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 强基固本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
——访淮安市统计局局长沙杰
2010-08-15
创新思路 强基固本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
——访淮安市统计局局长沙杰
编者按:从推行网上直报到试点统计垂直管理模式,从国家投入产出调查先进集体到全市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从增加总统计师职位到能源处单设,从金湖经验到信息夺冠,近年来,江苏淮安市统计工作屡创佳绩、捷报频传。记者近期对淮安市统计局局长沙杰同志进行了专访,探究淮安统计取得成功业绩背后的动力。
记者:沙局长,您好!近年来,淮安统计工作收获颇丰,尤其在双基建设方面成绩突出,去年全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淮安召开,金湖县黎城镇还获得全国双基建设先进集体殊荣。您能谈谈具体做法和经验吗?
沙杰:谢谢您对淮安统计工作的关注!今年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马建堂局长提出统计工作“要履行职责,不辱使命,基础是提高统计能力,核心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关键是提高统计公信力”。“三个提高”既深刻剖析了统计工作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了统计工作自身存在问题,又指明了统计改革发展的方向。对于我们基层统计工作者而言,要实现三个提高,必须首抓统计基础建设。淮安市委、市政府对统计工作尤其是统计基础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每年召开全市统计工作大会,要求各部门支持配合统计工作,并将服务业统计作为推动部门统计的载体纳入全市目标考核范畴;要求各县区关心重视统计工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统计工作目标责任状,对基础建设、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等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在投入保障方面,尽力解决统计部门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今年上半年增设了总统计师职位、单设了能源统计处,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总体看来,我市“双基”建设呈现三个特点:(1)起步早、起点高。早在2006年,市委、市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加强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从健全统计体系、改善基础条件、提高队伍素质、完善制度方法和加强组织领导五个方面,对基层统计提出规范化要求。《意见》明确规定:乡镇(街道)要设立专门的统计机构,依法履行综合统计职能,专职统计人员应按照一般乡镇3人、城关镇5人、街道2人的标准配备。今年,市委刘书记又提出要将淮安统计基础建设成为“全省一流水平”,为在新形势下做好淮安统计工作确立更高目标。(2)措施实、力度大。在全市范围内连续开展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和“巩固年”活动,按照国家和省基层统计规范化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各专业统计规范标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以活动为载体、以检查为手段、以制度为约束,对统计基础薄弱的乡镇、企业和部门进行整改,推进了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此外,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乡镇统计全员培训计划,每两年完成一次轮训,并将从业资格培训作为基础建设的突破口,两年来共培训三千余人,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率上升至90%。(3)树典型、见实效。各县区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双基”建设活动,其中金湖模式作为成功经验在全省统计系统引起关注:金湖县11个镇和16个县直统计重点部门都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小组,配备3名以上专职统计人员,其他有统计任务的单位均落实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各村(居)和企业明确统计分管负责人和专(兼)职统计人员,形成了以县统计局为中心,纵联镇、村、企业,横联一、二、三产业的新型统计管理网络。经过努力,目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设置了统计机构,各县区城关镇基本配备了5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一般乡镇配备2-3名专(兼)职统计人员,建立了统计网络,落实了办公场所,基层统计“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制度、有台账”的“五有”框架基本形成。
记者:沙局长,看来您对马建堂局长提出的“三个提高”理解得比较透,淮安双基建设也很具特色,您能谈谈如何把握提高数据质量这一关键环节的吗?
