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理论研究

2010-08-15涌陈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等值古典意象

张 涌陈 娟

(1.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2.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3.铜陵市田家炳小学,安徽 铜陵 244000)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理论研究

张 涌1,2陈 娟3

(1.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2.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3.铜陵市田家炳小学,安徽 铜陵 244000)

“古诗之美,专求意象”。诗歌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难点,诗歌中的意象由于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一方面能加深读者对诗歌的解读,另一方面却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文章主要梳理分析中西方翻译理论界对诗歌意象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可以借助西方“等值论”来指导中国的古典诗歌翻译实践,力求在这一全新视角下探索萃取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策略。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等值论”;翻译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通常形式简单却寓意深刻,“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古典诗歌更是将诗歌的这一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它凝练而含蓄,尤以匠心独运的意象见长,能以寥寥数行传达诗人厚重的情感或深刻的哲理。西方汉学大家亚瑟·韦利认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我国明代学者胡应麟也说“古诗之美,专求意象”。

诗歌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难点,诗歌中的意象由于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一方面能加深读者对诗歌的解读,另一方面却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文化意象的理解与传达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译语读者对原作的解读与欣赏。翻译的本质就是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因此梳理中西方对意象概念的不同界定,将有助于译者在翻译时寻找正确的翻译视角,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跨越文化障碍。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展示原诗的风采,文化意象的传递是关键,也是难点,它是一个连续选择和顺应的动态过程。

一、中国学者对诗歌意象翻译的理论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古代文学的瑰宝,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沦肌浃髓,它的翻译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作用。近百年来,中国古典诗歌外译虽不能与西方诗歌汉译相提并论,但也渐呈旺势,《诗经》、《楚辞》均有了英文全译本,唐诗的西文译本则不计其数,宋词和元散曲的译本也陆续出现。国内学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成果丰硕,但在理论研究方面相对欠缺。

暨南大学翁显良教授在他的生前代表作《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1982)中强调,翻译诗歌等文学作品要“得作者之志,用译语之长,求形似之效”[1],在当时中国翻译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译者要使自己和作者所蕴含的内在情志相投,两心相印感通;要按照译语规律,发挥译语优势,重新构思再创作;译作和原作的内容境界、思想感情要近似。翁显良先生尤其提出:汉诗英译要保持本色,…这本色,…在于意象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2]。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天振教授在其《译介学》(1999)中提及文化意象的失落和扭曲问题,并提出文学翻译要尽量保持源文本中的文化意象,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3]。清华大学的江枫教授在“卞之琳译诗的理论与实践”(《诗探索》2001年第1-2辑)一文中提出诗歌翻译要“以似致信,神形兼备”。上海译文出版社原编审黄杲炘先生在论文“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逼真—从看不懂的译诗谈起”(《中国翻译》2002年第9期)提出,古体诗歌的翻译要“以顿代步”,要“兼顾顿数、字数和韵式”。他们都对诗歌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在《译学津原》(2005)提出玄翻译、元翻译和泛翻译理论。玄翻译理论是有关翻译理论的理论,如对翻译理论做整体鉴别、评价和规范等;元翻译理论是本体翻译理论,主要是围绕语言形式和内容意义展开的;泛翻译理论则是非本体翻译理论,如翻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原理等[4]。他在《中国翻译》(2008年第4期)中发表了学术论文“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认为中国翻译界在本体诗歌翻译理论方面已取得骄人成就,于是从五个方面对非本体诗歌翻译进行探讨:一,中国诗歌翻译理论与中国语言文字结构之间的制约关系;二,诗歌翻译研究者本人的气质个性与诗歌翻译理论构建之间的制约关系;三,诗歌翻译理论研究者的翻译实践对其理论构建的制约作用;四,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求真还是求美的问题的多向应机解决办法;五,中西译论模式的取向与个人文化积淀的关系。辜教授的这些理论可以看做是国内对诗歌翻译研究的最新成就,但还仅仅是纲领性的抽象叙述,他自己也说缺乏深入的具体论证和完整体系[5]。

