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变化与整合

2010-08-15王瑞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资源

王瑞芳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变化与整合

王瑞芳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力在执政党内部发生了变化,经济资源已由过去党和政府统一控制逐渐向社会转移,文化资源逐渐大众化、市场化和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迫在眉睫,在分化与重组的过程中,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一方面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存在不断削弱的危险。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变化

一、新时期党的执政资源的新变化

执政资源是指执政者得以宣传自己的主张、执行自己的政策、维持自己的政治系统与社会系统有序运行,进而维护自己的执政地位所依赖的各种资源的总称[1],包括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意识形态资源、制度资源、群众资源和人才资源等。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政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与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如果执政党不能及时地完善自我来适应环境,并从中汲取新的合法性资源,久而久之,执政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不和谐所累积的问题就会影响执政党在民众中的信任度,最终导致合法性危机。目前,我国社会环境的最大变化是社会的深刻转型和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并导致党执政所依赖的各种资源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政治权力在执政党内部发生变迁

第一,政治权力在中央逐步由个人领导向集体领导转变。政治权力不再主要由某个领导人控制,而是由中央领导集体共同控制。原来的集权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领导魅力以及历史条件需要而形成的。而在和平的、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社会利益结构呈多元化、政治权利要求日益增多的今天,人民则更多地强调民主,强调多元利益表达、聚合和维护。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决策机制将更多地依赖于中央领导之间的相互讨论和集体决策,将更多地依赖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党内权力由过去的中央高度集权转变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地方的实力,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实力大增。中央实行整体战略时,不能再像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的方式无偿地要求地方政府贡献,而需要更多地与地方政权进行协商,以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而地方政府则希望通过在与中央政府的协商中达到中央与地方的双赢。中央一方面为了加强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又不断地向地方下放权力。主要表现在:(1)中央一方面加强金融管理,回收几大银行的管理权,但另一方面又允许地方设立商业银行。(2)中央进行了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分税制。这样一方面使中央财政得到充实,另一方面地方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3)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提出中央和地方分别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权和收益权。

第三,部分权力运作的失范。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失败,如决策错误、指挥不当、监督乏力、管理无方、中央与地方放权与控制关系处理不当等,都有可能使整个国家行政指挥和控制受到影响。若这些失范的权力被用以谋取私利,则会使政治权力变异,从而破坏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二)经济资源由党和政府统一控制逐渐向社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社会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形成,社会自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党和国家原来控制的经济资源不断地向社会转移,形成了多元的利益格局。

第一,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许多原来由国家控制的企业逐渐向社会转移,国家控制的经济资源在不断减少。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国有企业由于自身的一些弊端难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许多国有企业面临困境,国家也不可能再背着这一沉重包袱前进。因此,国家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主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因此,国家除控制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企业之外,国有企业将逐渐退出竞争性的行业。一些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壮大了社会的力量。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许多原来由国家垄断的行业,也由于世贸组织的规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不断地向外国企业开放。由此看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控制的经济资源和经济领域在不断减少,国家只能通过税收的方式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即通过间接的方式控制经济资源,而不是通过直接控制国有企业的形式控制经济资源。

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有企业不断退出竞争领域,非国有经济,尤其是外资企业与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自治能力迅速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来自非国有经济的份额逐步上升。随着这些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必然形成一些富有阶层,并逐渐成为中国的中产阶层的主力军。随着这些阶层的不断壮大,其利益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要求政治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表明:“一切合法的劳动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2]这将进一步促进非公有经济的发展。随着非公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也在不断增多,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的实力增强,逐渐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们不再完全依靠国家而能自立。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和富裕面的扩大,人们群众的政治要求也将不断提高,而且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其政治参与水平也将提高。这就需要我国建立行之有效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通过相互协商达成一致。

