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演进的若干文化特征

2010-08-15汪世堂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思想文化教育

汪世堂

(天水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演进的若干文化特征

汪世堂

(天水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教育思想是随社会文化在时空中的变迁而变迁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社会文化时空变迁的必然结果。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演进的特征,对于开拓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中国;教育思想;不平衡;文化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实践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又是对前人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教育思想作为亘古绵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与社会文化相伴相生,相随相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二者互为前提,相互砥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总是把教育置于社会文化大系统中作全方位的综合考察,而很少就教育谈教育。他们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丰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为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然而,综观百年来人们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研究,其中最为流行的是注重时间一维的单向度的线性范式——姑且称之为“藤瓜范式”,即教育史的时间进程为“藤”,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思想犹如结在“藤”上的“瓜”,大家大“瓜”,小家小“瓜”,然后依次排列,循时而进。这种“藤瓜范式”看似提纲挈领,脉络清晰,实则往往是对教育思想研究范式的单向度的片面构型。这种失于偏颇的过于注重时间一维的线性研究,忽视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在空间形态和时间形态内在交融的立体图景。事实上,“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丰富的、多元的、多民族的、多地域的、多层次的立体网络”[1],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涵盖面很广的范畴,而不是静态的、狭窄的、一成不变的。即: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上的;教育思想观念是随社会文化在时空的变迁而变迁的;教育思想观念具有地域差异性。

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上,换言之,就是说,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必然产生相应的教育思想观念。例如,中国在孔子之前,经过上古及夏商周三代,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典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春秋时代虽然学术下移,但散落民间的仍然是官学。而上承尧、舜、禹、汤,下及文、武、周公的既成道统,是只能遵循,不能超越的。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一生都在宣扬这一道统。西方则不然。苏格拉底开始从事教育活动的时候,古希腊成文的典籍很少,只能通过对话、交谈、演讲传授知识。古希腊先哲的著作都是私人著述而非官府之学,对后人只有启示、教益,而没有约束力。后代的学者拥有思想自由和另立新说的自由,以至后来的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都敢于超越自己的恩师,不以师道害真理,敢于独辟蹊径,另立新论,以至亚里士多德发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名言。

教育思想观念是随社会文化在时空的变迁而变迁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必然有不同的社会文化,教育思想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学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等几个阶段。

教育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主要是指文化有地域差异,与之相适应,教育思想观念也是有地域差异的。例如,由于中国文化的南北差异性,分属于不同地域的教育思想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风格迥异等等。

因此,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演进,对于把握和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深层文化内涵及其规律,创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演进的文化特征

就某一具体的历史阶段而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或同步的,但就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教育思想的演进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性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演进的主要文化特征。

(一)不同政治经济制度条件下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演进表现出不平衡性

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之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演进影响,从文化特征上看,既表现为宏观发展上的不平衡,也表现为外部形态上的不平衡,是塑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文化特征的主要外部力量。例如,春秋战国之际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带来文化上的百家争鸣,与之相适应,教育思想也呈现了繁荣局面。汉代大一统的政治背景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对汉代经学教育和教育思想的政治伦理化特征具有直接影响。南北朝的对峙造成了教育思想的多元化。隋唐的统一以及唐代广泛的对外文化交流和较为开明的以儒家为主干,佛教和道教为两翼的文教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时期教育思想发展的多元化局面,形成了融合儒佛道的教育思想。宋代理学的兴起和辽金元政权大力推行的“汉化”政策、民族矛盾的尖锐以及印刷术等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术思想,特别是理学思想派别的论争,教育思想异常活跃和丰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明代在继承唐宋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重实”为特征的教育思想成为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先声。清朝立国至鸦片战争以前的教育,已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末期,实学教育思潮传播的同时也孕育着近代教育的萌芽。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更引起了教育思想的重大变化。凡此种种,都是很容易理解的。

(二)不同朝代背景下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演进表现出不平衡性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演进,从先秦(可延伸至商代)到近代,概要来讲,前后至少历时3000多年,期间朝代更迭,文化交替,教育名人层出不穷,教育思想在不同朝代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或朝代教育思想的总体成就是不一样的,有时相对繁荣,有时相对平庸。

