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孝经》的现代价值

2010-08-15侯辉

文教资料 2010年36期
关键词:庶人行孝孝经

侯辉

(宝鸡文理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 宝鸡 721007)

一、《孝经》的主要思想

《孝经》是专门论述儒家孝道、孝治思想的典籍,内容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认真研究《孝经》,我认为其主要思想为以孝治天下,以孝事亲,孝为德之本,这些思想中的精华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以孝治天下

儒家讲“德治”,主张君主以圣人之德治天下,而圣人之德治从行孝开始。《孝经》对不同的等级的人,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有相应的孝道要求。以孝道教化民众,将孝引入到政治领域,提出五等之孝,将当时整个社会成员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五个阶层,亦将“孝”分为五等,详细规定了每个阶层的人应该遵守的孝道。

第一,对天子而言。天子要做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这就是说作为最高统治者天子,不但要尊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要教育天下的臣民,以孝来规范天下。

第二,对诸侯而言。“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诸侯章》)诸侯处于贵位,是天子政令的直接实施者,其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一国的存亡。《孝经》告诫“诸侯”要“在上不骄、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通过行自己的“孝”,以保国保民。

第三,对卿大夫而言。“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卿大夫章》)卿大夫是地位仅次于诸侯的高级官员。《孝经》规定卿大夫的孝主要在于“守其宗庙”,而“守其宗庙”的具体做法即是行卿大夫的孝道,要在服饰、言论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为臣之道,如实地传达天子的政令,反映民情,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四,对士而言。“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士章》)《孝经》强调“士”要将事奉父母的孝心转而事奉天子;以侍奉父亲的敬心侍奉师长。

第五,对庶人而言。庶人之孝即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庶人章》)就是说庶人能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区别土地适合种的庄稼,持身恭谨,节省开支,就能养父母。

显然,《孝经》对孝的规定,其真正的目的是推行一种教化,维护一种上下统治秩序,让所有的人各安其份,各守其道,以达到巩固统治、实现国家稳定的目的。

在传统社会中,家、国、天下为一体,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使得实现道德政治化和政治道德化成了儒家道德与政治的最高目标。“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圣治章》)君权与父权相结合,君权借父权以立,以孝尽忠,确立了后世以“孝”治天下的政治路向,真正实现了忠和孝的统一。这便是孝道向孝治的转化,也是由国对应于家,君对应于父相同构成的孝道的扩大化。《孝经》主张孝治,主张以孝教化百姓,以安定天下。

(二)以孝事亲

孝的本来含义即为事亲。“夫孝,始于事亲”。(《开宗明义章》)“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纪孝行章》)

《孝经》明确提出子女行孝始于事亲,父母平日居住,子女应时时至诚敬之心,孝顺须出于真诚。对待父母的“孝”主要体现在“爱”和“敬”上。对待父母不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两样。孔子说:“今之孝子,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重于物质上的奉养,因此他特别强调一个“敬”字。《礼记·内则》载,曾子云:“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就是说子女孝敬父母首先要使父母内心快乐,顺从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其次才是使父母听起来高兴,看起来快乐,使他们住得舒适,在饮食方面尽心伺候周到。父母年老有病,子女应心中担忧,但不可以形于色、表现出来,应该寻求良医为父母治病,不可以有一丝的疏忽。子女应当全心照顾。即使是父母得了不治之症,也要多处寻访良医良方,延续父母的生命。《孝经》强调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但它并没有把“孝”绝对化,反对愚孝盲目顺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谏诤章》)父母不可能永远正确,对父母的错误,子女不应该不闻不问,要规劝父母。但是如果规劝父母时子女与父母发生冲突,则子女不应该心生怨恨,并且要态度恭敬,无怨无忧。如果子女对父母的过失不怨不谏,甚至盲从,则是不孝。

(三)孝为德之本

道德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社会理性意识,道德的第一步从哪里开始,落实在何种人格品质、行为规范上,这是道德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儒家以“孝”概括出的观念和行为为人们指明了目标和途径。人是一种情感动物,相同的血缘能引起情感联系,“孝”正是人类这种天性的流露。《孝经》开篇就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开宗明义章》)孝乃“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我们的生命源于父母,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照,我们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教育,所以,我们对父母的爱、敬、是发自内心的,是我们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正是因为我们对父母的这种感情可推己及人,才会爱别人,才会尊重他人的父母。因此,为人子女应以孝敬父母为先,这就是人生的最基本的德行。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还有何德何能?因此,一个人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从孝敬养育自己的父母开始,百善孝为始,孝为德之本。

二、《孝经》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自我

《孝经》对如何行孝作了细致的规范,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人的自觉实践,有利于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孝经》强调孝为德之本,始于事亲,对父母的孝是对别人关爱的开始。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将爱的视野逐步扩展到关爱自己,自己身边的所有的人,因此孝有助于培养人的仁爱之心。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子女反过来行孝于父母,这不仅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而且是一种个人应尽的责任。孝敬父母的责任可扩展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因此,孝道可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孝道还可培养人的“感恩”之心。不孝便不知感恩,不知道感恩,便是不孝,孝源于人性。孝是至德,心存“感激之心”,“报恩之心”就会有报恩之行,对父母的报恩可以扩展为对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采取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适当的报答。总之,孝有利于完善自我,使人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感恩之心的品德高尚之人。

(四)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有助全民养老敬老之风的形成

《孝经》认为孝本源于人类的亲亲之爱,视养老敬老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人人皆父母所生所养,知恩图报,人知道爱人就是“仁”,知道报恩就是“孝”,有了“仁”、“孝”意识,才能敬亲顺长,产生出各种善。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孝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激增和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我们的社会又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新旧社会体制、秩序规范的并存交替和冲突的局面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当今社会逐利成风,各种不孝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研究《孝经》,取其精华,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通过孝道教育使养老敬老的道德观念深入心通过家庭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一种养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以推动的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儒家一贯主张“德治”,主张君主以圣人之德治天下,而圣人之德治从何处始?《孝经》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明确提出以孝治天下提出在全社会实行五等之孝,将当时整个社会成员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五个阶层亦将“孝”分为五等,详细规定了每个阶层的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有相应的孝道要求。其真正的目的是推行一种教化,维护一种上下统治秩序让所有的人各安其份,各守其道,以达到国家稳定的目的。

《孝经》通过教导人们行孝,使人们遵守各自的孝道规范,相互亲近、友爱,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团结。这在当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如果社会各阶层的人都能行孝,遵守各自孝道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安定。社会风气就会向仁爱宽厚和谐的方向发展,孝行的提倡就会增强家庭民族的凝聚力,整个社会运行就会有序安定,经济就能发展,就能实现国富民安。

总之,《孝经》中对孝的阐述极为深刻,体现了儒家的治国思想。深入研究《孝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我国当代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吕友仁等.礼记全译.孝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2]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3]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庶人行孝孝经
秦汉“庶人”考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行孝”故事口头/书面表述差异与传播实践中的价值发生问题
花椒树
蒙古文《孝经》及其词语释义研究
孝顺父母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