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统一战线

2010-08-15叶战备丁家菊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政治

叶战备 丁家菊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统一战线

叶战备 丁家菊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统一战线担负着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沟通思想、理顺情绪的职能,这对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强大的促进功能。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统一战线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完善统一战线以更好地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已是当务之急。

和谐社会;统一战线;促进;完善

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们追求平等、和谐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其核心价值追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统一战线担负着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沟通思想、理顺情绪的职能,具有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的独特优势,可以营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因此,进一步完善统一战线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一、统一战线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促进功能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序言中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由此可见,党领导的新时期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战线,是对爱国统一战线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维护祖国统一爱国者和复兴中华拥护者的政治联盟。她是一个十分广泛的联盟,涵盖着两个范围:一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全体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是大陆范围外以拥护祖国统一和中华复兴为政治基础,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大爱国者和拥护者的联盟。这两个范围的联盟构成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整体,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体现了中国人民与国际友好人士的大联合。两个联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第一个联盟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体,因为大陆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主健全、人民生活殷实等,将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中产生很好的影响,只有做好大陆的统战工作,才能富有成效地开展海外统战工作和国际统战工作,才能发展第二个联盟。第二个联盟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补充,巩固和发展第二个联盟,能够更好地引进大陆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主要的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广泛的力量支持。[1]基于此,统一战线对我们所要构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强大的促进功能。

1.统一战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环节

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的要义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而我国政治制度中与统一战线关系最密切,同时也是统一战线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其实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的政治合作和政治协商,把中共以外各界精英、各个阶层的政治诉求纳入我国现行的政治体系和制度框架,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

2.统一战线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在一些民族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民族宗教无小事。国际敌对势力不愿看到中国的崛起,更不愿意看到中国的统一和强大,以狭隘的民族主义为号召,打着宗教的旗号,披着宗教外衣,煽动民族分裂,明目张胆地支持我国内部的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和暴力恐怖主义分子,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历史阶段,渗透和反渗透、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将始终存在。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交融的过程,各族人民在彼此交往中特别是近百年反对共同敌人斗争中,发展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分裂分子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敌人。反对民族分裂活动,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56个民族共同的神圣职责,也是统一战线的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新时期统一战线处于反渗透、反分裂斗争的前沿,担负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特殊职能。[2]

3.统一战线是加强民族凝聚力、迸发社会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保证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如何使一个社会充满活力?我们认为,爱国主义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也是让我们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保证。通过统一战线,实施民族凝聚力工程,就能够把台湾一切爱国的阶级、阶层、党派、集团乃至每一个人都团结起来,争取实现海内外一切爱国的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与此同时,着眼新一代,重视新阶层,通过统一战线把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党对这些阶层的政治领导,协调大陆范围内劳动者、建设者及爱国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切实增强三者之间的团结统一,把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

二、进一步完善统一战线以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的基本要求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以及各种社会矛盾会始终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但和谐社会需要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一种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和快速发展的机制。”[3]我们认为,进一步完善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要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这正好适应了和谐社会的需要。

从目前来看,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但首要的挑战是如何协调好阶级阶层结构变化后所产生的一些新的社会矛盾。中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如衡量收人差距的基尼系数,1978-2002年,城市从0.16上升到0.319,农村从0.21上升到0.366,城乡一起计算从1995年的0.389上升到2002年的0.43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现在真正引起人民群众不满的,重要的还不仅是初始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而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些是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收入分配的秩序还比较混乱。劳资矛盾是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主要表现是企业劳动争议和集体争议事件逐年增加:一是国有企业转制中的矛盾突出;二是中小型私有企业、港台企业和外资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三是侵犯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四是被征地的农民在就业安置后,企业违反协议进行辞退的问题比较突出。劳资矛盾突出的原因,一是劳动保护法规还不健全。落实还不够严格、有力;二是劳工缺乏恰当的保护自身权益的手段和渠道;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只注重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条件,忽视了对劳工权益的保护。干群矛盾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也表现得比较突出,有些地方由于处理不当甚至造成矛盾激化:一是一些干部选拔失当,缺乏监督,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侵害群众利益,作风粗暴;二是近年来基层行政经费紧张,导致一些地方权力部门把服务功能变相转化为“创收”功能,恶化了干群关系;三是一些干部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化解的矛盾走向激化。[4]鉴于此,各级党委政府都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上,逐步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的司法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其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沟通思想、理顺情绪的职能,营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具体说来:

1.推进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5]

创新是对历史及其固有成果的超越,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发展和新的突破,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的实践。应该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都是创新的,也不是所有的创新都符合事物客观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战理论创新,我们既要加强已有理论成果的学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还要具备系统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和开阔的视野,不断吸取现代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

2.拓宽统一战线的范围和领域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以致成了新时期中国更大规模的社会分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这种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给统一战线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使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发生了变化,统一战线的范围也就出现由小到大、由窄变宽、由上及下而日益扩大,由此也导致了统一战线的领域及其内涵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开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农民阶级随之大裂变大分化以及农村城镇化、城市化的发展,小城镇乃至乡村统战工作的对象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客观上要求统战工作延伸到乡镇乃至农村。农村统一战线已经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一体化的解体。行政权力控制开始松动,村的权力职能开始转换,行政村权力开始简化。这种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的结果:一是行政权力和经济控制权的结合;二是一些民间礼俗活动及民间宗族势力开始恢复,大量现象还表明宗族活动还具有理性化和非理性化倾向并存、非实体化和准实体化并存等特点,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三是民间礼俗活动中的经济杠杆作用日显突出;四是社会权力控制发生着一定程度的混乱;五是信教群众在农村有大范围的增加;六是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这一切都说明农村统一战线走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另外,以前由于历史实际情况以及形势的需要,我们的统战工作主要集中在做上层人士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仍是主流,但新出现的大量统战对象是在社会中下层,如党外知识分子、信教群众、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少数民族群众等,这就要求我们对中下层统一战线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6]

3.构建统一战线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7]

目前,统战系统一些部门、单位独立行使各自的只能,根据不同的渠道,各自汇报、请示工作,布置工作、发布指示,工作中缺乏沟通、协调、配合,存在着效率不高、交叉重复的问题,一旦面对发生在局部地区、全国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就会应对乏力。建立统一筹划、统一协调、统一组织、统一控制的工作机制,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可以保证各方面的力量都能围绕总部署,形成并保持坚强的整体力量,提高统一战线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质量和效率。

总之,和谐社会与统一战线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只有统一战线真正发挥作用,才可能有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只有和谐社会才能使统一战线得到应有的尊重。两者相依相生,在循环之中互动不已。

[1]沈林,张锦炎.试论新世纪统一战线的性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5).

[2]张树同,张继辉,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基本特征[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6).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5]陈进军,叶华青.浅谈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

[6]段治文,钟学敏.目前我国统一战线发展的一些新现象新特点[J].理论探讨,2002,(3).

[7]陈延武.统一战线应对突发事件机制的构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5).

D613

A

1672-0547(2010)01-0071-02

2009-12-11

叶战备(1970-),男,安徽桐城人,安徽财经大学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研究;丁家菊(1985-),女,安徽舒城人,安徽财经大学政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研究——以A省B市、C县和D乡为例》(编号:2009sk141)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政治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办公室政治
长抓政治生态
“政治问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领导不能“空喊”——必须从实讲政治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