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整机制
2010-08-15张艾莲
刘 柏,张艾莲
(吉林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经济交易流量的完整记录。无论是相对古老的以商品和服务为主体的经常项目交易,还是日渐成熟的以货币金融为核心的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都必须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有所体现。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越高,国际收支的变动就越大,这种改变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褒贬不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来发展内部的经济,外国也需要中国内部的资源来向世界提供廉价的商品。但是追求均衡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非均衡却成为了常态现象。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非均衡状况,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继续下去,这就需要我们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进行解释,并能从政策制定的角度进行调整。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理论分析
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理论在国际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阐述这些理论的同时不能不涉及汇率的影响,二者协调统一、不可分割。弹性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等从不同的假设出发,判断了国际收支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可以依据这些原理对我国国际收支的非均衡现象给出自己的解释。
(一)基于弹性分析法的贸易非均衡
弹性分析法诞生的年代,国际金融市场还未见雏形,国际交易的主体是实物贸易。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在假设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将改变本国与外国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即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会影响进口与出口的流量,流量的变化能够调整国际收支的差额。[1]弹性分析法强调的是局部均衡条件下的变化,而其它变量的变化可以视为外汇需求与供给函数中的外生部分,也就是说汇率变化是进口流量与出口流量发生改变的唯一原因。事实上,汇率贬值提高了本国商品在外国市场上的价格,同时降低了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但是,并不能确定进出口数量朝着有利于国际收支均衡的方向运动就一定会确保其价值也朝着同样的方向变化。
从弹性分析法的角度看,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可以这样分析,在顺差期间,大部分时间汇率是固定的,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远大于进口商品的价格弹性,且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出口弹性与进口弹性之和大于1。众所周知,人民币长期处于贬值的状态,贬值状态的固定汇率使得国内商品的价格被低估了,增加了外币的购买力;反之,外国商品的价格就会偏高,本币的购买力就会降低。价格的差别造成了出口远大于进口的数量,结果是流入的货币远大于流出的货币。
(二)基于货币分析法的存量非均衡
传统研究国际收支的方法主要以流量为主,也就是侧重即期或者短期的效果,但是短期的事件有可能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所以货币分析法在货币数量说的基础上从存量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货币供给的非均衡来解释国际收支的动态现象。该理论认为,货币存量的失衡对引起货币需求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供求间的存量不均衡造成了国际收支的逆差,但是经济本身具有自我纠正的功能。[2]也就是说,如果逆差发生,货币存量就会减少,导致对货币的超额需求,商品价格的降低会提高出口的竞争力,自动调整国际收支的逆差。这种机制相当于在通货膨胀作用下的杠杆作用,越过初始均衡水平时将自动回归。
从货币分析法的角度看,我国“双顺差”所造成的外汇储备激增,被动地加大了以外汇占款形式发放的人民币,过度发放的人民币自然与实体经济所创造的实物价值不相匹配,通货膨胀的增加减弱了本国商品出口的竞争力。但是,由于我国国内市场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计划的成分较大,而且政府主导的力量效果明显,每次的过度货币供给央行都会通过收紧银根或扩大产出的方式化解外来的力量,重塑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说,国内的计划经济政策对冲了外部压力下的结果。渐进式的超出且渐进式的回到均衡起点,顺差现象得以持续进行。
(三)基于结构分析法的供求非均衡
事实上,仅仅追究外部的冲击是不够的,非均衡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国家经济内部的发展不均衡。结构分析法指出,国际收支顺差尤其是长期性的国际收支顺差,既可以是长期性的过度供给所致,也可能是长期性的需求不足所致,而长期性供求不匹配的原因往往是经济结构失衡。[3]内部的产业结构失调会把多余的部分输出到国外,短缺的部分反而得不到及时补充。这种产业结构的失调往往是由于国家发展特定阶段的产业政策和资源限制所致,同时也与人们在特定收入下的需求偏好有关。
从结构分析法的角度看,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人民的需求均有一定的不均衡。由于发展的需要,以初级到中级加工仿制为主的产业相对不需要研发周期,投资少见效快迎合落后的工业基础,也有巨大的外部需求。这样的产业布局使得出口增加了,但是创新能力却得不到匹配的发展,应有的进口得不到补充。另外,限制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劳动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人们的消费更多的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为主,而把应该通过进口满足的进一步需求以储蓄的形式存在。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整
