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的科学解读
2010-08-15苏金旺
苏金旺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的科学解读
苏金旺
分析目前学术界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定义及内涵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定义和内涵,研究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以及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需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局限性;内涵;基本特征
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也日益多元化、开放化、自由化,这使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在这种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尽快适应新环境。正如张耀灿教授所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都同环境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对时代要求和环境变化的大方向把握正确,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因势利导,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1]。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适应国内外形势及环境变化,高度重视并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准确把握其定义及内涵,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创造和利用积极向上的环境因素,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定义及内涵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就笔者所查文献资料来看,目前学术界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定义上比较统一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2]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广义上说,指的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各种外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内部小环境。”[3]以上这两种表述都比较全面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也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在上述定义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外部因素”和“外在条件”来看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这一定义并没有能够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具有的内在的本质特征。
上述定义中所说的“外部因素”或“外在条件”主要是指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制约因素,是相对于人的主观世界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这里,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定义笼统的局限于“外部因素”或“外部条件”有失妥当,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活动”即教育者教育并引导受教育者一起认识和改造环境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者、教育对象一样,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它们有各自的系统和特点,但只有它们建立在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功能性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在要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这一实践活动而言,教育环境不是 “外部因素”、“外部条件”,而是内在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重要要素,是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体系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应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和过程起着影响和作用的诸因素的总和,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者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而创设的具体小环境。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系统,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性、开放性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要素的复合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隐性环境与显性环境双向互动的有机统一。
其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条件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区别于一般社会环境的重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为前提条件的,每一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之相伴。思想政治教育可根据教育活动需要营造小环境,如心理环境,人际环境,舆论环境,传媒环境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的基本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除了具有环境所具有的客观性、地域性等一般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鲜明的教育性与情感的效能性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同于一般的环境,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的,目的在于教育人、引导人向社会理想的方向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教育性表现的非常明显。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人,教育对象也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并建立在平等、理解、共享基础上的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教育者在面对一个有血有肉又有思想的教育对象时,为了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产生同感和共鸣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更需要情感的投入,更注重对教育对象情感上的感化,这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达到以情感人、以境育人的效果。情感的效能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特征之一。
(二)明显的现时性与突出的多元性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明显的现时性。只有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人们所处的环境才算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如果人们尽管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但是这时没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那么所处该环境还不能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4]278。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还具有突出的多元性,这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总是力求创设多元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采用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使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更多获得方法和能力的建构,源源不断地获得学习和方法的能力,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联系的交互性与影响的双重性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环境不是单一存在而发生影响的,而是具有相关的人和事的联结,在有的著作中也称之为“人事联结体”[4]276。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与教育者、教育对象相联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双重的,积极向上的环境因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消极不良的环境因素,往往干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阻碍人们思想的进步与发展。
(四)功能的渗透性与鲜明的时代性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各种思想、道德、政治等因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各种典型的人和事等所体现出的精神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会发生思想联结,产生思想关系,从而不知不觉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趋势,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时代性特征在21世纪的今天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需要把握好两对关系
(1)正确理解和把握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环境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在有些文献著作资料中,却对二者不加区别,表述也很模糊,甚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表述已经简化为环境,被环境所替代。环境的内涵非常丰富,不同的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对环境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依照《辞海》的解释,环境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环境”,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在环境科学领域,对于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其含义就是影响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世界的总和[5]。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环境的一个方面,二者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但特殊性又受普遍性制约,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虽然属于环境的组成部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环境,二者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其内涵和外延较广;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而言的,自始自终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过程体系之中,其内涵和外延相对于环境来说要窄,只有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人们所处的环境才能算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以,正确理解和把握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定义及内涵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前提条件。
(2)正确理解和把握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我们不仅高度重视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影响,更要积极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因素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活动”即教育者教育并引导受教育者一起认识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功能性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在要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的观点[7]。
总之,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准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定义和内涵,符合时代要求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充实和丰富,而且有助于新时期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从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1]张耀灿,刘伟.论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J].江汉论坛,2006(5).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陈立民,吴人坚,戴星翼.环境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王升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再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3).
G641
A
1673-1999(2010)09-0178-02
苏金旺,男,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
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