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 至精至诚培养高职相关医学应用型人才

2010-08-15姜渭强吕俊峰蔡小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我院学院职业

姜渭强,吕俊峰,蔡小红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以人为本 至精至诚培养高职相关医学应用型人才

姜渭强,吕俊峰,蔡小红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多年来,我院在以人为本办学理念指导下,践行相关医学教育之路,创新“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技术)×态度”的“苏卫公式”,构建全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学生和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推行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校园,培养的人才受到社会肯定。实践证明,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对促进高职相关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医学应用型人才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1]。其核心是把握人的心理规律,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的柔性化管理为出发点,改进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10多年来,我院遵循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将以人为本作为学院管理的特色和抓手,制定人性化管理政策,取得较好的办学效果。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走相关医学教育之路

当今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健康维护和促进过程中,医生不再是惟一的角色,迫切需要更多的护士和懂得操作诊疗仪器、康复或营养指导的专业人员充实医药卫生队伍,如康复治疗技术、医学营养、眼视光技术人员等。因此,培养相关医学专门人才才能满足我国、我省和苏州地区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我院于1996年开设高职护理专业,并逐渐进行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2 创新“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技术)×态度”的“苏卫公式”

为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和相关医学人才培养要求,我院提出“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技术)×态度”的“苏卫公式”人才质量观,即知识和技术是基础,态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还要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生活和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在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的有机渗透和态度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3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医学相关工作特别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以关爱为特质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因此,我院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明确规定,要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基础课程必需、够用,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将实践性课程、各种素质教育环节及模块化课程纳入课程体系。营造校园人文气息,开展感恩、诚信、责任、关爱、服务、创新等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关爱精神、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及创新精神。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渗透和互补,实现素质教育。

4 在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4.1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制定富有人本管理特色的学院管理制度

(1)制定《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新教师岗前培训管理办法》《导师制管理办法》《教职工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速引进优秀人才的有关规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制度,鼓励教师进修,参与“青蓝工程”培养计划,安排青年教师临床实践;聘请行业专家和外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制定《院内津贴分配实施办法(试行)》及《关于试行全员聘用与岗位聘任的实施方案》,使分配制度明显向一线教师倾斜。(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中层干部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到校开设讲座,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学习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和高校管理理念。采取系部管理人员院内挂职,职能处室管理人员院外挂实职的方式,多途径培养学院的管理人才。(3)学生骨干队伍既是学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抓好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骨干队伍的培训和考核,健全和优化学生骨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四自教育”作用。

4.2 管导结合,做好“三困生”帮扶工作

学院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和多名兼职教师,常规开展咨询,进行心理干预。健全由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网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及选修课,进行心理普测,实施跟踪咨询和干预。

关注贫困生。通过奖、贷、助、补、勤五位一体,设立周氏优秀护生奖学金、明基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中锐帮困基金、立强帮困基金、学院的补助金及勤工俭学制度,帮助贫困生解决困难,鼓励贫困生自强、自立,发奋成才。

对学业困难的潜能生,建立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开设有关学习方法的讲座;鼓励教师教学改革,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严格考勤制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开展考风考纪教育和诚信教育;建立学业预警制度,召开家长会,构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渠道,提高教育效果。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执行学生管理规定时,遵循程序正当、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分适当的原则,在对违纪行为严肃处理的同时,做好思想工作。成立“学生纪律处分申诉处理委员会”,制定《关于受理学生听证要求和申诉的暂行规定》,使学生在受到不当处分时可获得申诉的机会或司法授助。以《学生工作处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应对学生违纪等突发事件。

4.3 深入推行学分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我院学分制精髓为:(1)选课制,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和课程,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为临床检验方向、病理检验方向和卫生检验方向;公共任选课和跨专业选修课实行选课程与选教师相结合的“双选制”,如体育课选项目、计算机课选模块。(2)分层教学和考核,对于数学和英语等公共文化课进行分层教学和分层考核,因材施教。(3)推优与补缺相结合,对英语实行推优制,对高中阶段未修有机化学、生物等课程者实行补缺。(4)补考与多种形式的重修相结合。(5)实行多元评价制度,淡化评价的筛选功能,着重从知识、技能、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评价。学分制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理念,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受到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肯定。

4.4 实施渐进阶梯式分层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院实施渐进阶梯式分层管理,引导学生成长成人: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党团建设、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法制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和心理健康引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5 以服务为宗旨,开展就业指导

我院建立院、系两级学生就业工作网络,成立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组建招生就业处;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制定《就业工作管理规定》《毕业生跟踪调查暂行规定》等制度;每年举办“双选会”,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搭建平台。

4.6 加强后勤服务、安全保卫工作,构建平安校园

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后勤管理制度和安全保卫制度,缩短了师生午餐等待时间,为贫困生提供营养餐,同时制定了学院总值班制度,聘请专职保安,保证校园安全。

5 推行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学院制定了和谐校园建设目标,通过对学院精神的大讨论,使学院精神深入人心,通过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和具体落实各项工作,构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1)制定《构建和谐校园实施意见》。通过师生员工讨论,学院确定了和谐校园主要目标,即师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思想更加健康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充分贯彻和实现;学院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科研氛围更加浓郁,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护理、药学及医学相关类人才培养优势突出,社会声誉良好;管理更加科学民主,完善各项制度;改善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使校园环境更加和谐优美、校园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努办营造生活安心、工作顺心、环境舒心的良好氛围。(2)倡导和谐氛围,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学院倡导“容人所短,容人所长,用人所长;承认个性,保留个性,寻找共性,发展共性”的良好风气。定期召开职代会和学代会、共青团代表大会,讨论学院建设与发展规划及教学、学生、后勤、人事管理等大事。预决算向教职工公开,岗位考核方案、筹措资金、建设实训基地、新校区建设等方案均经职代会讨论决定。(3)设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由专职教师,学生,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其他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共同组成。设立“学生学习自律委员会”,参与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学生信息反馈、网上评教、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议校会、学生宿舍自律委员会等途径,让学生参与学院建设、教学效果评价、各项管理工作效果评价,充分体现学院的民主管理。

学院精神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的并被师生广泛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代表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2],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其作用于现在,能激发师生强烈的使命感,具有较强的感召力;于未来,对学院发展具有无形的推动作用。我院凝炼出“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指引全院师生努力工作和学习。近3年来,用人单位评价我院高职毕业生称职率达99%,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8%。同时,我院3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4本教材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1个教师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团队,并获省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等称号。

实践证明,我院坚持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培养高素质高职相关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王世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7,(09):3~6.

[2]王明伦.论高职院校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6,(07):71~72.

G42

A

1671-1246(2010)07-0005-02

江苏省卫生厅立项课题“高职教育发展中‘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J20051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我院学院职业
初等教育学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