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图书馆西文编目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0-08-15于明波
于明波
(赤峰学院图书馆,内蒙古赤峰024000)
关于高校图书馆西文编目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于明波
(赤峰学院图书馆,内蒙古赤峰024000)
通过对西文编目发展历史的回顾,明确新时期、新形势下西文编目人才需要具备掌握各种语言技能、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更高更全面的素质,并结合当前西文编目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西文编目人才培养方向,着力打造专业素质较高、外语知识广泛、软件操作熟练、勇于探索创新的复合型西文编目人才队伍.
高校图书馆;西文编目;人才培养
西文编目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术性、专业性、服务性等特点.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传递更加频繁,西方优秀的原版、原著、原文的作品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就普通高校图书馆而言,面对日益增多的西文图书和日趋现代化的编目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西文图书编目人才队伍成为了迫切的需要.
1 图书馆西文编目的发展历程
西文编目的发展历程,从技术环境上说,经历了分别以手工编目到计算机编目到联合编目再到网络编目为主的四个阶段,从专业规范上说,先后经历了卡片著录格式、MARC机读目录格式、DC元数据格式,从工作对象上说,图书馆正面对着从图书到非书资料到网络资源的变化.
1.1 手工编目为主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文献到图书馆后经过分类,编目人员完全凭借手工单张油印或打字机打印等方式,将文献的索书号、题名、责任者项、出版项等著录项目著录在目录卡片上,不仅检索点单一,检索途径少,而且缺少主题标引,读者主要通过手工查找方式进行书目查询,效率低下,速度缓慢.
1.2 计算机编目为主阶段(20世纪80年代)
计算机编目是对书目数据的处理过程,就是把在编文献的内容和外部特点记录在计算机载体上,按著录条例进行规范,成为一组书目数据,这时开始出现机读目录,许多过去由人工完成的传统文献编目工作,如数据录入、查重、加工目录卡片、目录组织、数据审校等,已经完全可以由计算机系统完成,读者通过计算机查检方式进行书目查询,效率大大提高,速度得到加快.
1.3 联机编目为主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
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结合,使传统的、封闭的、分散的文献编目逐渐被联机编目代替.联机编目旨在逐步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联合书目数据库和联合馆藏目录,统一的格式、统一的编码、标准的著录、规范的标引等高质量数据,可供各类图书馆共享书目成果与文献资源,从而在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中形成网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1.4 网络编目为主阶段
进入新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编目人员通过网上资源编目,把有序的网络空间变成数字图书馆,不再局限于本地区或本行业资源的共享,而是扩展到整个网络空间,更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及用户的要求.目前,元数据(MARC、DC等)就是广泛应用的网络编目形式,其简练、易理解、可扩展等特性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正逐步发展为世界公认的标准.
2 现阶段西文编目人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西文编目工作现已步入了集中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崭新时代,但现有的西文编目员队伍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西文知识与编目工作还没有有机结合起来
在普通高校图书馆中,西文图书阅览的需求群体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教师在内,西文图书阅览仅有中文图书阅览人数的10%-15%.为此,一些高校图书馆根据西文图书编目工作的需要,从其他岗位临时调配、抽调西文编目人员.其中,多数编目员虽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但未受过西文编目工作的专业培训,对西文编目工作必备的基础性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属于从头学起、边干边学;还有个别工作人员,从事中文编目工作多年,原有的外语基础已经过时或遗忘,从事西文编目工作后,需要重新复习外语知识、积累外语经验,根本无法尽快进入新角色.
2.2 西文编目软件与网络还没有实现有效链接
无论是联机编目还是网络编目,在客观上都要求西文编目人员须具备丰富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但一些习惯于传统的、单机的编目方式的编目人员,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新软件接受能力较弱,甚至存在排斥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全国2000余所高校中,实现联机注册套路的近500所,其余高校图书馆均无法链接,严重制约了西文图书编目的网络化发展.
2.3 西文编目人员的外语知识还相对单一
目前,我们所接触的西文图书多为英文版,掌握良好的英文读解能力非常重要,但是由于通常的英语教学所学的英文词汇量较窄,对于西文编目工作而言实用性较差,特别是面对英文图书中出现的专有名词、专门术语需要现用现查.此外,随着相关需求的增加以及各国文化交流的需要,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图书也日益增多,但现有的西文编目人员大多只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对于其他语种一无所知,导致大量的非英语版图书编目工作出现困难,甚至无法编目搁置一边.
