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语文教学创新思考

2010-10-20黄明华

关键词:职校语文教育

黄明华

职校语文教学创新思考

黄明华

目前国家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上海市在职教改革方面做得很好。文化课改革思路中融入了增大课程弹性、兼顾多元需要、允许多次选择、引入市场机制等理念。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语文教学的创新。

创新教学;教学艺术;思考

创新是时代的基本特征,也是未来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新世纪里,随着我国城市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提出了质的新要求。对于职校而言,担任基础课的语文教师要在观念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要让语文与生活同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创新授课形式,打破时空界限,把语文“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和人生“大舞台”紧密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社会化、生活化、有用化、服务化。

一、职校语文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新课改理念:任务引领型,是语文教学创新的大环境

传统职校课程体系存在以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课堂以传授为主;理论课程多,与就业相关的实践课少;教学内容陈旧,与工作岗位脱节等严重问题。现在,中等职业教育教改的方向是任务引领型,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而把理论的“基础核心地位”转变为“服务从属地位”,使理论服务于能力的形成,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构建。当然,这并不是要弱化理论知识,只是在理论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变化,更强调理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因为语文是文化基础课的主阵地之一,要担当起服务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其后续发展服务。新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为语文教法创新提供了大舞台,和所需的“空气”、“土壤”。通过比较就会发现,语文课改教法创新非常必要(见图1)。

图1 职业教育新、旧两种模式

(二)教材编写引入市场机制,一纲多本,多次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上海市教委推出《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针对中职生厌学情绪严重、文化基础薄弱、成绩参差不齐的现实,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编写文化课教材,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将选择权交给了学校,体现了灵活性。灵活性还表现在:一是语文课程弹性很大,内容设置了“基础”和“拓展”两个平台,改变了以往整齐划一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根据本校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适度取舍,使用属于自己的“活页化”的教材,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二是教材编排新颖科学、富有趣味,编写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在体例编排上活泼大方,将学练要点、科学常识、精彩点评、应用写作、口语交际及学习技巧等小板块合理安排于适当位置,有利于教师各取所宜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三)基础教育分流制度,适应中职生源特点

我国基础教育分流制度给职校带来了“特殊的群体”。教育分流是为公众提供了教育的自主选择权利,使教育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分流手段的不合理、不完善,各类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衔接,初衷良好的“选择性分流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的却是“淘汰性分流机制”的角色。职业教育在精英教育、学历教育的大环境下被边缘化了,从“分流”变成“淘汰”,让职业教育在一些人眼中成了“二流教育”,职校也成了学生无路可走的“悲壮”选择。正如人们所说,“金娃娃”和“银娃娃”考入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而“铜娃娃”进入了职校。于是,在人们的眼中,职校的生源就是考试的 “失败者”,是不能很好约束自己的“品行习惯不良者”,是“学习能力低下者”,总之,是一群有各种毛病的集合群。面对这样的“特殊群体”,我们就要创新教法,以此来解决这个“特殊的问题”。

二、职校语文教学创新的方式

(一)语文教师要学会形成“合力”

教师要学会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来优化自己的教学。笔者从教学十多年,认为有如下一些合力是可以充分利用的:①动力与引力的合力。动力即内在需求,有向名师靠拢的精神追求,将教书看成是自己追求人生乐趣的事业;引力即外在的需求,如考核、奖励标准等功利性需求能对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教师如能从外在需求与内在需求中找到最佳整合点,则身心愉悦,就能达到名利双收的人生自由境界,人在这种境界中最能创造奇迹。②个人与集体的合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年级组同行,甚至是其它科目老师的集体智慧,要敞开心灵,取别人所长补己之短,积极投身到语文组开展的各种语文活动中去,在实践的过程中,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闪烁不定的火花,就是奇迹的源头所在。③领导与自我的合力。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高明的语文教师会将现实的点滴搬运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要想将实地采访、市场调查报告、竞聘演说、模拟主持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场地、资金等问题就需要借助于领导的力量。④学校与自我的合力。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大环境,尽量争取在活动中加入浓厚的语文元素,拓展语文教学活动创新的平台,这样,你的语文园地里就能开出各种奇异的花朵。

