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文字背后情感的漏斗
2010-08-15杨丽琴
杨丽琴
(溧阳市汤桥小学,江苏 溧阳 213300)
追问,源于课堂上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在于引导学生追求文字以外的情感认知,是对文字本义的超越——追求理解、体验语言符号所代表、预示的场景与感情。
追问,大有“四两拨千斤”的机妙,有对思维的承前启后的衔接和诱导作用,将认识中“将要过去的”和“即将来临的”,都凝聚在这一“问”上,所以,追问是要严加选择的,要问得有意义、有深度、有启发性,否则,浮夸的、庸俗的、繁琐的问只会降低问的标准与价值。
语言文字毕竟是一种符号性,是、概念性的存在,而人的心灵与意识则是流动性,具有可塑性。追问,就是一种恰当的表现和释放方式,它能穿透时空限制,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能以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弥补理性思维所常有的单枯躁,从而增强学生的精神生产力,进而让学生能多层面、深层次地理解并感悟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因此,追问是有一定的技巧的,要学会追问,才能体会到追问的艺术魅力。
一、追“矛盾点”问——追根究底
1.既“爱”何“杀”?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记叙了红军长征中过草地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彭德怀疼爱自己的大黑骡子,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对它就像对自己的战友和孩子一样,充满了感情。可见他非常爱他的骡子。而后文中的彭德怀居然命令方副官杀了骡子。这前后表现的反差之大,让人不禁要问:“既然他如此爱骡子,又为何要狠心地杀了它?”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然会讨论得出:“彭德怀之所以下令杀了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是因为红军在长征途中断粮了。”“杀了骡子可以暂时填饱战士们饥饿的肚皮!”“他爱骡子,但他更爱战士!”
2.既“苦”何“乐”?
《水》一文开篇即点出主人公所在地因缺水带给村里人的种种“苦”,可作者运用大量篇幅描写的却是我们四兄弟用水洗澡之“乐”,岂不矛盾?
师问:“既如此之苦,又何来之乐?”
生答:“物以稀为贵,正因为缺水,兄弟们难得用水洗一次澡,所以他们很快乐!”“以洗澡之乐反衬缺水之苦!”由此一来,反衬、对比这样的艺术效果便自然而生。
3.既是“下扬州”,又何故“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题意为李白送友人孟浩然到“广陵”去,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又告诉我们孟浩然前往“扬州”。
“下扬州”与“之广陵”,前后矛盾吗?
学生思索着:“江苏省会‘南京’古称为‘金陵’,‘扬州’古称为‘广陵’,所以诗句描述不矛盾。”
的确,古“广陵”即为今“扬州”,诗人前后用词不一致自有其讲究——避免重复用词,而且“州”字与首句中的“楼”字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4.到底是谁打谁?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
“分明是傲慢的洪教头挑起了‘战争’,题中又何故说是‘林冲’棒打洪教头?难道林冲早就想教训洪教头而这次终于得偿夙愿了?”
学生联系打斗前后的描述分析——见面时,林冲躬身施礼而洪教头“全不理睬”;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去上首坐了”;洪教头“冷笑了两声”、“跳起来说”、“先脱了衣裳,拿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喝道”、“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冲向林冲”……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说明洪教头无礼。林冲棒打洪教头,并非主动攻击,而是不得已的事情。只过了几招,洪教头便败下阵来,更说明林冲武艺高强。
是啊,林冲棒术高超却不主动卖弄,正诠释了林冲为人之谦逊;林冲“棒打”洪教头,并没有血腥场面,正如一幅行云流水般的画卷,观之可心;“棒打”两字所承载的人文内涵绝对比字本身的意义更深远、更耐人寻味。
二、追“关键词”问——一叶知秋
1.“吞”。
《嫦娥奔月》一文第五自然段尾一句话:“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为何独‘吞’仙药?作者为何不用‘吃’而用‘吞’字。 ”
结合字意,对比分析:“‘吞’字隐含着狼吞虎咽之意,形象生动,说明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咀嚼;而吃的表现有多种,只表达一种动作,不涉及速度,表现不了当时危急的场面。”
“‘吞’字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嫦娥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为了不让坏人逄蒙吃到仙药成仙后害人,所以情急之下吞了仙药。”
“‘吞’字表现了她只考虑到了药效的一个后果,而来不及考虑到另一个后果,她就会和丈夫后羿天隔一方。表现了她舍小家保大家的高贵精神!”
