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之研究与实践

2010-08-15傅翀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语言学研究性英语专业

傅翀

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之研究与实践

傅翀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论文在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特点,指出提升学生科研素质必须在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教学活动中渗透专业科研思想和研究方法的途径,并利用“英语语言学”课堂,探索并实践出“教师讲解、问题探究、论文撰写”这条较为有效的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研究能力

当今,我国高校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本科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学生的专业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一种长效的教育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本科教育阶段专业科研能力的提升,是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考评体系等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论文主要以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英语专业课程特点,并通过课堂实践,探讨如何利用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一、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现状

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究竟是什么状况?笔者对河南省高校英语专业(外语专业院校除外)本科生做了一个针对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现状的问卷调查,以了解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等状况。

我们调查的对象均是4年级的学生,调查时间在5月底和6月初之间。这个时间,毕业生都已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理应对科研相关知识形成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但调查结果显示,有64.1%的学生对自己有无科研的兴趣或愿望不清楚,有超过半数的学生(50.8%)不清楚自己是否具有科研能力,13.2%的认为自己不具有科研能力。在涉及研究方法的问卷项目中,“文献调查”和“问卷调查”这两种常用的科研方法分别只有67.7%和63.0%的学生知道。这些说明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对科研缺乏科学的、全面的认识。

另外,调查数据还显示,参加过除毕业论文之外的科研活动的学生只占46.5%,其中,有88.6%的学生参加的是不需要本人参与研究的科研讲座,说明只有11.4%的学生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在这部分学生参与的科研活动中,86.6%的课题来源于导师,这说明学生真正参与科研活动的数量偏低,而且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我们对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但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目前开展的科研活动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要想改善上述状况,我们认为必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下工夫,通过长期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科研活动的作用,达到预期效果。

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将4年的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即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英语专业技能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相关专业知识课照顾到外语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方面;英语专业知识课包括英语语言学、文学和社会文化课三个部分。和前两者不同的是,其不以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眼前工作需求技术为目的,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长远目标,以全面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可见,英语专业知识课重在对专业知识的获取和研究。

英语专业知识课中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是一门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其特点是理论性、学术性、研究性和抽象性较强;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大纲》对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原则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长期以来,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一直处于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教师课堂授课“照本宣科”,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一知半解”,教学内容很深,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较差。据潘之欣对全国范围内英语专业开设该课程的具体情况调查,语言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依然停留在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因而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我们认为,“英语语言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发现和分析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一个便利的平台,同时还可以改变“英语语言学”课程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可谓一举两得。

三、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利用英语语言学课程课堂教学,对信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06级本科生,进行了突出其研究能力的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我们采用的教材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胡壮麟主编的2006年新版的《语言学教程》。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了“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两个模块来处理教学内容,利用教学上的渗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以此为基础形成研究课题,在课外进行科研实践,撰写专业论文,形成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基础,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为最终目的的“教师讲解”、“问题探究”、“论文撰写”的一体化研究型教学模式。

“教师讲授”模块有别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模式,不是将书中提到的概念、定义、性质等教学内容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将语言学基础知识和理论进行剥茧抽丝,挖掘出隐含其中的专业科研思想和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这些隐性内容并注意结合书中的显性知识,既照顾到对语言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又不忽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一模块包含上述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讲解”和“问题探究”两个方面。例如,在讲解语言的定义时,我们没有局限于书中给出的解释,直接向学生介绍书中提出的界定语言时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素,而是首先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提出为什么要包含这几个要素的疑问。然后,我们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中外语言学家们对语言下的不同的定义,并和学生一起对它们进行分析,结果学生发现虽然这些定义都各有侧重,但几乎都有些共同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对这几个共同点归纳总结,再和书中提到的几个要素进行比较,又发现这些共同的地方和这几个要素的一致性。这样,学生既弄清楚了我们先前提出的问题,又使学生们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归纳法”这一经常使用的语言研究方法的特点。

在后来的考评结果中我们发现,通过上述方式讲解的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学生们普遍掌握得较牢固。笔者对学生做的小型问卷调查中显示,有79.6%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启发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并能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参与”模块则包含上述教学模式中“问题探究”和“论文撰写”步骤。简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来处理某些教学内容。作为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英语语言学课程学术性和理论性较强,学习重点是对专业知识的有效获取和研究。课堂教学不能只单纯地讲解语言理论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培养他们的研究实践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

研究性教学正是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探索性的学习。研究性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以问题为先导,使学生掌握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建构性地掌握知识。它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三种典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

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现有水平定期选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难度适中的课题,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组成课题小组。小组的任务是收集文献资料,整理、分析、了解所选课题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写出研究报告,然后以PPT的形式参与课堂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成员形成各自的论点,撰写课程论文。

例如,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章词汇学,学生对词的构成,尤其是英语词汇的构成知识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基于此,教师就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启发学生探讨网络用语,尤其是网聊用语的构词方法和特点。学生组成小组,通过上网和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中的英语的、汉语的语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文献综述。在后来的讨论中,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最终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学生就三种观点拟出了论文题目,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师提交。结果发现,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对网聊英语用词特点的研究、对网聊汉语构词的研究,还有对比英汉网聊用词、构词特色的研究等等,内容比较丰富。在临近学期末,教师对开题指导后,学生再次分析梳理资料,归纳出主要内容,完成论文框架,写出研究性课程小论文。

在后来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评价是:培养了研究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了学生间、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教学氛围活跃,教学效果理想,学习质量提高显著。在确定毕业论文方向时,选择写语言学方向的毕业论文的人数也大大增加。有些同学还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毕业论文开题和撰写很有好处。事实上,不少同学将课程论文经过扩充和深化,形成了具有一定深度的、创新的优秀毕业论文。

[1]王延明,段春生,徐熙君,王树德.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上的科研训练模式之探索与实践[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6-119.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1-33.

[4]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的调查[J].外语界,2002,(1):47-55.

[5]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5.

G64

A

1673-0046(2010)9-0083-02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QN-075)部分成果;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成果

猜你喜欢

语言学研究性英语专业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