(二)语文教师要学会教学“艺术”

职业教育的生源是特殊的群体,要使“特殊生”成才,就要有非常之手段,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掌握教学艺术。哈佛大学霍华德·德纳教授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图2)。这一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智力理论仅以语文和数学智能判断人的智力水平的局限,揭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力体系的存在,即每个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人的智能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人的一种或两种智能通常比其他几种智能发展得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种持久的状态,通过外界的各种手段可以激活和发展自己的其他智能。那么,我们应如何激活、发展和平衡学生的八种智能呢?这就是教法创新的问题。语文教学是主要文化课阵地,应充当运用好教学艺术的“领头羊”。“铜娃娃”职校生在语言文字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上较差,但在其它六个方面表现得活跃,特别是人际关系、身体运动、音乐节奏方面尤其擅长,这就要求教师要扬其所长避其之短,做到因材施教。

图2 多元智能理论结构图

三、职校语文教学创新的落实

首先,要不断充电更新自我,做时尚感应的“新老师”,这是教学创新的前提。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是一个“新老师”,即身上有当代时尚的最新元素,有学生中流行的热点话题。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课堂教学已不再是学生唯一获取知识的渠道,与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相比,学生更乐于接受后者。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课堂界限,不仅要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还要知道绿色消费、环保理念、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网络数字、主权人权、科技发展等问题;了解极限运动、周杰伦、迈克尔·杰克逊、NBA等;了解校园时尚热点,流行饮食,日韩影剧,形象塑造以及健身运动、自助游、流行饰品、卡通漫画、手机短信等。教师要积极进步,跟上时代的步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贴近学生、走进心灵;教师也是学习的参入者,要做一个敢于解剖自我、更新自我、创新自我的创新型老师。

其次,要将学生的“雷达接收天线”对准老师,实行“两管”,这是教学创新的保证。 再优秀的教师、再高明的授课方式,如果学生不听、拒绝接受,也是无效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的耳朵“竖”起来,接收的“天线”对准老师的“发射塔”,才能保证过程的畅通性。常规的课堂纪律要求不可少,管法有两方面:一是保证多数学生的利益,对极少数违纪者采取强制的手段,这是“硬管”;二是教师要使出浑身解数,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用不同的方式来刺激学生,使之保持在精神饱满兴奋状态,这是“软管”。双管齐下,是课堂教学创新的保证。

最后,要用“百变魔术”的教法进行创意设计,这是教学创新的关键。职校的语文远远不止4本书,它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特别是当地的文化和时代最新文化。一位语文老师这样说:“语文能力对于一个企业的技术工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表达能力,在交际中善于说话;另外,就是常见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把车间生产的问题记录下来,能够写出一些有思想、有见解的调查报告,那么我们的学生就很有可能得到企业的提拔重用。”职校老师要打破现成教学模式,广泛搜集各方面资料,选择报纸、杂志、电视上的有关素材,经常开展与企业贴近的语文活动,让语文等于企业生活。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后就能将所学知识派上用场。总之,教师应力求不断更改教法,通过创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永远有新的感受和体验。

当然,这里谈的创意都是紧紧围绕实用基础上的创新,教师尤其要重视这种贴近市场、贴近经济、贴近实际的应用文教学,加大对学生“写”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用性”的指向下,能够渐行渐远,将创新的价值发挥最大。

四、职校语文教学创新带来的效应

中职语文创新教育拓展了语文教学空间,破除了中职生素质差、不可教、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大众定论,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尽了语文的一份力。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G712 文献标示码:A

1673-1999(2010)06-0195-02

黄明华(1974-),女,上海人,硕士,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上海200231)讲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史。

2009-10-28

猜你喜欢

职校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配合学校做好职校生的教育工作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