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诚信建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考察

2010-08-15张璇黎益君

关键词:义利利己诚信

张璇,黎益君

企业诚信建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考察

张璇,黎益君

诚信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不诚信的现象在企业的经济往来中比比皆是,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诚信建设不仅需要借助法律、制度等硬实力的保障,更需要依托软实力,即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诚信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的转化,使其重新服务于现代生活,这是企业诚信建设的一个关键。

企业诚信;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诚信建设

一直以来,经济学界都被新古典经济学所统治,它以理性和利己的人类行为作为基础模型,对金钱和市场提出了只能说是基本属实的论理。其理由是人类行为确实有80%是与理论相符的。问题在于,隐匿在这80%以外的20%是什么呢?对此,该学派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福山先生指出,人类的经济生活其实是根植于他们的社会生活之上的,不能将经济活动从它所发生的社会里抽离出来和该社会的风俗、道德、习惯分别处理。简言之,经济无法脱离文化的背景。当今社会特别是企业中频频出现的诚信问题,恐怕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源了。

“近百年的中国,是问题最多的时代。每一个问题,追根究底,都是文化问题。”[1]1韦政通先生作为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深领悟的学者,认为文化是很难被定义的,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无所不在的,难以捉摸;另一方面,人们往往不能以中立的眼光来看待文化,总是从自己的立场、根据特定的需要来界定文化,难免有失偏颇。

关于文化的分类,现代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三者相互渗透、制约。在文化传统较为悠久的民族,三者常常是结构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种观点认为,存在器物、制度、行为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渗透在物质、制度、行为的各个方面。这两种观点都承认观念、精神等文化最具意义,理由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自由意志,有思想,有主体意识,有目的性,而这一切,都统称为观念。观念的表现形式便是宗教、艺术、哲学、法律观点和行为等等。

文化具有进化的功能,但中国文化的系统内部却缺乏这种自清能力。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文化中的许多糟粕被抛弃,精华被保留,但其作为化石文化的本质特点仍然没有变。对此,韦政通先生指出:“在中国的道德文化方面,自古就重直觉不重理智,重信古不重怀疑,重独断不重批判,结果发展出万世一系的道统文化观。假如中国一直维持闭关自守的局面,中国人仍会顺着原有的方向生活下去,不会觉察出有什么问题。”[1]19因此,我们在探讨企业失信的根源时,就不得不反思传统文化的消极思想,在寻找企业诚信建设思路时,也必须借鉴传统文化里的积极因素。

一、由熟人间的诚信到普遍社会的诚信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伦理基础。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简单地沿袭,并且想当然地认为传统诚信的内涵就是现代诚信思想的唯一内涵。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变迁,许多传统的观念早已不合时宜,如果我们还不假思索地加以学习和效仿,不但起不到改变现实的作用,还易产生说教的嫌疑。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意识的原理,之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对其做了精辟的概括,他们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段话恰恰印证了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自古以来,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封建礼法和伦理道德观念无不是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上产生的。

中国人有深厚的乡土情谊,这种情谊和中国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非常密切。《周易·系辞上》里说,“安土孰乎仁,故能爱。”《礼记》中进一步说,“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土”就是人们休养生息的土地,后世将“安土”称为儒家的乡土之教,土地和道德也因此发生了关系。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往往安土重迁,老死不出乡,人们之间十分熟悉,相互依赖性特别大。这种深厚的情谊,构成了传统的乡土社会,其特点是村落里没有陌生人,所有人的生活、工作、交往都在村落里完成。因此,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可能在一夜间被全村人知道,正所谓:“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2]204人们的言行自然而然地受到外界的约束,大家相互信任,没有谁敢凭招摇撞骗而生活;即使有少数为非作歹和不诚信之人,也逃不出同乡人的谴责和惩罚。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传统意义上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基于血缘和地缘的生活格局完全被打破,整个人类历史发生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市民社会”的到来使人与人的交往少了许多确定性。这种情况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尤其明显。正如罗尔斯所言,即使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中,要使一个人相信另一个人的行动的真诚是不容易的,甚至一个人向自己证明自己的真诚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如何把原本存在于熟人社会的诚信用于陌生人社会就成了问题的关键。由于熟人社会里人们之间彼此认识,所有人的生活、工作、交往都在村落里完成,这就形成了对相互间日常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在陌生人的社会里,虽然人的依赖关系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3],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的关系恰恰是以人们之间的差异性为前提的,这种差异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人们之间愈来愈密切的社会分工……分工使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纽带。在愈益细密的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人只是生产某一种产品,或是只生产某种产品的某一部分,但是人的需要却是多方面的,这就导致人们是绝对的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4]正是这种新的需要和依赖关系的出现,使陌生人之间的诚信成为可能。

