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2010-08-15刘忠霞易莉

关键词:失业农民工

刘忠霞,易莉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刘忠霞,易莉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形成了严重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导致大量企业倒闭,造成相当规模的农民工返乡。从社会学视角思考了农民工再就业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角色定位;社会排斥;社会剥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加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形成的严重依赖外向型的出口型经济结构。这种外向型经济结构主要是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所形成的。我国这种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金融危机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金融危机导致需求下降,出口订单锐减,加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得这类企业难以维持,出现了沿海上万家企业倒闭,数千万农民工失业返乡。2009年2月2日上午,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吹风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详细解读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据陈锡文介绍,前不久农业部组织对农民工输出比较多的15个省、150个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到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约占38.5%,其中60.4%的农民工是正常的春节回家探亲,其余39.6%的人是属于失去了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返乡的。据此测算,全国目前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即2000万左右的农民工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尽管政府也采取了各项有力措施,努力帮助农民工实现再就业,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不得不面对失业的现实。农民工再就业出现困难不仅仅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而且也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以金融危机这一直接诱因为背景,从社会学视角,就农民工所面对的制度性约束、社会排斥和社会剥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农民工和政府两个维度对农民工再就业提出对策。

一、农民工再就业困境的因素分析

美国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说过:“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研究农民,对农民缺乏了解是造成很多发展规划失败的原因。”[1]我国作为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人口大国,农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民工是农民中的“精英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反映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一)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分析

农民工是适应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所产生的,是具有农业户口和农业生产资料但从事于非农产业获得收入的人群。要分析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出现困境的原因,必须首先分析农民工的社会角色。“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称谓,在某种意义上带有歧视的意味。“农民工”中的“农民”是其身份,“工人”指其通过契约从事非农产业,这意味着他们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不等同于城市工人。这种尴尬的角色地位正是其难以实现再就业的根源。正确进行角色定位和角色社会化将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实现社会再就业。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行为期望,它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2]。郑杭生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与个体的地位相符的一套行为模式,是占据某一社会地位的个体行为契约化、规范化、制度化[3]。从中不难看出,社会角色是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紧密相关的,人们对处于特定社会地位的群体赋予规范。该群体只有通过角色学习,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社会角色获得的途径可以将其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两类,先赋角色又可以分为由遗传或血缘规定的和社会规定的两类。“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是指个人与生俱来的,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或者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的角色。”[4]先赋角色是长期性或永久性的角色,因此对于个体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自致角色是指通过自我努力,得到社会认同而获得的社会角色。由此看出,农民工的社会角色是“农民”这一先赋角色与“工人”这一自致角色的复合体。原因在于农民工由于其户籍限制,社会规定其先赋角色为农民。随着社会发展,农民中的优秀代表通过努力,适应了社会需要,获得了从事非农产业的社会角色即“工人”。当金融危机影响到实体经济时,社会无法再提供这些就业机会,社会需求降低使农民工丧失了“工人”这一社会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先赋角色这一长期性角色的影响。由于先赋角色是农民,因此农民工存在着文化素质等相对较低的现实困境,造成其难以实现再就业。

(二)基于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

社会排斥是指个人、团体和地方由于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团体等施动者的作用而全部或部分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以及国家福利制度的过程[5]。由此看出,社会排斥是指受动者受到了施动者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关系、文化等各方面的排斥。金融危机造成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困难,就是经济层面的排斥。经济排斥包括劳动力市场排斥、收入贫穷和消费市场排斥。返乡农民工失业首先是遭遇了劳动力市场排斥,失业必然导致收入下降,从而消费品质量数量都会受到排斥。政治排斥指个人或团体缺乏利益表达渠道,参与政治过程受阻。就失业农民工而言,由于缺乏代表群体利益的正式组织,农民工尤其是失业农民工难以表达自己的合理利益,靠传统的村级组织无法做到。社会关系排斥指个人或群体被排斥出家庭或其它社会关系。就社会排斥而言,返乡农民工遭遇的社会关系排斥有三层含义:一是由于失业,农民工在家庭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二是失业农民工被排斥出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遭遇了农民工群体内的社会关系排斥;三是社会其他群体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主要指个人或群体被排斥出主流文化和价值观。

总的说来,返乡农民工遭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社会排斥,尤其是政治排斥最为突出。中国的农民工长期遭遇了来自政治方面的制度性约束,对农民工再就业造成了很大困难。特别是户籍制度,虽然近来有所松动,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农民工的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别对待也影响了农民工的再就业。