夏、商、西周三代逾1300余年,虽然统治者为了治国育才的需要先后提出了一些教育思想观点,以指导官学的教育实践,但由于历史资料较少,我们仅仅只能看到傅说、箕子、姜尚和姬旦等人零星半点的思想。因此,这三代总体上教育思想有遗产,但并不繁荣。

春秋时代,社会变革,文化下移,私学兴起,孔子继承三代教育遗产和六艺教育传统,以其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私学教育实践,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儒家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遗产,成为2000多年中国封建教育思想的渊源。孔门后学的教育思想作为儒家教育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孔子教育思想相互映证和补充,共同促进了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可以说,孔子及其后学者的教育思想是春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演进,特别是儒家教育思想千百年的繁盛不衰起到了奠基作用。孔子之后,战国诸子各因其政治立场、生活条件、时间长短、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思想方法的不同,对教育问题展开争鸣,使这一时代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包容度,形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

秦统一六国后,在教育方面,下设官学,禁止私学,以吏为师,通过王权摧毁儒家的影响,并禁书、坑儒,确立了法家思想在教育思想中的统治地位,时代虽短,但影响甚巨,代表人物当数李斯。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思想和大一统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教育思想界树立了儒学的权威,学术统一于儒术,在教育界除了崇拜圣人经典之外,又产生了对王权力量的崇拜,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思想的内在文化特征初步形成。董仲舒不仅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有重大政治和历史影响的教育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政权林立,社会离乱,文化融合,官学时兴时废,教育事业的延续主要依靠私学和家学,各种教育思想纷争、交合,呈现多元化趋向。隋唐时期文化高度发展,中外交流空前活跃,教育思想的演进进一步出现多元化的局面,呈现出以宣扬儒家思想为主,兼容佛道为辅的特点。这一时期,虽则出现了傅玄、颜之推、韩愈、柳宗元等教育思想家,他们的教育思想也各有不同的特点,并为宋代理学的形成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但相对于整个历史长河,笔者认为,这两个时期教育思想的总体成就相对平庸。

宋代理学的兴起和理学思想派别的学术论争,使得教育思想异常活跃和丰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涌现出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形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继孔子、董仲舒之后,又一位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明中叶以后风行了100年王守仁的“心学”思想,王廷相以“重实”为特征的教育思想也开了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先声,但有明一代程朱理学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格局并未发生动摇。清朝立国至鸦片战争以前的教育,已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末期,以黄宗羲、王夫子、颜元等为代表人物的实学教育思潮孕育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萌芽,但程朱理学教育思想仍占统治地位。可以说,明朝以降,虽则孕育了新的教育思潮,但与社会主流教育思想相比,新思想、新思潮的总体成就相对式微。

各个朝代教育思想的繁荣与平庸是相对的,肯定有些朝代教育思想的繁荣和个别教育思想家的杰出成就,并不是说其他朝代和同一朝代的其他教育思想不值得注意,例如,贾谊、颜之推、韩愈、王夫之等人的教育思想也都很重要。但作为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和人物还是上面所举的那些。其实,在一个朝代之内教育思想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些年代较长的朝代如汉、唐、宋、明,其初期的教育思想可能并不突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达到高潮。一些小朝廷也有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如辽朝的汉化教育思想和元代的蒙学教育思想等等。

(三)不同地域环境下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演进表现出不平衡性

教育思想在不同地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所谓教育思想在不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一是指不同的朝代,各地教育思想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状况。二是指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从而使不同地域的教育思想带有不同的地方色彩。

中国古代最早开发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不但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古代政治、经济、人口和文化中心。东汉以后北方频繁的战乱,使黄河流域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唐代前期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北方又陷入战乱之中,经济再次受到破坏。随着人口流动与南方经济区的开发,经济中心不断向江南转移,这一转移过程从唐代至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基本完成。与这样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人口等背景相适应,教育思想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呈现出由北盛南弱向南盛北衰转变的不平衡性。