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现象表面上看,短期有其益处,但是滞后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是优点体现在对外竞争能力持续增强,吸引外资的力度备受重视。其次是负面影响,我们出口大量的资源换回了纸币,提高了他国的生活水平,可获得的外汇却无良好的投资渠道。[4]而外资的涌入一方面挤占了国内资金的使用,另一方面减少了国内企业获利的空间。长期来看,非均衡的资金入超势必对内会带来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经济安全的威胁,对外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招致相关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制裁。[5]
(一)解除贸易困境
所谓困境未必一定要发生困难才会出现,过度的不均衡违背理想的均衡状态也是困境的表现。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里,以出口为导向的政策收效颇丰,相继成为纺织出口第一大国、工艺品出口第一大国、手工具出口第一大国等等。但是成绩的背后也体现了诸多的遗憾,实物贸易的出口要么是地上的农业产出再加工,比如粮食和蔬菜;要么是地下的矿藏深加工,比如手工具和机械。这些产品无疑会给人类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国人并没有自己享用,却宁愿换取了没有太多使用价值的货币。
为了对等于出口,充分发挥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我们应该相对增加进口的数量和质量。这种进口不仅体现在实物贸易,更多的是服务贸易,比如知识产权、专利的购买,去外国学习、培训的机会、旅游、参观的见识等等,这些不是短期效益,而是长期发展的储备。货币本身并不能带来发展的机会,真正起作用的是国人的能力和素质。有效地利用资金进口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物资远比仅仅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要高明许多。
(二)增大对外投资
中国的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更多的是资金的积累和人才的储备,度过了市场瓶颈的阶段,下一步需要国际视野的拓展。走出去才是发展的硬道理,依赖于出口占领世界的市场是短期行为,真正拥有世界需要发挥资本的力量,直接购买或投资建设非本土的企业才能获得利润的再增长。
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没有几个是只依赖本土市场就能跃居世界前列的,更多的是全球版图的扩张。这种扩张的基础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品牌的收购、研发的获得、渠道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一旦拥有市场,边际成本会迅速降低,相对垄断的高额利润将凸显出来。日本、德国、美国等相关国家的海外投资战略值得我们本土企业钻研和效仿,只有扩大资金的使用范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中的国家通常以仿制、加工、贴牌为基础,中国也不例外。这样做的结果是,形成了大量依赖外国企业和市场的企业,但是这种产业结构不利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过度依赖外部的市场会丧失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就失去了长期竞争的手段。另外,新闻报道常说国民的储蓄率太高,消费能力不如发达国家强劲,这也是没有适合本土国民大宗消费的产品所致。
因此,一方面需要调整本土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产业链的供给等级,另一方面要开拓本国市场,满足国民的需要。依靠企业自身调整需要的时间和成本都是难以估计的,相反,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具有战略方向的产业政策和适当的引导将大大加快企业调整的步伐。在特定时期,在市场基础上的计划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国际收支失衡纠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增加了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净出口,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也扩大了国内的投资。但是,如果依据本文之论,对国际收支的失衡进行纠偏岂不是对经济增长大打折扣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凡事都有利弊两个方面。纠偏之后的国际收支虽然对经济增长同从前相比有抵消作用,但是其积极意义也非常明显。依照前述言论,靠“双顺差”进行的外部经济循环是特定发展阶段的经济模式,而靠“拉动内需和国内投资”进行的内部经济循环则是高层次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是历史多次验证并肯定的。当然,经济转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渐进式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1] 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 姜波克,陆前进.国际金融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李石凯,谢瑞纯.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分析[J].财经科学,2003,(2).
[4] 黄瑞玲,黄忠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理论分析与政策调整[J].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2004,(4).
[5] 张扬.从国际收支角度解析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J].理论导刊,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