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休闲体验获得的篮球教学设计

2010-08-15李长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篮球体育课程

李长洪

基于休闲体验获得的篮球教学设计

李长洪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无论是时代的发展,还是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落实,将休闲教育纳入篮球教学是大势所趋。根据休闲的特点和“行知”的辩证关系,得出篮球休闲教学的关键在于休闲体验的获得,为此,在篮球休闲教学理论上应注重篮球休闲意识的培养,实践上引进不同层次的篮球休闲教学活动,而操作层面可通过规则、器材、难度、情景等的改变来促进休闲体验的获得。

休闲;体验;篮球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后工业时代和消费社会的来临,生产力使得劳动时间缩短,人们对闲暇生活越来越重视。在个体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在与人类健康、娱乐关系密切的体育领域内,休闲体育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随着我国体育界人士对休闲及休闲体育研究的深入,有众多人士指出,在我国的学校体育中缺乏休闲体育教育,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休闲体育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况。为促进休闲体育教学实践的开展,论文试从篮球项目入手对休闲体育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休闲是学校体育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指导思想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条红线所展开的。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都体现着这一指导思想的连贯性。然而,社会需要规定着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也规定着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期望和要求也日益提高。具体而言,社会要求体育教学能够在诸如培养学生合作观念、爱国主义、休闲意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合作、休闲等观念意识与健康概念中的“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密切。因此,包括休闲在内的社会性内容的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不可回避的。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必须实现从“唯生物体育观”向“多维体育观”转变,高校体育课程也必须朝着“多目标”、“多功能”的方向转移。

另一方面,在当代无论哪个阶段的学生同样需要减压,需要休闲的引导。休闲被誉为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但在现实中却经常被经济等因素异化。在学校体育中,教授学生通过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减压,不仅有利于其学生生活,更对其休闲生活方式的养成,对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都有奠基性的作用。因此,以内容丰富,没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规则限制的休闲体育作为落实终身体育是一条有效途径。

三、休闲体验的获得是休闲体育教育的直接目标

关于何为休闲、如何休闲,迄今为止并无定论。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耕耘了心灵、精神和个性”;依照Godbey的观点,从存在的状态及其精神的角度来讲,“休闲的关键,在于个人对于休闲的体验上,如是否感到自由、无拘束……”;在我国,休闲更多体现为一种悠闲文化,悠闲追求的是一种与品位、修养紧密相连的“境界”,而“境界”的追求是个体性的行为。细致比较不难发现,强调个体的休闲体验是两者的共同之处,这对休闲体育的界定是有帮助的。休闲体育的定义同样很多,但从休闲体验获得的角度出发,日本休闲体育振兴协会认为“不管什么体育运动项目,只要把它作为一种休闲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欢欣鼓舞、身心快乐、心情开朗、消除疲劳等休闲的目的时,都可以称之为休闲体育”,这一定义是可取的。由此延伸开来,休闲体育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通过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个体的休闲体验。

休闲体验的获得是休闲体育教育的直接目标,这同样符合教育理论中“行知”的辩证关系。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在方法论上,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做”就是行为,就是知识的运用,是亲自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实践探索,解决问题。他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为中心,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由以“学”为中心到以“做”为中心。陶先生的教学论思想使我们认识到:休闲体育要想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放到休闲体育实践中来进行。休闲体育实践的最直接感受又最终落在了参与者休闲体验的获得上。因此无论是对休闲的分析,还是对“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都证明了“休闲体验的获得是休闲体育教育的直接目标”这一认识的正确性。

四、以篮球项目进行休闲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如同运动是体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各个体育项目也只是休闲或体育休闲的一种手段而已。在这个意义上说,休闲体育并非一定要是时尚、流行的体育项目。事实上,各个体育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某种休闲价值。瑜伽练习时的身心兼修、物我两忘;游泳时人体与水流相互作用带来的舒畅和惬意;射击、定点投篮时的全神贯注、心静如水;流畅完成一套武术动作时产生的自我效能感等等都是体育项目潜在休闲价值的体现。提倡个体化休闲首先要做的是正确认识现有体育项目的休闲价值,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使其潜在的休闲价值得到充分发掘。这是实行个体化休闲体育教育要做的最基本工作。

