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钻研新“课标”教材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2010-08-15关玲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虫卵课标教材

关玲敏

(铁岭市卫生学校,辽宁 铁岭 112001)

深入钻研新“课标”教材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关玲敏

(铁岭市卫生学校,辽宁 铁岭 112001)

新“课标”教材;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深感任务之艰巨。在运用新“课标”教材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变化令人欣喜,尤其是他们在创新思维方面的表现。以下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点体会。

1 注重启发性、趣味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

我校使用课程标准寄生虫检验技术新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教材的注入式写法,在引言和正文中都提出了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趣味性的设疑也是本书的编写特点之一,如在讲钩虫的致病性之前,先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为什么钩虫会引起贫血?为什么钩虫病在流行地区称‘着土痒’‘粪毒’?”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积极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如在猪带绦虫一节创设情境的环节中这样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有人因吃带‘豆’猪肉而得病的,甚至有生命危险?”学生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教师请知道的学生为大家讲述事件经过。这样马上就有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有的说不讲卫生,有的说本人可能有其他的病,有的说是吃的猪肉有病等。教师紧接着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探究这个问题。”经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实践证明,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创造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既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提高观察事物的敏感性,也能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其创造热情。

2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课标”教材编排的学生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探究、观察、实验、讨论交流、研究新的实验方法并验证等,每种活动之中都有讨论。当学生获得了大量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互相启发,分析综合,促进思维发展。如研究粪便中虫卵的检查方法有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加藤厚涂片法、离心沉淀法等。每个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应注意哪些事项,都适用哪些寄生虫虫卵检查,各有什么规律。组织讨论时教师发现,虽然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各自的特点,但对于适应的虫卵和规律及注意事项不清楚。这时教师提醒他们注意学习和观察各种方法,比较它们的不同。很快学生就发现直接涂片法要求滴加盐水的量视粪便的稀稠而定,加盖片不要有气泡等;而饱和盐水漂浮法,漂浮时间不易过久,以防止虫卵变形;加藤厚涂片法,注意掌握粪膜的厚度和透明的时间,如粪膜厚,虫卵易被粪渣掩盖难以发现,若透明时间过长,则虫卵变形,不易辨认;离心沉淀法注意粪便充分搅匀,离心应逐渐提高转数直至需求转数等。讨论到此,教师进一步提问能否再总结出一些规律,就此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经过教师与学生逐步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在实验过程中组织小组讨论,能使学生认真操作,增加了动口、动脑的机会。

3 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中国青少年缺乏创新精神的三大主要原因是崇尚权威、思维定势化、从众心理。新“课标”教材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大多采用开放式。如微生物的特性一节,先介绍微生物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生长繁殖快等特点,然后提出“你还能举出微生物所具有的其他特性吗?”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形成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模式,即从鼓励学生产生疑问开始,以学生产生新的问题结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4 采用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他们在愉悦中学习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病原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情境,先提出问题,对问题做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经过分析得出结论。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完全不同。

新“课标”教材在探究性实验的编写上采用开放式,提倡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中,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能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选择更好的实验材料,如“探究蛲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教材提供的方法为“最好到幼儿园”,学生选择假期时到家乡幼儿园。另外,应鼓励学生不要照搬教材,自己思考并设计方案,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方案供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课后留这样一道思考题:狂犬病感染方式及防治原则。有不少学生在写法上与教参的答案不同,没有平铺直叙,而是结合生活实际,充满了想象、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有一名学生这样写道:“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休息日,有位妈妈领着自己的小宝贝漫步在广场的小路上,这时路边一条小狗吸引了小孩,他和小狗嬉戏玩耍起来……突然小孩哭闹起来,原来小孩被小狗咬了。此时家长不知所措……那么小孩能不能感染上狂犬病毒呢?我们如何进行防治?”然后学生娓娓道来,并结合故事解答问题。教师在作业后批注:“善于动脑,充满想象和丰富的情感,使枯燥、抽象的病毒学习形象化、具体化,值得学习。”

教师在利用新“课标”教材进行教学时,要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抓住探究性学习这个突破口,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体现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G420

B

1671-1246(2010)07-0048-02

猜你喜欢

虫卵课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富蕴县阿勒泰羊蠕虫虫卵检查及虫卵特性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