2.“鼓”。
《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中三次提到“鼓”字——“塞得鼓鼓囊囊的”、“装得鼓鼓的”、“高高地鼓起”。
“鼓”字表明了什么?
“‘鼓’字说明法布尔口袋里的小玩意儿多。表现了孩子的天真、意趣,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珍惜。”
“‘鼓’字说明法布尔正是因为从小就经常把口袋塞得鼓鼓的,而且经常细心地观察,所以他日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
三、追“留白点”问——势如破竹
1.省略号。
《黄山奇松》一文末尾一自然段中用了一个省略号。
“省略号省略掉了些什么?”
学生想象出了黄山松的其它姿态,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了出来。此问,丰富了文章内容,延续了人们对黄山松由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飞来横祸”之后。
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动笔编写《史记》时遭受了“飞来横祸”——因他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而入狱受了腐刑。此时,他“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司马迁为何悲愤交加?他的内心是经过怎样的激烈斗争才打消‘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的’想法?”
一问激起千层浪,短短几个词便激发学生感同身受,想象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司马迁的艰难处境,从而生发了司马迁许多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画面。其“忍辱负重、锲而不舍”的精神跃然纸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破罐”与“鲜花”。
《一路花香》中,印度挑水工每天都要用两只水罐从很远的地方挑水。完美无损的水罐为自己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家而感到骄傲;另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却为自己只能运半罐水而十分惭愧。
师问:“挑水工为何没把这只破水罐换掉呢?”
学生思考回答:“正因为这只水罐是破的,所以在这只水罐旁的路边开出了美丽的花儿!”“人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不要自卑。”……这一寓意又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创造完美人生。
4.“父”与“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末节选了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中的话作为点睛之笔。
教师可以提问:“远在苏联的儿子在接到父亲的信后,又会回一封怎样的信呢?”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中“父子之情”溢于言表,洋溢着温馨。相信,从中更能激发学生与家长的亲子之情。
五、追“达理处”问——抛砖引玉
1.《爱之链》。
生物链是说“一个吃一个”,而“爱之链”则是什么?学生之间,又该如何传递好这条链呢?
爱,是一个充满温情的人性化的伟大字眼。在那飘雪的寒夜里,爱就是一股暖流。
著名诗人汪国真在《我不期望回报》中写道:“给予你了,我便不期望回报……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2.《鞋匠的儿子》。
此文的事例生动感人,讲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面对别人嘲讽自己的父亲不过是个鞋匠时不卑不亢,而且还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
在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是不是因为你的父母而自卑过?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经典故事,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黄香温席……无不传达出一种对父母的孝顺。因此,我们每个人对长辈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3.《蝉和狐狸》。
文章大意为:狐狸欲设圈套吃掉蝉,而蝉察觉到狐狸的不良用心,戳穿了狐狸的阴谋。文末一句话作了总结:“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学生一致认同“蝉”是“聪明的人”。于是,我追问了一句:“难道狐狸不聪明吗?”
正是这扭转乾坤式的一问,在课堂上掀起轩然大波——狐狸也很聪明,具体表现在:设圈套故意赞美蝉;曾经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
我又问道:“既然蝉聪明,狐狸也聪明,那么谁的聪明值得我们学习呢?”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识到了:“狐狸聪明是为了想欺骗别人使自己受益,不可取;蝉的聪明是为了保护自己,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接着,我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发散思考:
“假如你是这只狐狸的妈妈,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这只狐狸的儿子,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这只狐狸的朋友,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学生引经据典,褒贬之中发表了许多劝诫性质的见解。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明理的同时也提升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在“追问”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被引导的创造者”。学生在追问与被追问中驰骋着想象、飞跃着思维、激荡着情感……
追问,密切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架起了文字与情感的桥梁。
追问,像一只不起眼的小漏斗,只要掌控得当,运用得力,文字背后的丰富情感便会汩汩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