国内在诗歌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贡献最大的非北京大学许渊冲教授莫属。他在译《红与黑》的〈译者前言〉中指出,文学翻译是艺术,“文学翻译不单是译词,还要译意;不但要译意,还要译味。只译词而没有译意,那只是‘形似’,如果译了意,那可以说是‘意似’,如果不但译出了言内之意,还译出了言外之味,那就是‘神似’”。许教授先后在专著《翻译的艺术》和《译诗英韵探胜》中提出了诗歌翻译标准的“三美”原则,即“音美、形美和意美”,和翻译策略的“三化”原则,即“浅化、等化和深化”,这是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翻译的重要原则。他强调译诗应该展示原诗的“意美”,为此文化意象的处理是关键,而“音美”和“形美”是达到“意美”的必要条件,对突出诗中的文化意象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三化”原则中,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译和化难为易等;所谓“等化”包括形似的对等、意似的对等、词性的对等、句型转化、正说反说和典故移植等;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和以旧译新等[6]。许教授的翻译理论更加直观、明晰和具体,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更容易被广大翻译研究和实践者所接受和应用。

国内学者由于熟悉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内涵,在诗歌翻译具体实践方面成果更为丰硕,译者人才辈出,出名的还有卞之琳、顾正阳、刘重德、杨宪益、王佐良和王守义等。但国内古典诗歌翻译领域没有从理论高度得到系统和科学的认识,这使得当下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工作仍基本处于杂乱无序、前进无方的混沌状态。

二、西方翻译理论界对诗歌的研究

西方各种翻译理论主要分为语言学倾向和文艺学倾向两大阵营,前者主张“翻译的目的在于产生与原文对等的译文文本…从词汇和语法结构等各个语言层面去产生这种对等文本”,后者主张“翻译的重点是文学再创作…尊重译文表达习惯和译文语言文学传统”。然而两者都承认,翻译涉及到源文本—文化—作者——译者——宿文本—文化—读者之间的多重动态三角关系,“等值”这个术语就用来指源文本与宿文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它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成为各个翻译理论讨论的焦点。

“等值论”中最重要的是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U.Nida)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理论探讨》中,他提出“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概念,而后者是核心。“动态对等”即后来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指“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达到最等效的读者反应”,认为翻译要为接受者服务,并使译文接受者最大限度地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信息,这就要求译文尽量使用译文接受者喜闻乐见符合译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7]。为了取得动态对等,奈达借鉴乔姆斯基(N.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逆转换翻译模式,这个曲折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分析、转移和重组,把句法和语义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形式最简单”、“关系最明确”的核心句来“明晰表达所有信息”。这种语内释义的方式确保了原文意义的表达,但却容纳不了意义所涉及的语用因素,包括文体和风格、语境和文化等。作为“动态对等”的补充,奈达随后又出版了《翻译理论与实践》、《习俗与文化》和《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等专著,提出可懂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并重的原则,将等值理论加以延伸和完善。后来他在1996年的《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把“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原文时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视为最高层次的对等。针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翻译,奈达赞成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形式对应,为使译文对接受者产生的反应接近原文对接受者产生的反应,不仅应有等效的信息、思想、形象、意境和情境,还要有等效的言语节奏、言语风格、言语韵味和言语美学价值,需要保证最等效的理解和传达而随时调整译文[8]。

英国语言翻译学家苏珊·巴斯内特(S.Bassnett)对文学翻译也持相近观点。她在1980年初版的《翻译研究》中专节讨论了“等值”问题,在分析了波波维奇(A.Popovic)的等值四层次,即言语等值、结构等值、风格等值和语境等值,奈达的“动态对等”,纽伯特(A.Neubert)的“符号等值”,以及姆卡洛夫斯基(Mukarovsky)和都历斯恩(Durisin)等人有关等值的理论。在该书第三版第三部分,巴斯内特还特意分析了诗歌的翻译问题,她主张诗歌虽然不能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然而它是可以被移植的,并首次提及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9]。为了弥补等值论缺乏文化因素方面的论述,1990年,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A.Lefevere)合编了《翻译、历史和文化》,第一次正式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2001年国内出版的《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收录了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的八篇论文,在第四章巴斯内特再次专门论述了诗歌的翻译问题,她首先表明自己不能同意弗洛斯特(R.Frost)代表的诗不可译的观点,而是认为诗歌翻译的任务就是“拆散”原诗的语言材料,然后在目的语中“重组”这些语言符号;译诗不是复制原文,而是创作相似的文本,是“种子移植”,“翻译的种子可以播撒在新的土壤上,使新的植物得以发芽、开花和结果”[10]。

