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建设回顾

2016-07-20陈彦华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教育英语教育

陈彦华

【摘要】英语教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是很普及的一门外语。中国的外语教学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17世纪,随着俄国不断东侵,因外交需要而开设的俄罗斯文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了闭关锁国的晚清腐朽政府,“西文”和“西艺”的“新教育”开始流行起来。京师同文馆也应运而生。根据客观环境发展要求,京师同文馆制定了自己的语言规划。

【关键词】英语教育 西文 西艺 新教育

英语专业教育,从清朝末期的星星之火发展到今天的燎原之势,目前我国在普通高校中开设的语种有50多个,设有英语专业点将近1000个。英语专业普通高校在校生大约有40多万,高职高专在校生有近50万。2006年学习英语的初中生有5937万,高中生2514万。小学3-6年级学生共7281万,期中绝大部分在学习英语。在这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经历了多次大的社会变革,每一次社会变革都带来了外语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变化。本文试图梳理社会经济发展对英语教育政策和语言规划的影响。

“中国的外语教学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从元朝的回回国子学、明朝的四夷馆、清朝的俄罗斯文官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了闭关锁国的晚清腐朽政府,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开始力主兴办学习“西文”与“西艺”的“新教育”。所谓“西文”,即培养外国语翻译人才。所谓“西艺”,即培养掌握“洋枪”、“洋炮”、“洋机器”的科技和军事人才。所以,学习“西文”的京师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开馆,初设英文馆。之后,洋务运动又开办了一些军事学校和科学技术学校。如求是堂艺局(1866)、操炮原堂(1874)、福州电器原垫(1876)、天津电报学堂(1880)天津水师学堂(1880)等。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洋务拍创办了近27所各类洋务学校。(李娅玲 2012)这些学校大多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外语课程。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是采用英语授课。这可以说是早期的全英教学。

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深感外语人才的匮乏,这是成立培养外语人才的最直接动机。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向阳在《京师同文馆组织分析》一文中,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论述了京师同文馆产生的原因。所谓的微观环境,最初用于市场营销学,指的是直接制约和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力量和因素。本章的微观环境指的是对洋务学校这种教育形式的出现、存在和发展具有最直接和具体影响力的外部因素、条件和背景。中观环境,在经济学中是指企业涉入行业状态、所处地域条件及相关业务关系等外在要素的集合,主要包括行业环境、地域环境、业务环境。本章的中观环境指的是,鸦片战争以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的各个社会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宏观营销环境指对企业营销活动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分析宏观营销环境的目的在于更好的认识环境,通过企业营销努力来适应社会环境及变化,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本章中的宏观环境指的是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变化整个大的社会背景。陈向阳认为,京师同文馆的微观环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现代外交的产生及新式翻译和外交人才的匮乏。鸦片战争从客观上促成了现代意义的外交。在京师同文馆成立之前,清政府对外交涉不是由外国人转述,就是以“通事”为中介,结果往往给中方外交带来损失和危害。二是俄罗斯文馆的存在及其影响。三是总理衙门及其与京师同文馆的关系。总理衙门是一个新式的专业外交机构,同时也是京师同文馆的主管部门。就中观环境而言,两次鸦片战争以后,晚晴在技术、经济、制度(包括组织)、政治、文化(包括教育)、观念等社会各个领域都已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革,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其中尤以组织变革和教育变革与京师同文馆的关系最为密切。至于宏观环境,一方面,伴随改革的全面展开,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开始从手工——农业——人治——专制社会向机器——工业——法制——民主社会转型,社会性质开始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

在这样的组织环境下,根据客观的环境和环境发展要求,京师同文馆制定了自己的语言规划。建馆之前,大臣联合奏请的《统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中就有这样的文字:“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法、米三国文字之人,请饬各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京师同文馆的语言设计是培养“识其性情”,“通”“语言”的“专英、法、米三国文字之人”,即英语翻译,法语翻译和美语翻译(不知美国也是用英语)。教习“挑选诚实可靠”的“广东、上海商人”。教习的职业背景可以为其提供翻译实践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翻译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从洋务运动的人才观与教育的关系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才与教育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教育从其本质来说,就是使受教育者逐步实现社会要求的过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育必须迅速地作出应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表明,凡是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1]陈向阳.京师同文馆组织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2]戴炜栋,胡文仲.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教育英语教育
相约“新教育”的美好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大专院校英语教育的创新模式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走进新教育,师生共成长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走进新教育,拓展“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