沙杰: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没有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就没有高质量的分析和决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具体做法上,我们首先是把好源头数据关,利用网上直报、统计代理等新技术、新手段保证源头数据的真实可信。于去年初建成市级网上直报平台,全市已有210家限上贸易企业、2438家劳资单位、1481家规上工业、326家服务业企业和230家房地产企业通过网上直报平台直接报送统计报表,企业单位报送率达90%以上,今年还将实施重点耗能企业、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网上直报。其次加强对数据生产过程的控制,建立数据评估体系。已经实施了GDP、工业、投资、贸易、城乡居民收入等重点指标的数据质量评估办法。依据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重要行政记录和计算占比等方法,对数据的趋势性、匹配性、结构性、支撑性进行分析。发现数据存在明显高估或低估的,果断采取各种合法有效的措施,予以核实修正,逐步建立涵盖统计设计和数据采集、审核、传输、处理、管理、评估、发布全过程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此外,强化事后检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根据省、市法制工作要求和“五五”普法的总体规划,坚持依法治统、依法兴统,狠抓统计执法和统计宣传,充分发挥法制建设对统计工作的规范、引导、保障和推动作用。一是从制度上给予保障。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了《淮安市统计巡查办法》,明确提出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县(区)人民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的统计工作组织领导和保障情况、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统计基础工作情况、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任务完成情况等七方面开展综合巡查或专项巡查,为强化统计监督、推进依法统计提供行政保障;二是严格执法。2008年,全市共抽查9个县区、18个乡镇(街道)、7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个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09年,检查了9个县区、30个乡镇(部门)、613个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书面通报,并责令问题单位限期整改,较好地推动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三是深入普法。将统计法制宣传与统计执法检查相结合,编印发放《统计知识百问百答手册》8700册。通过报纸、电视、移动通讯、公交车身广告、政府网和统计内外网等媒体,在交通要道、繁华路段、市民广场等位置设置户外统计法制宣传广告牌,大力宣传《统计法》、《普查条例》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统计法律法规,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律意识。今年是新《统计法》施行的第一年,又逢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我们要趁此契机,全面做好自查自纠,确保源头数据真实,源清则流清。
记者:刚才您提到要利用网上直报、统计代理等新技术、新手段保证数据质量,那么在实践“三个提高”过程中,您是如何看待改革创新呢?
沙杰:统计创新是统计发展的关键动力,它为统计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统计缺乏了创新,将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瞬息万变的要求,没有创新,我们的工作将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我们的事业将停滞不前,更谈不上科学发展。统计创新既要结合我国国情,更要从统计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这一核心,以努力拓展统计职能为重点,坚持深化统计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近年来,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和尝试。一是推行统计事务告知制度。通过发放统计事务告知书方式,将确定统计调查对象的依据和调查对象依法应履行的义务告知对方,赢得调查对象对统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目前已发放统计事务告知书2400多份;二是建立联系点制度。分别在金湖县和洪泽县高良涧镇建立了县乡统计基础工作联系点。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调研等途径,认真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建议,为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利用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单位行政记录,提高全市统计数据总体质量,先后建立了列统工业企业、5000万以上新开工项目、民营经济和服务业统计四个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会议互相交流情况,验证数据,分析经济发展形势,实现了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四是试点统计代理制度。涟水县涟城镇、朱码镇成立了统计代理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聘用专业统计人员,为企业代理工业、投资项目、服务业、批零住餐等行业的统计报表填报及统计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目前涟城镇统计事务所有4名工作人员,朱码镇统计事务所有3名工作人员,共代理了35户“三上”单位的统计工作,涟城镇统计事务所还代理了东门居委会待培植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24户;五是试点统计垂直管理模式。洪泽县设置两个副科级统计工作室,作为县统计局的派驻机构,实行垂直管理,负责所辖区域各镇统计业务工作的集中管理。统计工作室在县统计局党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统计局党组行使对其人、财、物的“三统一”管理,统计工作室人员编制由县组织人事部门统一核定,其中统计工作一室行政编制18名,统计工作二室行政编制20名、事业编制3名,办公室所需人员、事业经费上划,纳入预算,足额安排。同时,县财政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全县统计系统信息化建设及办公条件落后问题。
为激发干部职工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我们还每年从各处室和县区上报的工作中筛选部分优秀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予以物质奖励。2009年“打赢经济普查攻坚战、 彰显淮安跨越发展巨大成就”和“创建市县(区)科学发展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两个项目获全市创新创优项目表彰。
记者:创新举措带来了淮安市统计局的新气象,听说在为党政领导和基层服务方面你们也有不少创新举措?