西方学者在翻译理论方面融合了语言学和文艺学原理,理论体系较为科学健全,译者有Sherwin S.Fu、Arthur Waley、W.J.Fletcher、John Turner、Witter Bynner和 Wayne Schlepp等,但由于对中国诗歌中文化意象等内涵不甚了解,他们对中国古诗的翻译实践不够娴熟,翻译成果较少,翻译偏颇和失误较多。

三、“等值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

鉴于中外翻译理论界对诗歌文化意象研究的现状,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理论的发掘和探索,翻译策略的梳理和萃取已迫在眉睫,同时借助西方的翻译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古典诗歌翻译实践也跃然纸上。以奈达的“动态对等”为核心的建立在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等值论”,已经具备相当成熟的理论逻辑体系和较为完备的翻译策略规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巴斯内特的翻译文化建构理论虽然具有前瞻性、进步性和建设性,但其理论体系尚不完备,在翻译策略和规则方面的探索仍流于空洞,缺乏实质性内容和客观可评的参照标准。为此,结合“文化构建”的“等值论”,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为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神韵,首先应正确传递意象的基本信息意义,因此古典诗歌意象翻译的首要原则是语义对等。“语义对等”是指在语义层面使宿文本的读者在理解和欣赏原文时作出的反应,与源文本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达到最近似。诗歌的意义是多维度的,意象的意义基本上是二维度: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前者指意象在客观世界的对应物,后者指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对意象产生的联想画面,意象翻译的语义对等就要求这两个意义的传递在源文本和宿文本中能基本一致。

大英百科全书(Britannica Encyclopedia)给诗歌定义为:这一文学体裁,通过语言的精心选择和安排,在意义、声音和结构三层面,激发读者丰富的意识想象和强烈的情感共鸣;它以简明凝练的形式和悦耳美妙的乐感,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为此,诗歌意象翻译在“语义对等”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追求“美学对等”。古典诗歌翻译中为获得形式美感,诗体格式和诗行长度等结构特点应适当地保留;为获得吟唱美感,诗歌的独特创作手法如节奏(rhythm)、韵律(rhyme)、头韵(alliteration)和半谐音(assonance)等应在最大程度上模仿。

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并存,古典诗歌意象翻译的“语义对等”和“美学对等”很难同时获得,只能追求“最大近似”,并以前者为重心。针对具体的文本等值条件,诗歌意象翻译可分别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化重叠”下的意象等换:源文本和宿文本中意象的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都一致,意象就可以直接等换翻译;“文化平行”下的意象移植:意象的指称意义相同而联想意义不同,可以用宿文本中有同一联想意义的意象移植替换源文本的意象;“文化糅杂”下的意象省略:源文本中意象的联想意义在宿文本中无法找到对等表达,只有舍弃意象或其指称意义而重新释义;“文化缺失”下的意象弥补:源文本中没有意象,而在宿文本中可以增加某一意象,其联想意义能使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欣赏源文本的信息内涵和风格神韵。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涉及到人们对语言所表达的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转换和表达。从古至今,翻译都充满争议,众说纷纭,很多哲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都曾提出过自己的理论或观点,以期指导翻译实践。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兴起,主张翻译交际论的理论家和译者愈来愈多地将重心放到宿文本读者身上,即如何有效地将源文本信息传递给读者,从而实现两个文本的“等值”。就诗歌等文学作品翻译而论,“等值论”最直接明了地提出,惟有在宿文本中重现源文本之境界,方可使得宿文本读者产生同等效果。以“动态对等”为核心的“等值论”,结合文化构建翻译理论,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能指导译者如何顺应具体的交际语境,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从而有效地完成翻译任务。

[1][2]杨自俭.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49.

[3]谢天振.译价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81.

[4]辜正坤.译学津原[M].北京:文心出版社,2005.

[5]辜正坤.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J].中国翻译,2008,(4):36-38.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7]Eugene 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8]Eugene Nida and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E.J.Brill.Leiden,the Netherlands.1982.

[9]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0]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H315.9

A

1672-0547(2010)01-0094-02

2009-12-23

张 涌(1977-),男,安徽桐城人,铜陵学院外语系讲师,安徽师范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陈 娟(1979-),女,安徽淮北人,铜陵市田家炳小学英语教师。

猜你喜欢

等值古典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异步电动机等值负载研究
意象、形神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电网单点等值下等效谐波参数计算
基于注入电流模型的等值法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