(三)基于社会剥夺理论的分析

社会剥夺指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行为。李强认为社会剥夺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客观经济的被剥夺状态,即绝对剥夺;另一方面是指被剥夺者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即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客观经济状态,即相对剥夺。返乡农民工失业遭遇了经济上的绝对剥夺,同时与其他农民工相比而言,心理上的失衡造成相对剥夺的状态。相对剥夺感的增加造成了社会稳定的隐患,当达到一定程度,个体就会采取各种甚至于违法行为来表达其不满或以此改变现状[6]。此外,社会剥夺还存在着“多阶剥夺”的情形,即既剥夺现有劳动力,又剥夺未来劳动力的现象。我国目前失业的返乡农民工相当一部分就是由于“多阶剥夺”,长时间从事着高强度的劳动,且工作条件差于市民。他们做的都是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脏活、累活、高危险的工作。因此,造成的身体损害过早剥夺了他们从事劳动的权利,造成了他们的失业。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剥夺也对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困难造成了影响。

(四)基于农民工自身原因的分析

返乡农民工之所以出现再就业困难的局面,除了经济和社会等宏观因素影响外,还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一是农民工观念陈旧。很多农民工认为失业只是宏观经济环境不好的暂时影响,仍指望经济好转后继续出去。今年节后广东出现大量返城农民工无法实现就业的情况,原因在于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落后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特别是沿海正在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换言之,社会已不再需要如此大量的低文化低素质的劳动者。二是农民工知识、技术缺乏,培训难度大,难以取得实效。“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为6.5年,只相当于小学文化水平,接受过初等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占3.4%,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0.13%,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为20%,三者共占23.53%,而其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没有受过任何培训的占76.47%。”[7]虽然农民工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但相对而言,农民工仍然属于知识较为匮乏的群体。由于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限制了农民工通过提升知识技能,改变就业方向,实现就业。三是农民工缺乏资金、技术、政策支持,创业难度大,成功几率低。尽管政府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并在政策上有所支持。但总体而言,农民工自主创业仍面临着资金、技术等瓶颈。四是农业经营的困境,相当数量的返乡农民工都已从事多年的非农产业,农业生产技能缺乏。尤其是青年农民工大都在学业完成后,直接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他们返乡后,不会种地、施肥,丧失了老一代农民熟练的农业生产技能,从而也就丧失了继续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基础。

二、解决农民工再就业困境的具体对策

(一)农民工角色重新定位和组织化

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以及年龄等因素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因此要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失业问题,从农民工角度,要分情况进行角色定位和角色学习,完成角色再社会化。具体讲,对于年龄较大、熟悉农业生产技能、或有较多资金技能的农民工可以定位自己为新型农民。通过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的路子;对于相对年轻的农民工,由于具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创造精神,可以通过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术,改变知识结构,从事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将自己定位为市民,并通过角色学习主动融入到城市居民群体。农民工面临着复杂的就业环境,由于制度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城市的就业机会向城市居民倾斜,农民工只能从事脏、乱、差、危险的行业,且工作中出现农民工工作强度大于同样岗位的城市居民,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极其普遍。农民工由于户口在农村,但生活在城市,其政治权利未能运用,缺乏利益表达的渠道。因此,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农民工自身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从而顺利表达其利益,有助于向政府和市场对话,也将极大促进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政府的制度变革和政策支持

众所周知,我国的返乡农民工处于严重的社会排斥中,尤其是政治排斥与制度性约束。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有限,难以帮助其实现再就业。一是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制度,放松户籍制度的障碍,努力维护和实现公平。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参与政治生活,使之能够表达自身的利益,在制度公平基础上促进农民工再就业。二是政府必须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培训的效果、质量,帮助农民工顺利实现就业。目前的政府培训存在着不符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比较重视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忽视了技能培训。这不仅与农民工现有的知识结构不相吻合,理解困难,也无法满足农民工希望取得一技之长谋生的目的,因此收效甚微。该类培训既浪费了培训资源与培训成本,又未能取得实效。要解决这种培训的弊病,必须整合资源,结合农民工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民工取得资格证书、上岗证,真正促进其再就业。三是政府要通过减免税收等具体措施扶持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通过新农村建设和中小城镇建设等基础性设施建设拉动内需,提供就业岗位。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走产供销一体化之路,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

[1]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20.

[2]杨心恒,宗力.社会学概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1.

[5]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3).

[6]李强.社会学“剥夺”理论与我国的农民工问题[J].学术探索,2004(4).

[7]俞雪琴.社会流动视角下的农民工教育培训[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C913.2

A

1673-1999(2010)09-0093-03

刘忠霞(1986-),女,云南水富人,西南大学(重庆400715)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2008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与CIS;易莉(1985-),女,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2008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与CIS。

2010-03-15

猜你喜欢

失业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