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要融入“当代性”

2010-08-15黄晓东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王朔当代文学文学

黄晓东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要融入“当代性”

黄晓东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文章结合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与课程教学的实际,探讨了在教学中融入“当代性”的原因,指出了融入“当代性”的路径:分配和安排适当的课内外时间,增加穿插介绍新出现的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新的文学样式、文学热点事件以及相关的文学政策与动态等内容,从而最终达到适应当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发展改革趋势这一目标。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当代性;文学现象

一、为什么要在教学中融入“当代性”

一般认为,在整个的社会结构中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不可忽略和无可替代的。而在当下的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这涉及到人文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互为表里的重大主题。但是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与转型以及受到经济和市场的双重冲击,还有实用主义的甚嚣尘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学和其它许多传统社会学科门类的命运一样,已经处于日益边缘化的地位,以至于“文学消亡论”频频出现。所以,尽管我们对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依然充满信心,尽管我们认为文学的发展在市场面前挑战与机遇并存,而将传统纸质文学的发展和视像艺术以及网络等新的载体相结合以及日益兴起的“国学热”都是我们充满信心的理由。然而我们又必须面对在当下的文学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文学在社会中被边缘化的实际地位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大学中文系的课程教学。国内高校的一些学者早就对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关注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对策。例如北京大学的温儒敏在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笔谈》一文中就指出了当前文学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中文专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以及中文课程课时的压缩;二是学生情况的变化。学生大多数在录取时是调剂到中文专业来的,他们在专业知识基础以及专业兴趣等方面都存在欠缺的问题;三是专业定位的调整。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大众化以及中文本科着重强调素质与通识教育。四是新的教学理论资源如何运用和调整到教学中去。[1]以上这四个问题在国内大学的中文专业确实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而我们在面对和解决上述这些普遍性问题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探讨和重视面对具体二级学科的课程,如何具体学科具体对待的问题。具体到教学层面就存在着文学教学必须融入当下性的问题。因为文学作为上层建筑中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学科,其内容的阐释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是不断变化和被反思的,而这种变化和反思就存在一个“当代性”的问题。而这种当代性在一些二级学科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将着重以中国当代文学为例来展开探讨,这一方面因为当代文学的地位很特殊,甚至颇为尴尬。洪子诚在《问题与方法》一书的前言中就举了一个实际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当代文学’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中,又普遍被看作是‘没有学问的’。有一次我参加教材讨论会,经济学的教授们争先恐后(给当代文学)提意见,从政治方向到艺术评价。他们心里想的可能是‘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当代文学吗?’”[2]另外,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级学科中国文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方向,它的地位与它的特征也紧密相联。虽然我们习惯将现代和当代文学合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但是在国内的高校目前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还是分开来进行教学的,而且这两门课程在特性上也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具体的文学学科中,中国当代文学应该是其中最具有“当代性”或者称为“当下性”的课程之一。而在洪子诚所举的例子中,其它学科的学者之所以能够和敢于对当代文学“发言”,也正是由于当代文学的“当下性”特征。中国现代文学只有短暂的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习惯称之为现代文学三十年,北大的钱理群等人就编写了教材《现代文学三十年》。但是中国当代文学则没有这么简单,它的上限一般划在1949年,而它的下限则往当下无限延伸。洪子诚就这一点在他的《问题与方法》一书中也进行了生动的叙述:“现代文学1949年就止住了,也就30年。当代文学老是没完没了,而且现在作品越来越多,每年几百部、近千部的长篇,中短篇就更多了。每年新出现的作家也很不少。说老实话,许多作品我都没读过:这哪有资格研究当代文学?所以很多人希望给它一个下限……但是下限究竟划在什么地方?又用什么样的名目取代?也是很费心思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见到好的办法,只好由它‘当代文学’的下去。”[1]确实,由于下限的无限延伸,甚至存在一个当代文学学科合法性的问题,因为过于接近当下,就存在一个当代文学能不能够“写史”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必须要面对一系列复杂而又现实的问题:当代文学除了每年会出现大量新的作家作品之外,还会不断地出现新的文学思潮和论争以及新的文学样式、文学热点事件等大量的文学现象,例如“赵丽华诗歌事件”,“王朔复出事件”,“余华《兄弟》事件”,“顾彬‘当代文学垃圾论’事件”等等,而且这些“热点”经常产生相当大的反响并引起大范围的激烈的讨论。但是这些内容一般又不会出现在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教材中,因为教材一般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另外教材更新和修订的速度也难以赶得上当代文学发展与变化的速度,尽管当代文学教材内容也一再修订,下限也一再延伸,但一般都被限制在1990年代前后,最多也只是在2000年左右,例如朱栋霖等主编的北大版《中国现代文学史》。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文学史必须有时间的积淀才可以和我们拉开距离,这样我们才能对文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面对《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如何体现和适应它的“当下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要将这些新的文学现象作为教学内容补充给学生?因为一般看来,大学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讲授即可,而随意补充和增加教学内容反而有喧宾夺主甚至有违教学计划之嫌。但是我认为只有将当下文学发展的内容融入教学中去,这样才更加符合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现状与课程的特点,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当代文学发展的最新状态,从而与当代文学“与时俱进”的特点相一致。另外,我认为这样做还会在教学中收到一些积极的效果: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除学生对一些文学现象所产生的困惑,提高对文学现象的解读能力,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从而最终达到适应当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发展改革趋势的需要这一目的。

