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0-08-15倪海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体验式心理健康情感

倪海珍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倪海珍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646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主体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并对体验式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文章就体验式教学的内涵、特点、操作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体验;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及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迫切需要改变过去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内化、知行脱节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体验、勤于动手,培养和训练学生多种心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走出“自我中心”,关注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投入、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体验与感悟,关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与感受。体验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的。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因此,从心理学方面讲,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

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感知、领悟、理解情境的丰富性,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全体学生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的一种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法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快乐、不断发现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使学生在“快乐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优化。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征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提出借鉴吸收了生命哲学、情感心理学、后现代知识论、对话理论关于体验特征与意义的深刻论述,体验对于知识学习、人格健全、完整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对人的深深关切,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所在。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主动积极地建构,然后分析评价,获得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并能够主动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因此,体验式教学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一)以体验为中心

据《辞源》释,“体验”既有“领悟”、“体会”、“设身处地”的心理感受含义,又有“实行”、“实践”、“以身体之外部”实践的含义。教学意义上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我们把体验作为学生主体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要用脑思考,而且要用眼睛观看,用耳朵聆听,用嘴巴诉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给学生更充分的思想、行为发展的自由和选择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获得身心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式教学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

(二)知情统一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我们力求让学生的认知、情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要让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认知、积累和加工,而且要让他们通过体验与反省,使心理健康知识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己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内在意蕴,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情感有时是盲目的,有着不可截断的力量,需要理智的引导和控制;理智有着清晰的目标,但需要热情来实现自身,理智只有与情感结合才具有实践能力,才能把现实“精神化”,从而真正超越现实。

(三)主动积极性

人人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自己去追问、去探寻、去创造,并在探寻、追问、创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生命的力量,获得生命的意义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自觉地认识自我、追寻自我、提升自我,主动去尝试、体验,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获得心灵的感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在自我不断超越的过程中去体验生命的意义与力量,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四)互动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启发与共鸣,产生教学共振,让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真实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教学活动具有“双主体性”,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中的对话、交流而达成互动关系,在活动过程中交互发挥主体的作用。

三、体验式教学的操作过程

(一)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

这是体验式教学的第一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我们通过案例、游戏、故事、现实的问题、心理测验、角色扮演、实物、音乐以及生动的语言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架起学生已知经验、情感与学习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例如,我们在教学《战胜压力应对挫折》模块的时候,先让学生全体参加一个游戏——《从蛋到人》,学生对游戏非常感兴趣,参与热情很高,积极投入游戏,在不知不觉中去认识挫折、理解挫折、体验挫折,从而引发学生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讨论分享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我们首先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经历、谈表现、谈心情、谈原因、谈感受、谈体会、谈领悟、谈收获等。通过学生的七嘴八舌,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领会知识,升发技能。例如,我们在讲到“想法决定情绪”时,事先给学生展示一个故事——《两个推销员的故事》,然后让学生们讨论:为什么一个推销员无功而返,一个推销员推销成功?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选择?引出情绪ABC理论。再让学生试一试:假如我失恋了,好友周六约我吃饭,结果整个周末都没有和我联系……让学生用情绪ABC理论分析“事件、想法、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形成能力。

(三)总结评价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当学生体验、讨论分享以后,每个学生对体验活动都有了不同的认识和体会,再将这些认识和体会加以总结评价。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总结有关的知识原理和方法技能;也可以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表现作出适当的评价,对相关的知识做进一步的阐述,对涉及的技能做进一步的讲解与示范,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做进一步的解析,对学生常见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对有争论的问题谈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起到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也可以澄清学生的认识,增长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是,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具有权威性和示范性。

(四)延伸课外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悟到深刻的哲理并指导今后的行动。因此,我们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形成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展示自己,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容地应对挫折、战胜压力,正确地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例如,我们在讲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小记者行动》,让学生在校园或街上采访10个不认识的人,一方面可以把课堂上学得的交往技巧应用在生活实践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身边的人或事,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说说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变化,引导学生对身边事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使外在的要求与内部的思想、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变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完善,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体验式教学的要求

伽利略说过:“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命历程中或模拟仿真的场景中体会到一种深刻的情感,使他们因为感动而行动,在行动中发现、思考、体验、感悟,从而获得知识,自由成长。因此,体验式教学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以人为本”的核心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容、合作、和谐的教学氛围,使他们成为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主角,并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合作互助,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体验活动内容的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

在进行课堂情境、典型案例的设计和心理游戏的选择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明确每堂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并把这一目标作为活动设计和内容选择的基本点,否则就会陷入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尴尬境地。

(三)加强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在给教师带来很大施展空间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出不同的体验式教学情景,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的内在联系,要具有丰富的临场指导经验,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较高的技能水平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强调和引导学生的合作活动,师生与生生互动,而不是各行其是,单打独斗。

(四)提升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

检验式教学活动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学生能否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积极投入尤为关键。因此教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时候,必须加强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启发、引导和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水平。要注意避免学生因为太注重游戏而忽视了游戏中的学习和思考;要注意避免片面追求课堂案例讨论热闹而忘记分析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注意避免学生讨论中过度地自由发挥,甚而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与人格侮辱;要注意避免学生盲目追求参与、表面参与而缺乏深刻体验。

[1]鲍林.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8,(3).

[2]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G642

A

1673-0046(2010)9-0135-02

猜你喜欢

体验式心理健康情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