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工作:愿景与路径的统一
2010-08-15林昆勇
林昆勇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 3 0 0 2 2)
构建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工作:愿景与路径的统一
林昆勇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 3 0 0 2 2)
构建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工作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部署。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改善民生工作是推进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手段。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理想愿景与手段路径的统一。
改善民生;和谐社会;愿景;路径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追求的共同的美好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必然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理论和优秀成果、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基础上,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有机结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应是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是旨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社会。[1]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政府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为民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改善民生、服务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求,两者之间构成了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理想愿景与手段路径的统一关系。
一、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党中央向我们发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神圣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每一个社会公民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认真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不断丰富、升华、发展和谐理念,致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深入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在现实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直接的观念支撑作用,是凝聚人心的旗帜。[2]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既要百花齐放,百家齐鸣,也要有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取向一致的价值标准体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最根本的、最能体现全体社会公众共同意愿的社会价值趋向一致,人们才能在这个社会和谐相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并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积极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一种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的生成,代表着一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从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每一个社会公民来说,培养高尚的道德信仰,爱祖国、爱人民,关键是要解决好理想和信念问题。从哲学上说,理想问题是一个价值观、幸福观的问题。马克思正是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从而把自身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全人类的伟大事业。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培育我们应有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意志,并使之沉淀为良好的价值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转化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意志,必须经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个在不断自我体会和领悟中潜移默化的过程。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实现。
(二)不断加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淀厚实丰富的科学文化底蕴
人类社会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进步、从钻木取火到四大发明,从牛顿力学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蒸汽机产生到电的发明,从电子技术到信息智能,科学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繁荣昌盛,是以科学为基础的。科学作为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智慧结晶,反映了人类从摆脱愚昧状态与宗教迷信到掌握自然客观规律的过程。回顾人类先辈走过的峥嵘岁月,在那蛮荒的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对自然恐怖与敬畏的社会自然世界,而科学就像愚昧黑夜中的指路明灯,把人们的心灵一点点地照亮。特别是在当前,无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实现小康社会,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上,科学文化普及工作不但不能缺位,而且应当有所作为。目前,我国社会公众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需要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通过不断加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去认识世界、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憧憬未来。
(三)不断加强学习思想品德修养,形成诚实友爱的文明道德风尚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长卷,《礼记·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素履子·履信》曰:“天失信,三光不明;地失信,四时不成;人失信,五德不行。”由此可见,“诚信”二字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社会无诚信不稳。诚信不仅是发家致富之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法宝。从历史上社会的治乱盛衰、人生的穷达荣辱可以看到,社会成员之间的诚实友爱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个人修养的必备要素。诚实友爱成为人们共举的道德标准。我国素以诚实友爱的文明道德风尚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信任。一位哲学家曾说过“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一语道出社会人间真诚的秘诀:敞开心灵,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所以,唯有敞开心灵,永葆心灵的善良,我们才能形成人生最高的美德——诚实,社会才会由此形成和谐、稳定与祥和。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我国城乡居民的道德修养水准,保持我国社会发展的和谐、有序、文明、繁荣。
(四)努力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与人、社会、自然的协调统一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全面系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等各个方面。[3]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根本无法形成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为,在整个社会和谐中所展现的,就是微观层面上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在社会的中观层面上的体现。从宏观的层面来看,除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外,还有人与自然的大和谐——“天人合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对社会环境的组织作用,要求用和谐理念、原则和方法去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发展,达到社会系统和谐运行的最高境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致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小康社会。
二、满足民生需求,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一)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工作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经济发展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涌现出“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态势,这既是经济稳步发展的动力,也是对社会各方利益整合协调的挑战。改善民生工作是解决社会整合协调问题的现实要求。首先,当前我国社会整合协调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致力改善民生工作。社会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利益需要关照,因社会利益分配过度失衡造成的裂痕需要弥合,社会信任与凝聚力需要加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已远远超出了社会整合系统的功能作用,政府必须寻找补充辅助手段来应对这样问题。而加强以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的改善民生工作就成为一个重要途径。伴随我国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逐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成惠及人民群众的小康社会。形势发展要求我国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在持续快速地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更加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更好地服务于民生特别是弱势群体。解决民生问题,增进人民福祉,强化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改善民生工作的能力建设,立足于我国国情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善民生工作制度。
(二)改善民生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会伴生诸多社会问题并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尤其是当下世界经济危机将可能会加剧社会问题,而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改善民生工作可以满足社会民众的实际需要、增进广大群众的福祉、维持社会秩序做出自己的贡献。党和政府已将改善民生工作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中,并对改善民生工作的快速发展提出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强势落实、有力推动改善民生工作。在我国,党政部门的大力推进是改善民生工作得以快速发展的最直接的动力。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明确我国公共服务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基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民生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入手,切实满足民生需求,提高服务民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发展民生事业要把握关键,统筹兼顾,务求实效
发展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核心的民生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新的课题,必须正视当前民生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完善民生事业发展政策,改革民生事业的管理结构,创新民生事业的投融资体制,建立民生事业的综合评价机制,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努力提高民生事业发展水平,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坚持以人为本是加快民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前提
发展民生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人民群众的疾苦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第一追求,以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为第一标准,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为主,推进民生事业稳步、持续而又全面地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本”民生事业发展,要从国家层面上进行“一盘棋”统筹谋划:从政策、体制、机制、管理、服务、监督、立法等各个方面,以满足民生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加快发展民生事业。发展民生事业要突出解决民生问题,把民生问题摆在发展民生事业的重要议程重推快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物质和自我发展的根本需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同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包括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权利,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有经济和社会安全感。