首先,教育思想家的籍贯和教育活动的主要区域是不平衡的。先秦及秦汉时期,教育轴心明显处于黄河中下游。孔、孟、荀、墨、韩非等诸子及其私学绝大部分居于以山东、河南为中心区域的北方。汉代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董仲舒、古文经学的代表人物马融、郑玄,均是北方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教育思想家开始增多,出现了如嵇康(安徽宿县)、颜之推(江苏南京)等教育思想家。到了隋唐时期,长江下游的浙江、江苏的教育思想家开始增加,黄河流域的教育思想家数量虽有削弱但仍占首位,教育思想的鸿儒孔颖达、韩愈都是北方人。宋金时期,教育思想家的区域分布进一步呈现北消南长之势,大儒名家南北分布呈均衡态势。以当时兴盛的理学教育家表现最为明显:濂州代表周敦颐(湖南)、闽学代表朱熹(福建)、洛学代表二程(洛阳)、关学代表张载(陕西)。元明清时期,教育思想家的区域分布南方优势确立,北方除了王廷相(河南兰考)外,著名的苏湖教法,王守仁、李贽、徐光启、顾炎武、黄宗羲、颜元、戴震等教育思想家均出于南方或居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其次,从人才分布也能反映出教育思想在不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人才分布地的时空变化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但主要受经济发展影响,首都的位置、考试制度的沿革、教育文化中心的转移等也是影响人才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一点可以确认,即人才大都要经过受教育的过程,人才的出现是以教育为前提的,而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关系。一般来讲,经济发达,教育投入也相应增多,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几率增大,成才的机会也多。经济发展程度与教育、人才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经济、教育是决定人才出现的前提。例如,在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乃至状元的文人,必须具有深厚的经学、文学功底,对国家大政、治国治民方略有敏锐观察力与独到见解。状元作为封建社会科举考试脱颖而出的顶尖人才,自唐至明清,其籍贯地理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唐宋两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共68名,占全国总额的61%;南方籍贯的状元仅44名,占全国总额的39%,北方籍状元占明显优势。元明清三代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前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占全国总额的13.4%;南方状元则有168名,占86.6%,南方籍贯状元在数额上形成了绝对优势。[2]不难看出,状元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不平衡性,与教育文化中心的转移和教育思想家的籍贯和教育活动的主要区域是相吻合的。

再次,不同地域的教育思想带有不同的地方色彩。文化有地域差异,教育思想观念也是有地域差异的。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地域、风土决定着教育思想观念的状况、性质、特征及其发展方向。正如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在《东方的美学》一书中所言:“‘作为历史的存在,每个人都具有受到民族和地域的历史所限定的侧面,在往昔交通不便的时代,风土的限定曾经决定着艺术的种类……甚至某个民族栖息于什么样的土地上这样一种物质性的事实,都将规定着那个民族的艺术方向。’当然,地域、风土不仅决定着艺术的方向,而且更宽泛地决定着文化的方向。民间所谓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正是对这种文化地域差异的明解。”[3]因此,不同时空条件下,甚至相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的教育思想观念也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例如,我们知道,儒、墨、道、法等各家教育思想是构成汉文化教育思想的基本基因,但这些思想并不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个国家,而是在风貌迥异的邹鲁、三晋、燕齐、荆楚区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再如,齐国和鲁国的治国策略不同,反映到他们的教育思想上也存在着差异。齐国开展教育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富民强国,称霸诸侯,而鲁国则是为了维护和推行西周宗法社会的礼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一方面说明中国教育思想有不止一个发源地;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经过漫长历史长河的批判、继承、筛选、积淀而形成的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总之,中国古代教育思想遗产浩如烟海,探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演进的文化特征,既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变迁、人才需求等方面入手,也可以从宗教信仰、社会心理多角度、深层次去挖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以上几个方面谈了个人不成熟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1]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3.

[2] 韩茂莉,等.中国古代状元分布的文化背景[J].地理学报,1998,(11).

[3] 刘成纪.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6).

Some Cultural Features in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Chinese Education Ideas

WangShitang
(School of Education,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741001,China)

Education ideas change with cultural changes.The unbalance of ancient Chinese education ideas at different times and different areas is a natural result of social cultural changes.It will be of theoretical meaning to studythe evolution ofancient Chinese education ideas fromthe perspective ofculture.

Chinese education ideas;unbalance;cultural features

G40-09

A

1671-1351(2010)01-0093-04

2009-11-02

汪世堂(1963-),男,甘肃秦安人,天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万余〕

猜你喜欢

思想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