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2010-08-15王婷
王 婷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山东 淄博 255100)
当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古诗时,教师会让学生讨论体会“绿”字活用的绝妙,得出“绿”字不仅写出了满眼的青翠,更写出了春风的神奇,把春天的气息,大地的回暖呈现给了读者。这一行诗句带给读者的精妙感受不是一两幅春天景象图或者几段有关春天的视频就能表现出来的,是要用心去体味和感受的。可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知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很重要的目标。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独有特点决定的。
一、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切学科的传播载体。语文又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根植于语言文字,根植于体味感受,根植于朗读吟诵。语文有自身的丰富性、创造性和复杂性、模糊性,不像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可以用定理、公式、周密的计算来衡量,更不像美术、音乐等学科可以用画面、音符、活动场景等可感知的媒介来体现。但语文是由方块汉字组成的,汉字又有其字形、字音、字意的特点,其字形美、字音美、寓意美的特点让汉字变得丰富多彩,可感知,有想象空间,这一点又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正由于语文的传播媒介是语言,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语言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品味、理解和感悟让学生产生独特情感体验,通过语言文字精彩的描述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思。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用同样的词汇和语法可以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言语作品来,那么语文学习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自古以来,诵读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撇去古代教学的优劣不谈,我国古代以背诵经典的教学方法培养了数不胜数的文坛巨匠,即使现代的大文豪,诸如鲁迅等也是博闻强记、博览群书的,他们之所以留给后世影响不尽的文学巨著,与他们自幼便诵记若干经典诗文、熟悉若干文学典故不无关系。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因形象直观使用率越来越高。多媒体有各式的文字,有动态的视频,有动听的音乐,有鲜明生动的画面,视听冲击力强劲,对学生吸引力巨大。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把书本上文字无法展示的东西用声音或者视频的形式立体地展示出来。毫无疑问,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会丰富课堂知识,加大信息量,简化板书,引起学生的积极注意等。可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知识的传授、文学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需要师生的课堂互动,这主要依靠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驾驭语言文字产生的魅力。课件的文字替代不了课文,课件的音乐、动画代表不了学生头脑中的联想,课件演示取代不了教师的板书,课件本身更取代不了教师的点对面授课。
但是,现在语文教学“滥用”多媒体课件的现象愈演愈烈,大有流行之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呢?
二、语文教学“滥用”课件的现象
所谓“滥用”,一是指课件无处不用,不顾授课实际,通通制作使用,此为“泛滥”;二是指课件粗制滥造,不管质量优劣,统统照搬照用,此为“泛烂”。
1.课件的“泛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不少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的“现代化”的教室。在新课改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催生下,也由于用课件上课会少动嘴多用手,既简单轻松又深受学生欢迎,各个学校也形成了一股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风气。一时之间,人人找课件、做课件、用课件蔚然成风。从讲课比赛到公开课,乃至日常上课,教师们都喜欢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好像没用课件的课堂就不是现代化的课堂了。此为课件的“泛滥”。
语文课堂上,若课件制作精良、图文并茂,甚是吸引人,整堂课学生都沉浸在图像、声音、动画的美妙结合中,教师讲的话极少甚至读文章也由电脑控制,这种课堂忽略了教师的情感注入,只会令学生如旅游观景,虽眼花缭乱但感知甚少,往往下课后,学生脑子里只有美妙的音乐,图画的转换、声像的混搭和鼠标的点击了。试问这是一堂多媒体技术课还是语文课?假若课件制作一般,只是一些文字的分屏显示或书本知识的照抄,既没有美观的图画,又没有动听的音乐,就很难引起学生的观赏兴趣,若教师操作不熟练和语言头绪不清,一堂本应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语文课就显得单薄肤浅了。下课后,也许大多数学生可能连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都不甚了然,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学生的犯罪。
2.课件的“泛烂”
制作一个精良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是一件费时多、耗力大且技术含量高的脑力工作。一般要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重难点,其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再次搜集资料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做成课件,最后在上课实践中检验,发现不足之处随时改进,多次反复,最后才炼就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
事实上,大部分教学一线的教师并没有充足的精力和精深的专业技术能力做出有创意的又适合教学实际的课件。那么有没有既品质优良又不用自己费心费力做的课件呢?很多教师的答案是:有,到网上下载。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传播极为广泛,资源数量的空前巨大,信息共享的空前便利,使得从网上下载课件为己所用变得唾手可得。