1.符合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改革思路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新《纲要》在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其中,在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上,新《纲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对此进行了整体设计与规划,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资源有效地开发予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新《纲要》还指出,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总体而言,由于新《纲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给予教学工作以很大的自主性。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现有资源,进行休闲篮球课程建设,在篮球教学中尝试休闲教育,是具备一定政策基础的。

2.以篮球项目进行休闲体育教学具有较好的现实基础

作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项目,篮球运动趣味性强,易于开展,普及性高。篮球教学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篮球课程的教学大纲较为成熟,篮球实践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移动(准备姿势)、传球、运球、投篮、抢篮板球、抢球、个人防守、一般身体练习、简单基础配合(传切、掩护、突分、换人、关门配合)以及教学比赛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即可。尽管目前的篮球教学多数以基本技战术学习为主,但这套成熟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积累为其休闲体育教学改革奠定了较好的现实基础。

五、基于休闲体验获得的篮球教学设计

1.篮球休闲文化的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实质上反映的是篮球教学目标。目前,多数高校在制定篮球教学目标时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以及运动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运动参与能力的提高。这实质上是忽视了新《纲要》提出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目标要求。事实上,由于身体条件等各方面的局限,提高篮球竞技水平只是少数“精英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多数学生在注重健身实效的同时,更讲究营造篮球运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更注重篮球运动的生活化,他们希望通过参与篮球运动寻找心理的放松和解脱,获得身心智的全面发展与享受。这种对体育休闲价值趋向的关注,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在篮球教学的理论教学环节中,以休闲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休闲理论知识,并从休闲的角度重新认识篮球运动,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运用篮球进行休闲,这是基于休闲体验获得的篮球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休闲篮球实践教学

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哲说:“休闲有不可分的3部分;首先是放松……其次是娱乐,提供休闲的转移功能,使我们脱离自己和关注的事情;第三是个人持续发展,使视野开阔,生命更有意义。”这句话表明休闲是有层次性的。了解休闲的层次性对休闲篮球实践教学的设计是有帮助的。

休闲篮球的最低层次是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按照特定的游戏规则,在非常规的情景设置下要求学生完成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这实质上就是篮球游戏,它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休闲篮球的第二层次应是娱乐篮球。在这方面,花式篮球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花式篮球具有比赛条件宽松、互动性强、内容多样、气氛热烈、多有音乐相伴、强调个人技术、侧重表演、观赏性强、球员体型、身高限制少等特点。相对竞技篮球,花式篮球门槛相对较低,而对个性、创造力等情感和价值类因素要求高,非常符合休闲的特征。因此,休闲篮球实践教学可以将花式篮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最后,休闲篮球还应具有“个人持续发展,使视野开阔,生命更有意义”的作用。换句话说,“良好的休闲状态,需要良好文化的滋养与孕育;良好的文化给休闲生活以自由快乐与创造。”这句话恰当地表明了休闲与文化的关系。个人只有在丰厚的文化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才能真正学会休闲。休闲篮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还要看休闲篮球文化的培育。

3.休闲篮球教学手段策略

在具体的休闲篮球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手段策略促进学生休闲体验的获得:(1)改变规则,包括简化规则或使规则复杂化。如限制高个同学的底线进攻,抢断进攻可获得加分或经全队传递后才允许进攻等,无论如何变化,目的都在于娱乐性,帮助学生获得休闲体验。(2)改变场地器材。效仿各种娱乐篮球的开展方法,通过改造现有场地器材或添置娱乐篮球的相应设备,促进休闲篮球教学的开展。(3)设置障碍,增加难度。如可尝试采用近距离闭眼投篮等,在一定程度上,此方法可使学生意识集中于闭眼投篮的活动中,这一方法符合一般的“紧张—放松”的休闲方式。

[1]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38.

[2]苏秀艳.构建普通高校休闲教育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35-36.

[3]张瑞林,闻兰,黄晓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黄明举.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广西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8:14-16.

[5]杨海峰等.花式篮球的特点及作用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3):71-73.

[6]马惠娣.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0):71.

G642

A

1673-0046(2010)9-0114-02

猜你喜欢

篮球体育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