沙杰:是的。作为拥有大量信息资源的部门,分析经济发展、反映民生民情、服务基层企业是统计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们将机关效能建设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展现统计部门良好形象紧密结合,围绕“用数据说话,为发展服务”的主旋律,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取得明显社会效应。一是集聚信息资源,架构统计咨询“百度网”。《淮安统计年鉴》是统计部门的传统优势产品,多年来仅在政府领导及有关经济部门内部参考使用。2008年,我们克服了工作经费不足、人手不够等困难,进一步充实丰富年鉴内容,并增印200本向社会免费赠阅。2009年,又将年鉴及月度统计资料制成电子版,定期在本局网站上公布,将发送范围扩大到县区、乡镇,既节约印刷成本,又提高效率,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各界的需要。此外,我们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拓宽服务领域,架构融监测、咨询、预警、评估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开展了小康进程监测、妇儿发展情况监测、全面小康进程监测、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监测、今年还将实施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准确把脉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动向,引导企业及时回避市场风险,统计服务由“马后炮”变成了“车前卒”。二是发挥乘数效应,勇当发展问题“放大镜”。民意调查是政府统计职能的延伸,是统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们围绕领导关心、百姓关注的问题进行选题立项,组织实施了科学发展观满意度调查、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党风廉政建设调查、环保调查、创建卫生城市调查、全市文明城市测评调查、居民就医情况问卷调查等十多个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掌握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外来客商对淮安投资环境的看法、意见,发现问题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了统计服务、统计调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乘数效应”,为推动全市软环境的整体优化提升建言献策。三是打造精品信息,开创统计“大信息”时代。我们从各专业处室,抽选业务精、能力强、文字功底好的同志成立了信息小组,创新思路、突出统计特色,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开放的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关注社会各行各业和基层热点,紧紧围绕政府重点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进度性统计信息和有深度、有价值的专题信息。去年我局信息采用得分在全市52个部门中一举夺冠。高层次、高质量信息连续突破,“生物质发电陷入两难境地投产企业家家亏损”被国务院领导批示、“淮安市生猪价格已跌破盈亏平衡点”被国办采用、“近期猪价大幅下跌养殖大户亏损较大”被省政府领导批示、“淮安以特取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被省办简讯采用,去年我们上报的统计信息被省政府采用达102篇,被省委采用达27篇。
记者:统计信息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不仅是淮安统计局的骄傲更是全省统计工作者的荣耀。最后我想了解一下,淮安市统计局是如何应对全省机构改革的挑战?
沙杰:机构改革对统计部门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为确保乡镇统计机构在此次改革中得到进一步增强,我们是未雨绸缪、提前备战。市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深入各个县区开展调研,与各县编办、统计局、乡镇(街道)领导和统计人员就如何在改革中加强乡镇统计机构交换意见,及时了解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掌握各县区乡镇机构改革的设想和进度。4月初,根据调研情况,在取得市编办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汇报》上报市委、市政府。报告针对当前乡镇统计机构中存在的机构不统一、编制人员不到位、统计人员兼职多、变动频繁和管理不顺等主要困难和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改革并统一现行乡镇统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模式,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乡镇统计队伍。
我们的初步设想是实行统计科员加实体事业统计站的模式,撤消行政统计办公室,在保留乡镇行政编制统计科员职位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乡镇职能相近的事业机构,增设实体事业单位乡镇统计站,负责履行乡镇统计职能;一般乡镇配备3名、城关镇配备5名专职统计人员;乡镇统计人员由县区统计局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以县区统计局管理为主;乡镇统计人员的招录、使用、考核、推荐提拔由县区统计局管理,乡镇统计人员兼职、调动必须由乡镇以书面形式征得县区统计局的同意。在省局张卫东局长的亲自关怀下,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明确表示乡镇统计机构在本次改革过程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
记者:沙局长,听了您对淮安市统计工作的介绍,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也相信淮安市统计局一定能为淮安加快发展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服务,淮安的统计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沙杰:谢谢记者同志,也再次感谢你们对淮安市统计工作的关心!
(责任编辑:高萍萍)
10.3969/j.issn.1674-8905.2010.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