当然,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一些教师因课件使用太过频繁,自己又因课时紧张而没有精力亲手制作,便往往对下载的课件不加选择、不加修改地全盘用于自己的教学。须知另外,网上海量的课件良莠不齐,并非全是精品,有不少是粗制滥造的,不但没有很好的内部逻辑,甚至背离教学目标。若是不加任何选择,“烂课件”会趁机进入课堂祸害学生。别人的成果再好,终归与自己的上课思路不完全一致,何况更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这样就无法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被这“下载”的课件误导。
三、语文教学“滥用”课件的弊端
读者都有这种心得:文本是抽象的文字组合,看似枯燥的文字,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的经验和认识去品读,一旦成功地融入其中便会感受到它的生命力,进而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独有享受。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再次创作的审美过程,带给读者的是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想象空间,是读者自己构建人物形象的一个空间,是作品与读者之间的灵魂对话。
文字的阅读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体验。诸如对文字美感的体悟、对诗歌意境的体察这些连语言都无法表达的东西更是课件无法展示的。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使用的课件无非充当了挂图、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的角色。因此,如果用多媒体显示出以往影视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荧屏形象的话,会因先入为主的印象,大大缩小学生的想象空间,不但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会大大影响学生的阅读感受,进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想象力退化,乃至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也许以后就不会再产生那么多精彩动人的文学作品了。
因此很多时候,语文多媒体课件会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受和体验,若如前文所述,教师用“劣质”课件授课的话,就会偏离正确的教学轨道,学生会被误导,教师也会被课件控制,单纯地作为一个操作员存在于课堂。其后果不堪设想。
四、提倡合理使用语文课件,反对“滥用”
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决定语文教学应该借助多媒体,但应有选择性,不能“滥”用,更不能用“烂”,本文特从实际出发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确定语文课语言教学的主导地位。
语文教师要巧妙使用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并训练学生用口头语和书面语回答问题。因为语言能力的习得需要对语言进行感受,对文字进行品味,对结构进行归纳,对情感进行体验。这是无法用课件的画面或视频来涵盖和展现的。
2.确定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地位。
确定其辅助的地位就是使课件成为传统授课和文字文本的有效的丰富和补充手段。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的情感注入,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需要师生的课堂互动。课件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导。不是每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适宜用课件的,语文教师要先吃透教材精髓,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具体地把握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精制课件,巧妙利用。
语文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努力使其美观实用,避免繁琐花哨。可以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比如借助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诵的诗歌和散文,增强欣赏的美感,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领略到声像的完美演绎;可以补充课外知识,增加知识量,资源共享;可以师生互动,有交互性、更人性化的课件效果会更好。
总之,信息时代,多媒体是标志,要求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育不应该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应该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尤其要注意学科的特点。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对教学虽有一定帮助,但是要切忌滥用或用“烂”,否则会舍本逐末,顾此失彼。语文教师要响应时代的号召,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积极投入到语文教学现代化中来,努力摸索以语言教学为主的多媒体教学为辅的语文教学规律和特点,使其日趋完善,更好地为语文教学现代化服务。
[1]夏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9).
[2]张伟.高校多媒体教学:优势、问题与合理运用[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04).
[3]杨艳,史晓楠.浅议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与弊端[J].科技信息,2008,(31).
[4]赵辉.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及其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3).
[5]刘妍,刘超.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创新思考[J].大众科技,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