二、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当代性”

1.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融入“当代性”——或者称为“当下性”——要涉及到以下问题:一、需要将哪些具体内容补充给学生?二、补充的过程中具体如何操作?三、补充的内容占整个教学内容和学时的比例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补充的是新出现的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尽管当下文学已经退出了社会关注的中心,但是由于受到市场和商业写作氛围等因素的影响,每年有数量巨大的文学作品出现。光是新出的长篇小说就数以千计,这还不包括对网络、手机等新的文学载体的统计。作品数量的巨大反而导致真正能够脱颖而出并引起我们关注的作品很少,当然这也不可避免的导致很多优秀的作品埋没其中,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层次和质量较高的作品。我们在课程开设之初就要求中文专业的学生在精读课程所配的作品选中的作品的同时,推荐阅读当下较具代表性的文学杂志和文学选刊,例如《人民文学》和《小说月报》等。如前所述,由于学生专业学习时间的压缩以及学生作品阅读量的减少和作品数量的巨大,阅读权威性的文学杂志和文学选刊,就成了让学生接触较为优秀的当下作品的有效途径。而在介绍这些内容之前必须给学生做出一定的解释和引导。例如对于《人民文学》杂志,如今80、90后的学生容易根据杂志的名字望文生义,而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为这个杂志曾经确实和政治关系密切并且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是如今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之下,《人民文学》仍然引领文学发展的潮流,包括当年在先锋实验文学的大潮之中亦是如此,目前其中的作品对于当下的年青人同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更不用说中文专业的学生。另外还推荐较为主流的文学刊物《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刊物,以供学生阅读时间充裕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而面对转载大量优秀作品的非原创性的文学选刊,我们主要向学生推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小说月报》,因为该杂志在遴选当下优秀作品时,颇具眼光和代表性。以上杂志的作者多数为当今文坛知名的、创作活跃的一些主流作家,也包括一些新秀。但是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忽然接触到这些作家作品,仍然有些不太适应。学生对作品的主题、风格以及叙事手法等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困惑和隔膜,这就存在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就颇为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还向学生直接推荐当下脱颖而出备受关注的优秀作家作品,这其中主要是引起文坛高度关注的作家作品,例如曹征路的“底层小说”《那儿》等。另外就是国内具有代表性文学奖项的入围和获奖作品,例如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而最新一届的茅盾文学奖作品我们都向学生重点推介。虽然最近对茅盾文学奖作品及其评定过程出现很多的非议,但是不可否认茅盾文学奖作品大多数颇有成就,不负众望。而且获奖的作品在80后和90后的当代大学生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据笔者的调查,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大多数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都已经阅读过,而且评价较高。