二、由自律的诚信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诚信

内省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儒家非常重视内省在约束人们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并认为通过道德内省和自律,人人都可以成为有德之人。孔子最早提出“内省”的修养方法,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2]168认为只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是否有无愧疚,如果没有,那么就没有什么可忧愁害怕的,这就是君子。孟子也注重对内心的体认,这与他主张人性本善是相通的。他认为,人性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这善端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由此发展扩充就形成了“仁、义、礼、智”四德,他指出,社会上之所以有“不善”之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去探索这“四德”罢了。由此,孔子提出了“求放心”、“反求诸己”的内省修养方法,以此找回善心。宋明理学家继承发展了“孔孟”的道德修养方法,比如程颐提出了“诚敬”、“致和”、“集义”,王守为提出了“致良知”的修养方法。

总的来说,儒家的内省强调的是自律的作用,这是一种对人性的尊重。但是,能够做到时刻保持自律的人毕竟是少数,这种内省法往往只有那些悠闲阶层才能修炼,体现的是一种小资情调。一般情况下,老百姓往往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流于世俗,趋于从众。

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价值多元的复杂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之间只是一面之缘,除了亲人朋友外,日常生活里交往最多的就是素不相识的人。传统社会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较少以及情感的牵系而保持内心的澄净;与之相反,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现代人时时刻刻都在面对利益的诱惑,人们或多或少会在利益面前把持不住,为了私利而失信于人。企业道德自律固然重要,但是在企业道德观念还没有树立起来,在社会的诚信氛围没有形成之前,也许只有把企业的自律与社会的他律有机结合,以他律促进企业自律的形成,才是企业诚信建设的一条出路。

三、由利他的诚信到利他与利己相统一的诚信

利他,一般指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不图回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与利他恰恰相反,利己是一种只顾自己的行为。利他与利己的问题,表面看来,利他肯定好于利己,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的关系绝非如此简单。自孔子开始,儒家便有了对利他与利己关系的思考,只是代之以义利。孔子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92除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之类将义利对比的观点,但其有关义利的认识是比较感性的,都是些简单论断。相比之下,孟子的观点更进了一步,《孟子》开篇第一句就是讨论义利的问题。孟子大老远跑去见梁惠王,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2]260孟子认为,只要君主讲仁义、重道义,那么利益之类的都会纷至沓来,不需刻意追求。荀子主张先义后利,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肯定义、利存在的合理性。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并非主张义在利中求,而是认为先义才能后利,否则就是可耻的,不道德的。

董仲舒也谈义利问题,但他却保有两种义利观,一种是言义不言利。“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意思是仁人应该使其行为合于法则、道义,不要图谋个人利益。这是关于义利对立的观点。另一种是义利两有,义重于利。“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这句话显示了义利关系问题的另一方面。前句“不计其利”后句“不急其利”,两句话乍看一样,实则是有差别的。“计”用作动词时有计较的意思,“急”用作动词时指想要尽快做某事的意思,前句是完全否定“利”的存在价值,后句则允许在“行义”的前提下“得利”。

董仲舒之后,学者要么认为义利对立,要么认为义利共存,义先于利或利在义中。可以说,思想家们关于义利的讨论以及利己与利他关系问题的分析很有借鉴价值。利己与利他究竟以怎样的姿态出现才能最大地促进企业诚信的增进呢?笔者认为,利己与利他是不能够全然对立的,因为离开利己的利他,就是对人性自由的践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不被社会主流思想所提倡,但它恰恰表明了人的自然性;但如果只讲利而不讲义,那就只关注到了人的自然性,而漠视了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共同组成了人性的两方面,它们缺一不可。如果社会性被忽略,那么人必将不成其为人;但如果自然性被压抑,那么人的社会属性也必将失去基础和前提。那么,利他和利己的关系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其实,它们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两者以共存、共生、共荣的方式一齐维系着社会的和谐统一。

总之,企业诚信建设是一个历时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文化、法律、制度、教育等加以配合。重新认识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是解决企业诚信问题乃至整个社会诚信现状的一大关键。

[1]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3.

[2]杨伯峻.今译《四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

[4]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C93-02

A

1673-1999(2010)06-0147-02

张璇(1984-),女,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5)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企业伦理;黎益君(1982-),男,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企业理念。

2010-01-18

猜你喜欢

义利利己诚信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利己”二面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北京义利经典味道百年情
面包老炮儿
兼济天下:苏南义庄经营中的儒家义利经济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