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0-08-15赵筱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赵筱晗

对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赵筱晗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

文章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回顾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解读,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结合生态旅游的特点,总结出了生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构建生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及生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衡量标准。

生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思想理念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应以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为切入点,教学内容应该满足实际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课程体系构建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同时建立相应的教学文件和制度。所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是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细节上。

3.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类型,肩负着大批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但不同的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标准和要求是不同的,这就派生出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产业背景相近,人才培养模式一般会大体一致。所以,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一种标准样式,也就必然具备某种程度的范型性。

4.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超技艺、精湛技能”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在培养方式上,“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所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二、生态旅游高职教育的优势与制约

1.专业的资源优势据

国家有关部门2005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全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人工林保存面积超过了8亿亩,14.15亿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全国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79个,1672个森林及野生动植物类型保护区,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4.2%。调查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达3848.55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共3620.0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77%。由此可见,我国有内容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体系,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生态旅游是这些丰富的生态资源的最有效开发形式。近几年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业内人士预测:今后森林旅游和大自然旅游将会迅速增长,比例将占所有国际旅游的20%。旅游形式的变化为生态旅游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美国、法国和日本每年去森林探险、度假和观光的游客分别达到6亿、8亿和3亿。这些领域需要大量的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人才、生态环境保护人才以及高素质的景点讲解员和生态旅游导游员。

2.制约性因素

高职院校生态旅游专业开办的弱势主要表现在其专业基础的局限性上。一是酒店和旅行社是当前吸纳旅游毕业生的主要限行业。这些行业要求具有比较高操作技术,因此生态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流向其他行业的比例较高。二是开设生态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没有一定的实习基地,这就不能够为生态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

三、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构建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职业能力教育为本位,以技术和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运行体制,促进产教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大力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生态旅游高技能人才。

(二)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改革教学体系

1.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服务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旅游业与各部门各行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淡化职业概念,强化行业概念,应加大培养目标的内涵,增加外延,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宽阔的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强烈的开拓意识、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能适应旅游业各种工作。

2.先进的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先进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优化课程内容,改变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向整合式或综合式课程体系转变,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

(1)完善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是课程体系的设计的重要根据,寻求技能结构、专业内部知识最直接的内在联系,促进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实践知识结构的合理化,保证相关知识的最优搭配。构建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基础课的纵向序列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课程的横向序列,形成以专业课为主,以综合课程、跨学科课程、边缘交叉课程等课程为依托,以能体现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旅游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术讲座为补充,构造体现“能力”教育的课程体系,按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多次交叉,反复循环,不断推进”的教学流程来安排整个教学活动。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生态旅游专业应设置能体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现综合化、信息化和动态化的特点,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最新的理论和最先进的技术,使学生能较快了解本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能在最短时间内在专业领域里获得较多的前沿理论和基础知识。

(3)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废除注入式的满堂灌,推行探讨式、互动式教学,全力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其次,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传授知识为主改变为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再次,教学方法的实施上,从单一的课堂讲授改变为向多样化的教学,如研讨法、讲授法、操作训练、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视听教学等。既要做到注重实效,又要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最后,利用现代电化教育,如录像、投影、多媒体技术等,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3.优秀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一是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并努力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二是要加强与其他旅游院校的交往,通过培训与合作研究,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以促进我们的教学改革,从而适应我国旅游业的新形势。三是教师应积极参加相关的科研课题,开展与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明确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所承担课程在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和企业为满足各自的需求,谋求进一步发展,综合利用双方资源,通过协议,把教育送进企业,把岗位作为课堂,使企业和学校在实现各自的经营目标过程中互补,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得以加强。更多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度假酒店把学生实习作为企业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这样,学生参与专业实习的机会增多了,实习效果势必越来越好。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信息反馈,发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修订更完善的教学计划,使专业教学更能体现面向市场的特色。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信息掌握的更加准确,从而按照有利于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来调整专业设置。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生态旅游专业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以锻炼,并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2.行业培养

在旅游企业中对人才的培养强调两点:第一,要对学生加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教育,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基层岗位的锻炼是在为他今后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打基础;第二,要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服务意识,这是任何岗位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这两点是脚踏实地做好任何工作的先决条件。

高职院校要把旅游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渗透到生态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还要加强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参与行业的人才培训工作。与旅游局合作开办具有独立法人的旅游培训中心。高职学院还可以聘请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职能管理部门的领导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行讲座,让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就准确掌握政策动向。

3.校校合作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的行业,所以我们必须具备开放的思想和观念,因而旅游人才的开发也要突破区域。高职院校可与同一区域内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进行资源共享,在协作中共同提高。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与国外高职旅游教育机构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包括合作进行旅游规划设计研究,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开展旅游行业培训,合作举行专家学者的互访交流等。这样就使得学生更懂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文化,懂得如何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等。这种合作的方式为培养复合型旅游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衡量标准

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正随着高职教育的实践和变革不断发展。如何衡量生态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其标准主要有以下方面:①对生态旅游高职教育地位、作用和性质是否有准确的把握和认识;②为旅游业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是不是明确;③是不是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④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规格是不是准确;⑤教学内容体系与课程的改革是否深入,实践教学体系是不是建立;⑥产学研结合的教学途径是不是畅通,是不是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⑦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学风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是否能够促进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⑧是不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⑨毕业生是不是真正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1]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

[2]韩德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内涵[J].科技信息,2008,(17).

G718.5

A

1673-0046(2010)9-0027-02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