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与分析——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

2010-08-15刘海华王英楠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就业观就业指导大学生

刘海华,王英楠

(白城师范学院 外语系,吉林 白城 137000)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全程化、系统化的过程。高明生、李丽霞(2007)[1]对黑龙江 11所高校大二、大三、大四本科生就业问题的19个方面进行调查表明:大学生尚需进一步认清自身位置、高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学生择业选择面狭窄。李超(2008)[2]对扬州大学145名低年级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六成的低年级学生对今后的就业感到茫然。目前,一些高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其进行就业教育,把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择业观和人生观,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对低年级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作用,2008年4月,笔者对白城师范学院部分系的部分一、二年级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对象

白城师范学院10个系的一、二年级部分大学生500人,其中师范专业有中文系、历史系、政法系、外语系、数学系、生物系;非师范专业有机电系、土木工程系、计算机系、经管系。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各占50%,贫困生占40%。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80%,调查结果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该问卷为半开放式,经过笔者的先行调查和预测。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就业指导需求、就业认知、自主创业、就业对目前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访谈法。笔者在不同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低年级大学生50名进行座谈,并对其中30人访谈两次,每次访谈时间1小时。

二、研究结果

(一)低年级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的薪酬定位较合理,把未来工作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低年级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的薪酬较理智。有60%的同学认为1000—2000元是自己能接受的区间;80%的学生把工作能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前途作为第一考虑要素,而把薪酬放在次要地位;71%的学生愿意去从事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工作。此次调查表明:很多低年级大学生已把将来工作能促进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摆在首位,这种就业观值得弘扬。

(二)去基层或自主创业的意识淡薄

在“大学生未来理想的就业单位”选项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教育机构(31%)、其他事业单位(24%)、国有企业(13%);在“未来较理想的就业地区”选项中,排在前二位的依次是去本省省会或回到自己家乡的中小城市(48%)和去南方及沿海大城市(22%);而56%的调查者表示“如果没有其他选择时才会去基层单位”。可见,大学生在择业区域上还是没有摆脱传统的观念,没有意识到广阔的农村大有可为。5%的学生选择将来会自主创业,高明生、李丽霞(2007)[3]的调查中,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同率只有14.09%,可见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依然淡薄。

(三)就业焦虑较为严重

有45%的低年级大学生“一想到就业,就会感到焦虑紧张”,而48%的调查者则“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充满信心”。王新、江涛(2008)[4]的调查表明:低年级大学生主要存在学业焦虑、就业焦虑、家庭焦虑、情感焦虑和未来社会适应焦虑等此种类型。就业压力被三成多的学生描述为第一大压力。就业焦虑不仅表现在择业的困难、面试的紧张和担心,同时还包括对个人前途的忧虑,如职业的难以定向、自我发展方向的难以明确等。本研究提示高校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缓解低年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四)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已蔚然成风

当“你的就业期望与实际不符合时”,85%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会先就业再择业,只有7%的学生选择“等待,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再就业”。

(五)90%的低年级大学生关心就业,急需指导

73%的学生在上大学前或上大一时就开始关注就业,但很多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自己现在需要为就业做什么准备不甚清楚。90%的低年级大学生忙于考各种证书,认为证书越多,自己将来的就业砝码就越重。

三、思考与建议

(一)教育低年级大学生正确对待就业焦虑

社会上的多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观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白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而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机会也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危机使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加之师范生的社会需要量已趋于饱和,因此,低年级大学生入学不久甚至入学之前就感觉到自己可能无法实现原初的就业目标情况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即就业焦虑,如因就业焦虑产生心情烦躁、易怒,或者意志消沉、做事情缺乏动力等。就业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低年级大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5]

低年级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本质原因是对就业现状的模糊认识。低年级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心理必然会产生焦虑,而焦虑即是对不特定的、模糊的、无形的危险的反应。因此,高校可以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就业的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也可以开设就业心理辅导活动课,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施以积极的影响;还可以结合班级或团体活动开展就业心理辅导,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如模拟招聘活动,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消除就业焦虑心理。

(二)宣传国家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或自主创业

地理学科中有一专业术语为“逆城市化”,即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当各种城市问题与压力出现时,会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的现象。[6]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就业压力大,而大学生到基层发展或自主创业有国家的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更能实现个人价值。低年级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淡薄或不愿意去基层工作,一方面是学生不了解国家相关的就业政策,另一方面对就业的趋势不了解。笔者所在系开辟了就业政策宣传栏,把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时张贴和宣讲;把本系自主创业、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请回来做讲座,对低年级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有一定积极作用。

(三)加强低年级大学生就业指导

笔者调查发现,为了增加将来就业砝码,许多低年级大学生盲目考证,这在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有些学生为了增加社会经验,过多地做社会兼职,不能平衡好学习与做兼职的关系,导致学业不良。低年级大学生应如何理性面对就业,如何为就业做好准备,需要高校的就业指导来帮助。对此笔者建议:

1.发挥就业指导课作用。就业指导课程要减少理论性的讲授,通过案例教学和模拟招聘等形式形成就业指导课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程内容上,融就业技巧、口才训练、信息介绍等多种内容于一体,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课程内容围绕“大学生活怎么过”,强调就业形势与压力,引导学生明确在整个大学生活中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我适合做什么”,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生涯规划意识。

2.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培养低年级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其将来就业机率。开展就业案例分析为主题的班会,提前感受就业的成功与挫折,尤其对就业挫折有心理准备;开展演讲、辩论、主持大赛、讲课比赛等,可以提高低年级大学生的表达与应变能力;开展创业大赛、挑战杯比赛、手工比赛等,可以积累和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举办英语角、舞会等,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模拟招聘比赛可以使低年级大学生提前感受应聘氛围,并根据自己的弱点更有针对性地为就业做准备。

3.对特殊群体就业提供个性化指导。广东省2004年对珠江三角洲部分工厂和企业的5 000多名已毕业的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92%的毕业生赞成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就业指导课;96%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在大学四年里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培训、素质拓展、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形势分析等指导和服务。[7]

高校贫困生、后进生等群体是就业的弱势群体,如果在入学之初,辅导员或就业指导教师就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帮助其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其将来就业所需要的能力,毕业时这类学生一次就业率会大幅度提高。辅导员可以利用一线作战的方便条件,对这类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辅导,把就业指导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1][3]高明生,李丽霞.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8):47 48.

[2]李超.六成低年级大学生就业观茫然 需职业规划.人民网,[EB/OL]:http://edu.people.com.cn/GB/5662594.htm l.2007 04 25.

[4]王新,江涛.低年级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3):178179.

[5]宋全政.大学生“就业焦虑”不容忽视[N].中国教育报,2008 04 18(2).

[6]徐敏.大学生就业观念“逆城市化”现象喜中带忧[N].新闻晨报,[EB/OL]:http://edu.online.sh.cn,2009 12 10.

[7]陈炳哲.低年级大学生就业指导初探[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8,(Z2):43 44.

猜你喜欢

就业观就业指导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