2.统筹城乡发展是加快民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发展民生事业要注意统筹和协调发展,切实做好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民生事业各个环节与不同方面相互协调,无论是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养老问题以及其他问题,都要从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统筹兼顾工作,做出适当安排,妥善处理和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让科学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地区和城乡之间民生事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中西部贫困地区及广大农村民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民生事业领域的供需矛盾不断涌现。因而,发展民生事业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指导,促进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矛盾化解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民生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合理调节好各方社会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是加快民生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民生事业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公共性和非盈利性,需要公共财政提供大力支持。在民生事业发展方面,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民生事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政府,并且在促进民生事业发展进程中,需要由政府发挥统一的协调作用。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与提升的需求,务必加强政府在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对民生事业工作的宏观指导。民生事业发展,经费投入是关键,政府是主渠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会不断地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无外乎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两种作用。政府在保证民生公共设施完善的基础,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作用,广泛调动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共同推进民生事业发展的新机制。当然,在政府对民生事业投入与宏观组织管理的前提下,要逐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确保民生事业发展的顺利实现。在民生事业资源的配置方面,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整合,由政府进行集中购买民生产品和提供民生服务。
4.结合公益与市场需求是加快民生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发展民生事业,一方面,是强调公益性,理应承担社会民生公共服务的职能,必须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推进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民生事业发展也要研究市场,了解市场,强化市场取向,解决好面向市场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问题。民生事业发展要贴近人民群众、贴近实际民生需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持续发展动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民生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新的形势下,民生事业发展在保证社会公共公益服务的同时,把握市场取向,兼顾社会效益,必将有利于民生事业的更加繁荣发展。通过完善社会组织,由政府通过加大对民生服务项目的投入来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民生事业领域的经济政策,建立民生事业发展资金的独立筹集与使用机制,建立独立的民生事业发展基金和独立的民生事业发展基金的使用机制,由政府民生事业调控中心机构进行统筹安排,专款专用。
三、构建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工作:理想愿景和手段路径的有机统一
我国已经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按照这种发展目标,改善民生工作应该获得较快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以民生为基础的小康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下,在政治民主化和服务民生工作大众化的进程中,改善民生工作将为政府开辟出一条促进政府与民众建立广泛合作关系的渠道。这更有利于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与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是现代政府的发展趋势,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准则和最终目标,为人民、为企业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政府要按照透明、公正、公平、廉洁、高效的要求,转变职能,精简机构,规范行为,依法行政,为社会成员全面发展提供公平的环境、条件、机会、机制和规则,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以民主为基础的法制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下,在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民生工作具体化的进程中,政府在改善民生工作方面应建立起更广泛的社会各方力量合作关系。政府培育和推动发展民生服务机构是必要的,政府与民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起一种协同的合作关系,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与社会和谐。
(二)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危机证明,政府只有把自己的主要职责放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方面,才能使得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为人民群众提供快速有效的社会服务和保障防护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必须抓紧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化管理,完善社会危机管理制度和危机处理机制,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安全。[4]伴随下岗失业、上学贵、就医贵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涌现,出现尽管经济获得快速增长,但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的福利保障却越来越少的现实。解决现实中劳苦民众的切身问题,切实致力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重点抓好包括九年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工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在做出决策、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时,务必始终坚持把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经济发展的速度、政治改革的进度和改善民生的力度有机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着力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
片面经济增长和对社会发展的忽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教育、医疗、廉价房等被市场化甚至过度市场化,造成困弱群体社会福利服务缺乏可获得性;由于社区服务能力不足,社会保障制度断裂,造成某些弱势群体严重的失落感;城乡差距扩大,引发社会凝聚力的松弛,出现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弱化等。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社会问题,需要加强改善民生工作,关照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利益,弥合社会利益分化过度失衡所造成的裂痕,重建社会信任与社会凝聚力。通过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收入、养老、健康安全,建设有效的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尤其是要构建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教育、住房“三贵三难”问题,突出关注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民生问题解决为取向的服务型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
(四)推进民生服务工作管理体制创新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民生问题的积累,迫切需要在深层次和源头上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救火式的应对危机。贴近民心,深入细致的民生服务工作正是改善民生工作的重点,也是民生服务工作管理体制创新的生长点之一。改善民生工作会在民生服务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获得良好的服务效果,进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要推进民生服务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制度体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切实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并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职责,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创造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和缩小贫富差距的制度和体制条件,建设良好的法治、政策和市场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依法保障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使得各种市场主体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享受正当的利益的法治环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改善民生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综合体系。要以服务民生为主题,增强民生服务功能,拓展民生服务领域,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加强和改善对民生信息、民生资源、民生物品的管理和应用。
综上所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民群众构架起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而改善民生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而改善民生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愿望的根本手段,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工作犹如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两个车轮”,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促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1]王荣华,童世骏.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4.
[2]吴树青,赵存生.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7-208.
[3]乐后圣.和谐社会构建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28.
[4]张今声,袁国敏.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6;290;318.
[责任编辑:张少宁]
The Unity of Vision and Path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LIN Kun-yong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re the two strategies about China’s current and futur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On one hand,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cor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On the other,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y promote each other for common development,aiming to achieve our grand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a harmonious society;vision;path
book=30,ebook=86
D619
A
1673-8616(2010)06-0030-05
2010-05-09
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重大项目《区域民生科技需求与发展战略研究》(2008GXS1B02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