2.新出现的文学现象与热点事件。近几年新出现的文学现象和热点事件很多,有些一度成为文坛甚至是大众热议的话题。这其中包括较有代表性的“诗人赵丽宏事件”,“王朔复出事件”,“余华《兄弟》现象”,“顾彬事件”等等。当然我们认识到这些文学现象的出现和网络炒作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反映出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些动向和存在的新老问题。而这些现象和事件也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困惑,所以我们结合文学的实际和事件出现的背景对此做出解释,则是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文学问题的一个较好的时机。例如“赵丽华诗歌事件”是2006年的文学热点事件之一。主要围绕她的两首诗《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和《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为焦点,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之下,结果成为当时的文学热点事件,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很多的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都参加到讨论中来,其中包括韩寒发表的《现代诗歌和现代诗人怎么还存在》一文。而2006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第11版刊登出一篇署名“李舫”的记者综述,标题为《在近来的一连串恶搞事件中,诗歌沦为大众娱乐的噱头——谁在折断诗歌的翅膀?》进行“反弹”,从而使事件的讨论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不可否认事件当中存在着对赵丽宏的诗歌的断章取义和所谓“恶搞”的成分在内,但是对于处于迷惑和看热闹之中的学生来说,我们从这个被媒体称为“自1916年胡适、郭沫若新诗运动以来的最大的诗歌事件和文化事件”出发,从“五四”以来的白话诗到朦胧诗再到新生代诗歌等诗歌的发展历程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诗歌的审美到诗歌的世俗化写作,从诗歌的精英与平民意识的角度,再结合赵丽华质量上乘的诗歌作品来对整个的事件进行还原,同时结合对“白话诗向何处去”等问题给学生留出进行思考和讨论的余地。2006年另外一个文学热点就是淡出文坛多年的作家余华忽然带着他的新作《兄弟》重回文坛,在媒体网络的炒作之下一时间闹得风生水起。小说《兄弟》分为上、下两部在年前年后分别出版,此间所做的炒作主要是关于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准备拍同名电视剧等舆论宣传,但是该书在获得很好的出版效益之后,即从我们的视线淡出。所以余华的“《兄弟》事件”是作者利用曾经的文坛声誉作为自己新作的一个卖点,而其和网络等媒体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和双赢的,这也是当下网络时代赋予文学创作和出版的特征之一。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事件给学生讲解余华以及网络时代的文学特征。而同样作为老作家的王朔在2007年也卷土重来,这是当代文学所始料未及的。王朔在1990年代末已经逐渐淡出文坛,因为他的作品风格与审美倾向已经显得落伍于时代并且与当下的审美趣味有着隔膜。但是当年的王朔就不甘寂寞,开始攻击鲁迅和金庸,试图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王朔此次的复出,一方面仍然是寂寞使然,而更主要的是为他的新作造势,包括他的文集《我的千岁寒》和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那么如何向学生解释这一事件呢?我们主要结合王朔的文学创作以及从当年的“王朔现象”出发,让学生从网络时代纷繁复杂的事件背后看到这些“文学事件”的本质。2007年汉学家顾彬的“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事件”也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事件的性质仍然是离不开网络和媒体的炒作,同样存在着断章取义和制造热点的性质。就连顾彬本人后来也澄清:“垃圾说”只是针对一些美女作家而言的。我们针对此事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地位以及实绩,还有学科特点甚至包括学科合法性等问题给学生做出解释。总之,这些文学热点事件是当代文学教学可以利用的非常好的契机,通过它们对加深学生对当代文学的认识理解非常具有当下性和现场感,而这又是其它文学学科所很难具有的优势。

3.是新的文学样式。随着新的技术的发展,文学的载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手机文学、网络文学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尤其是网络文学,其发展已经日益流行,甚至对传统的纸质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网络文学虽然日益发展与繁荣,但是对于充斥网络的良莠不齐的文学我们仍然要给学生做出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文学和真正的文学。文学的载体虽然变了,但是文字做为文学的媒介没有变,所以好的文学离不开它的审美性,广为流传的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是较好的网络文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学生困惑的作品,例如曾经在网络风靡一时的木子美的《遗情书》,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就曾经写了论文专门分析这篇作品。那么它到底能不能算文学作品,这些都需要我们给予学生引导和解释。

4.是相关的文学政策与动态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学体制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因此具有较浓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主要是因为其继承了当年苏联的文学体制,在这六十年当中它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种体制仍然存在并且对文学的生产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联、作协等文学机构自1949年之后历经风雨但是一直存在,虽然受到市场的冲击,但是这些文学管理机构所制定的文学政策对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和文学政策紧密相关的历届文代会以及发布相关文艺政策的文学机构文联和作协的最新变化也是我们必须向学生补充的一个内容。象征着中国当代文学起点的文代会自1949年至今一共召开了八次。文代会的召开经常伴随着关文学政策的调整,同时文学机构和体制也会出现新的内容。例如最新的第八次文代会就选出了新的作协主席铁凝。这些新动向所可能具有的变化和内涵都要向学生做出分析和判断,因为这些政策和机构的调整有可能会影响到文学创作、批评及其走向。

5.在教学中融入“当下性”时,还要注意“融入”的时机和分寸。一般来说,我们主张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的将这些内容穿插教学,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对一些内容进行补充。例如在讲到“王朔现象”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把“王朔复出事件”进行穿插讲解。我们在讲到“朦胧诗”的新生代诗歌创作时,可以将“赵丽华诗歌事件”结合当代和当下诗歌的发展来分析。而对于“余华《兄弟》事件”,我们也会在余华的先锋小说这一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对于“顾彬事件”我们在一开始的当代文学概说部分中进行补充,至于历次文代会的内容我们则应该在第一次文代会内容的教学时进行。对于网络文学的现象,我们则会在课程的最后进行补充,并且应该将其做为修订后教学大纲内容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当代文学发展的现状和全貌,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下性”也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笔谈[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G642

A

1672-0547(2010)01-0115-03

2009-12-11

黄晓东(1972-),男,安徽巢湖人,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系讲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王朔当代文学文学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我们需要文学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我与文学三十年
王朔曾是全托孩子
文学
如果王朔遇上韩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