉,吕宪国,张世奎.湿地景观变化过程与累积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3,(1):60-70.

[10] 孙三喜,刘跃成.曾立志.等.新邵县石漠化调查报告[R].新邵:湖南省新邵县林业局编印,2005.

[11] 孙三喜,刘跃成,陈 昀,等.新邵县湿地资源调查报告[R].新邵:湖南省新邵县林业局编印,2010.

[12] 刘昭军.陕南地区建设人工湿地初探[J].陕西林业科技,2008,(4):135-137.

猜你喜欢

新邵县河流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篮球小将赛场竞技
河流
巧用面积求坐标
流放自己的河流
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以湖南省道县和新邵县为例
当河流遇见海
新邵县甘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