(三)文化资源逐渐大众化、市场化和多元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党的方针政策占据了所有的阵地,与主流意识不一致的言论和思想很难找到宣传的阵地。因此,我国的政治运行得以通过会议的形式来统一思想并布置工作。党和国家利用文化资源的有效控制,在意识形态领域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供了坚实的合法性基础。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的意识形态资源在不断削弱。尽管党和政府一直在强调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但总体说来,人们的意识形态意识在不断淡化。改革开放后,西方的各种思潮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不断涌进来,人们在各种思想面前,必然会进行比较和思考,从而出现思想的多元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能占据主导地位,而不能一统天下。与此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利益机制的驱动,新闻媒介和出版行业也开始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得。他们在完成规定的宣传任务之外,更多地注重吸引读者,扩大自己的发行量和业务,于是其内容更趋向于大众化和市场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崛起,他们要求有自己的表达利益场所,进而影响国家的政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们的言论自由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可以说,我国思想界已呈多元化趋势,各种思想都在抢占宣传阵地。中国共产党利用手中已有的文化资源以及对文化资源的控制,在目前仍然能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但随着我国出版行业的改革以及网络的出现,其他非主流思想的宣传阵地不断扩大,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不能像以往那样通过会议和宣传来达到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这就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来使多元化的思想在相互融合中达成一致。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有其特殊的执政资源。这种执政思想资源的独特性,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所赋予的。政党的执政规律,既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去分析、研究、借鉴世界各国执政经验,构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资源;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特殊性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个性以及执政的特殊风格的思想资源。当代世界发展在呈现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的多样化成了一个趋势。在这一趋势中,一个执政党的思想资源也应该有多样化的来源,这也是破除思想教条主义的思想前提。因此,适应这一趋势,中国共产党要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必须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达到有机统一。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有雄厚的思想基础,执政地位才能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二、整合党的执政资源的路径选择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资源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以巩固执政地位呢?笔者认为,关键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整合其他执政资源。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曾针对改革发展问题指出,要“更广大地开源”。意思是放宽眼界,寻找新的发展资源或者是新的发展点。其实,政党执政同样也要“更广大地开源”,要善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执政、善于开发各种资源来帮助执政。胡锦涛同志提出要重视研究执政资源问题,着眼点也是如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整合各种可以支持我们执政和更好执政的资源,避免路径不当进入政治瓶颈是有效执政的关键。

第一,构建并完善执政资源的整合机制,奠定资源整合的制度基础。一是建立健全认同整合的机制。认同是指社会成员拥有更加相似的价值取向。在分化加剧的现代社会,党员干部的资源价值也必然多样化。通过党的广泛宣传发动,党员干部对资源价值逐渐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为资源整合提供便利条件。所以,认同整合机制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树立一种符合执政规律的主流资源价值观,从而达到全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整合。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整合机制。制度化资源整合机制就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资源整合的规范来执行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是事关执政党完成执政使命的重要工作,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必须符合中国共产党的资源特征,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三是建立健全利益整合机制。利益是个体行为的动因,也是执政资源整合的巨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对利益的追求已经成为资源主体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保障利益实现的渠道就是参与权和话语权,通过执政党资源整合,可以保证其利益的实现,促使其参与整合行动的自觉性。

第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扩大党的群众资源。一个政党要取得执政资格、巩固执政地位,首先必须得到民众的认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政治条件下,党要在群众中树立必要的权威,取决于党的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认同度的提高,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体制架构下,其有效的实现方式就是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党员,而且使群众成为选拔和监督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力量。推进民主是党保持其领导合法性的现实要求。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现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其次,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党执政都是在宪政的体系下进行的。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则更应该提高宪法的作用,增强宪法对社会和政府的整合功能。为了确保宪法的作用得到有效实现,我国政治体制必须以宪法为中心,进行完善的宪政设计。

第三,重视发挥党的整体优势,不断巩固和完善党执政的组织资源。党的组织资源是构成组织工作体系的各种要素的总称。从资源外在形式看,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组织资源、政策资源、文化资源等;从资源表象看,主要是领导班子资源、干部队伍资源、人才队伍资源、基层组织资源、党员队伍资源和组工干部队伍资源。

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五个统筹,这些都包含着对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了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保证和促进科学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要着力在双向促进上下功夫、在有机结合上见成效,要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科学发展活力。这些目标都需要通过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来实现。

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形态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四个多样化”影响下,组织工作资源的不稳定性、流动性显著增强,组织工作所处的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组织工作只有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丰富和改进资源整合的方法和形式,进一步拓展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有效地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领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第四,推进党的执政理念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党执政的文化资源。执政文化资源是执政资源的精神载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它是贯穿于执政系统和执政过程中的观念、原则、态度、情感、评价等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是关于执政的思想、制度和心理的凝聚,它包括了主流意识形态、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大众心理等丰富内涵,核心是主流意识形态。

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一个政党发展、进步的前提。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是放弃政党固有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观,而是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创造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实践是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没有止境。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根据形势的深刻变化,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创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就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任何执政党的稳固执政都离不开意识形态工作。党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在工作的内容上,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愿望和要求,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不断增强舆论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要通过改革重塑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形象、理论形象,彻底改变过去的公式化、概念化、粗糙化、说教式等弊病,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亲和力、感召力,使之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1]施蕾.试论中国共产党体制内外执政资源及其整合[J].学术论坛,2006(9).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0.

P26

A

1673-1999(2010)09-0001-03

王瑞芳(1966-),女,山东招远人,淄博市委党校(山东淄博255033)教授,从事党的建设教学与研究。

2009-12-29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资源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