2.4 西文编目人员综合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由于西文图书涉及政治、经济、科学、人文等内容,从事编目工作的人员即使不能熟知各种知识,也应该做到略知各门学科.而目前西文编目人员均处在就编目而言编目的工作状态,不能积极主动地了解和熟悉各学科门类的基本内容,了解当代科学发展状况,特别是缺乏对最新的科技动态、图书出版、图书形态的了解和研究,导致对图书文献内容及其形态鉴别能力的下降,容易造成具体编目工作图书归类混乱.
3 西文编目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
西文编目人才的培养是提高普通高校西文编目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时期西文编目工作需要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培养专业素质较高、外语知识广泛、软件操作熟练、勇于探索创新的复合型西文编目人才.
3.1 参加正规资格培训,努力成为合格的技术员
英国图书馆专家哈里森说过:“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效率高、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的读者服务.”美国对编目员的要求很严格,不但要有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可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而且还应具有相应的编目知识,具有AACR2、MARC格式,LC分类法及主题词表,OCLC和LC规则实践知识和规范文档的设立与维护经验,熟悉国家标准协会的馆藏标准,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最好还有其他专业知识.具体到我国,每年都要面对全国图书馆组织进行专门的西文编目培训,作为正在和即将从事西文编目工作的人应该积极争取这些难得的培训机会,通过短暂的集中培训.一方面,熟悉国际上西文图书编目的标准化工作和方法,掌握国际上西文编目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认真学习《CALIS西文图书编目业务培训教材》、《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例解》(西文部分)等专业教材,并经过严格的考试取得“上岗”资格,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2 涉足多门外语知识,努力成为熟练的翻译员
针对现在西文图书的语种仍然以英文居多的现实情况,过硬的英文水平还是西文编目人员应具备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具体编目工作中,要不断扎实英语基本功,不断积累英语词汇量,并着重掌握一些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更好地对各种西文图书进行辨类、定类、归类和著录.在熟练掌握和应用英语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普通高校开设多门外语课程的便利条件,主动与领导和相关部门沟通,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西文图书编目人员进修法、德、俄、日等语种,增强外语学习氛围,打造外语学习环境,让每一位编目人员都能够了解和掌握两至三门外语知识,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对所有西文图书的正确、规范、科学编目.
3.3 不断提高综合技能,努力成为优秀的操作员
从事现代编目工作时刻离不开计算机.在使用计算机做好各类图书正常编目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各种资料的统计,如分类统计、复本统计等,还可能要做新书通报、专题书目通报等,并且还要随时备份数据,以免发生意外,所以编目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实用技巧.此外,编目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比如,要了解网络资源的种类、分布,识别每一种网络资源的格式;要熟悉电子文献的解读方法,以便能顺利将电子文献解读出来;要了解本系统计算机在网上的分布情况,在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中,联机编目协议主要是进行网上联机检索,以便获得其它图书馆或编目中心的标准书目信息,对与编目有关数据进行检索,掌握网络检索及资料维护技能;要了解与网络资源编目有关的语言,运用这些语言对文献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标记,以实现对各类文献结构和内容的标准化描述.这些网络编目语言,可以有效帮助西文图书编目员熟悉数字文献的存储及描述,以便对网络资源进行编目.
3.4 积极探索实践途径,努力成为勤奋的研究员
“术业有专攻”.我们在积极倡导西文编目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也需要针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不同特点,就某一个领域大胆实践、开拓创新、重点突破.特别是应该选派有一定工作能力和信息素质的专业人员,独立负责某一学科图书编目的全面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管理及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其外语专业知识、图书情报理论以及图书编目等特长,调动个体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提倡创新、鼓励创新、奖励创新,把创新意识融入到西文图书编目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中,用创新推动西文编目工作科学、高效发展,用创新促使西文编目工作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用创新造就适应新时期西文编目工作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1〕孙明华.西文编目的发展对编目人员的要求.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8).
〔2〕高波,白冰.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研究综述.龙岩学院学报,2008(4).
〔3〕冯淳玲.试论图书馆西文编目工作的发展及网络环境下的西文编目工作.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4).
〔4〕张俊明.网络环境下西文编目员工作方式的变化与发展.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3).
G258.6
A
1673-260X(2010)11-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